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癌的现状与展望

2016-1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本文原载于《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年第9期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年美国新发胰腺癌例,占所有新发癌症的3%;死亡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的7%,位于癌症死亡率第4位;其恶性程度高,5年生存率低,约为8%[1]。目前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方式仍是手术切除[2]。由于解剖血供关系,胰头部和胰体尾部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解剖单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和胰体尾切除术(distalpancreatectomy,DP)是治疗胰头癌和胰体尾癌的标准手术方式。

腹腔镜手术切口小、视野清晰,微创优势明显,已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在腹部外科中,腹腔镜手术不仅因切口小而术后恢复快,更有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手术可通过减少围术期免疫抑制使肿瘤患者获益[3,4]。此外,对于一些复杂手术,腹腔镜下扩大且深入的视野为术者提供了精细操作的条件,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器官功能保留[5]。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distalpancreatectomy,LDP)首次报道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6,7]。但因胰腺解剖位置复杂,腹腔镜胰腺手术难度高,其进展相对缓慢。目前腹腔镜胰腺手术大多用于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对胰腺癌的治疗顾虑较多。

1腹腔镜手术治疗胰头癌

PD操作复杂,是腹部外科极具挑战性的手术,三重消化道重建使其具有较高的吻合口漏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LPD难度高,风险大。随着器械和设备的更新、技术的进步,LPD近年来开始被推广应用。据美国国内住院患者样本数据库显示:自年1月至年12月,家医院共开展例PD,其中例为LPD,仅占4.4%[8]。而美国国立癌症数据库显示:年1月至年12月2年间共例胰腺癌患者施行LPD,占所有PD的9%(/)[9]。可见,LPD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目前大部分文献报道LPD安全可行,且具有微创优势。Gumbs等[10]分析了-年的例LPD,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min(~min),例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mL(50~mL),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8%,围术期病死率为2%,其中胰液漏发生率为15%,术后出血率为6%,胃排空延迟发生率为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5%,例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2.0d(7.0~36.5d)。Boggi等[11]分析了-年的25篇文献,共例微创PD,其中-年例,-年例;完全LPD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LPD例,腹腔镜辅助PD例,手辅助PD5例。平均手术时间为min(~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mL(74~mL),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1.2%,其中胰液漏发生率为22.3%,手术死亡率为1.9%,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4d(7~23d)。Liao等[12]分析了-年的26篇文献,共例LPD和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PD;平均手术时间为.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9%,其中胰液漏发生率为17.0%,手术死亡率为2.2%,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2.4d。Croome等[13]比较了例LPD和例开腹PD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其研究结果显示:LPD组与开腹PD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min和.6min,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6%和13.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mL和.7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d和9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团队自年9月开始开展LPD,目前已成功施行例。前期的6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49)min,术中出血量为(±)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8±1.0)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9±0.7)d,术后进半流质食物时间为(5.2±0.9)d,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6.4%(24/66),其中B级及以上胰液漏发生率为4.5%(3/66),术后出血率为7.6%(5/66),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5d(8~87d)[14]。

也有学者认为LPD安全性比开腹PD差。Dokmak等[15]将46例LPD和46例开腹PD配比研究,其结果显示:LPD组比开腹PD组手术时间更长(min比min,P0.05),术后C级胰液漏发生率更高(24%比6%,P0.05),术后出血率更高(24%比7%,P0.05)。这可能与其手术团队技术水平和经验有关。LPD作为高难度手术,有一定的学习曲线。Kim等[16]对例连续LPD按照施行时间先后分为3组,第1组为前33例,第2组为中间33例,第3组为最后34例。其平均手术时间从第1组的9.8h减为第3组的6.6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33.3%降为17.6%,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从20.4d缩减为11.5d。可见,随着技术和经验的增长,LPD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LPD能否用于治疗胰腺癌?这是当前面临的新热点。胰腺癌手术近期疗效指标是淋巴结清扫数目和R0切除率。这两项指标自然成为评价LPD能否获得与开腹手术类似的肿瘤学疗效的第一步。Croome等[17]对-年的8篇关于微创PD和开腹PD的对照研究(其中例LPD或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PD,例开腹PD)进行了Meta分析,其结果显示:微创PD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R0切除率更高。Croome等[13]比较了例LPD和例开腹PD患者的临床资料,在LPD组和开腹PD组患者平均肿瘤直径(3.3cm比3.3cm)、肿瘤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前提下,两组淋巴结清扫率(21.4%比20.1%)、淋巴结转移阳性率(73.1%比72.0%)及R0切除率(77.8%比76.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后随访结果显示:LPD组和开腹PD组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3个月比21.8个月,P0.05),术后LPD组43%(46/)的患者复发,开腹PD组53%(/)的患者复发,但LPD组局部复发率低于开腹PD组(15%比27%,P0.05)。此外,术后LPD组比开腹PD组更早开始化疗(48d比59d,P0.05),术后8周内无法化疗的患者比例更少(27%比41%,P0.05),术后因并发症无法化疗或3个月内无法化疗的患者比例更少(5%比12%,P0.05)。笔者团队报道的66例LPD中,胰腺癌18例,平均肿瘤直径为3.4cm(2.0~6.0cm),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0.8枚(11.0~33.0枚),R0切除率为%[14]。可见,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术者,可凭借LPD的视野放大效果,实现精细操作,获得与开腹手术类似或更好的肿瘤学近期疗效。当然,LPD治疗胰腺癌的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胰腺癌患者中30%~40%已为局部进展期。为了实现R0切除,肿瘤侵犯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的患者常需联合血管切除。Croome等[17]的研究结果显示:LPD不仅安全可行,还可行联合血管切除。他们比较了31例LPD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和58例开腹PD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其结果显示:LPD组比开腹PD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mL比mL,P0.05),平均术后住院时间短(6d比9d,P0.05),两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5.0%比48.0%)、严重并发症发生率(6.4%比3.4%)、术后血管通畅率(93%比91%)、术后30d病死率(3.2%比3.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PD组和开腹PD组术后分别平均随访15.2个月和14.8个月,两组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团队前期采取"EasyFirst"策略对9例术前发现肿瘤与血管粘连的交界可切除性胰腺癌行LPD,其中2例联合腹腔镜门静脉壁部分切除重建;9例患者手术时间为(±49)min,术中出血量为(±)mL,肿瘤直径为(3.2±0.8)cm,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6.8(6.0~25.0)枚,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9,无围术期死亡患者[18]。

因此,对于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术者,LPD治疗胰头癌安全可行,且可获得良好的近期肿瘤学疗效[13,15,16,19,20,21,22,23,24,25]。而LPD治疗胰腺癌的远期生存率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2腹腔镜手术治疗胰体尾癌

LDP难度比LPD小,其被接受程度明显高于LPD。自年Gagner等[7]首次报道LDP以来,LDP因安全可行,微创优势明显,已成为治疗良性和低度恶性胰腺肿瘤的金标准手术方式。但因胰体尾癌仅占胰腺癌的20%~25%,LDP治疗胰腺癌的报道仍不多。deRooij等[26]分析了年1月至年9月,荷兰17家胰腺中心开展的例行胰腺远端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仅7例(5%)。Kooby等[27]分析了-年美国9医院开展的针对胰腺癌的DP,其中LDP占11%(23/),且17%(4/23)是手助的。法国医疗数据库显示:年LDP占总DP的7.3%,年增长至14.8%[28]。可见,LDP治疗胰体尾癌已逐步被更多的术者和患者接受。

Sahakyan等[29]回顾性分析了包含挪威、韩国、法国、英国4医院-年例行LDP的胰腺癌患者资料,其中例行完全腹腔镜手术,5例中转开腹;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1.9%,胰液漏发生率为25.1%,B~C级胰液漏发生率为15.7%,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8d(2~63d)。Stauffer等[30]分析了-年72例行DP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LDP组(44例)比开腹DP组(28例)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少(mL比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短(5.1d比9.4d),更早开始术后辅助治疗(69.4d比95.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平均手术时间(min比min)、胰液漏发生率(13.6%比7.1%)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3.6%比25.0%)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法国医疗数据库显示:-年间共例胰腺癌患者行开腹DP,例行LDP。LDP组患者比开腹DP组患者保脾率更高(36.0%比11.1%),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26.8%比36.7%)、腹腔并发症发生率(6.6%比10.4%)、院内病死率(1.2%比3.8%)、术后90d内病死率(2.6%比5.6%)更低,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更短(14.9d比19.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8]。笔者团队前期研究结果显示:LDP组与开腹DP组平均手术时间(min比min)、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5.2%比41.2%)、胰液漏发生率(52.9%比47.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DP组平均术中出血量(50mL比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3.0d比15.5d)明显优于开腹D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1]。

LDP可获取与开腹DP类似或更多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更高的R0切除率。Kooby等[27]的研究结果显示:LDP组和开腹DP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4.0枚和12.3枚,R0切除率分别为73.9%和6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回归模型统计后,仅术中出血量mL与R1切除相关,与是否腹腔镜手术并不相关。Shin等[32]报道LDP组和开腹DP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2枚和10枚,R0切除率分别为75.7%和8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tauffer等[30]报道LDP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优于开腹DP组(25.9枚比12.7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0切除率分别为95.5%和8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团队报道的17例LDP与34例开腹DP治疗胰腺癌的配比研究中,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R0切除率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1]。

关于LDP治疗胰体尾癌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状况文献报道较少。Kooby等[27]关于23例LDP和70例开腹DP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均为1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in等[32]报道LDP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3.4个月,术后1、2、5年生存率分别为87.6%、64.3%、32.5%;开腹DP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9.1个月,术后1、2、5年生存率分别为74.0%、55.9%、27.6%。两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P组局灶复发8例,远处转移复发27例;开腹DP组局灶复发14例,远处转移复发3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auffer等[30]报道44例LDP和28例开腹DP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6.6个月和26.4个月。

因此,LDP治疗胰腺癌在技术上安全可行,其近、远期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而微创优势明显[33,34,35]。

3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癌的展望

近20年来,随着胰腺外科手术技术和围术期处理措施的进步,胰腺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但传统开腹手术切口大,术后疼痛明显,且有切口感染、裂开等并发症风险,使不少胰腺癌患者不愿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美国的调查数据显示:9例临床I期胰腺癌患者中,仅29%接受手术治疗,45%未接受或拒绝手术[36]。Kendrick[36]认为:如果推广腹腔镜手术,使手术创伤减轻,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可使患者更早接受术后综合治疗,且有更多患者乐于接受手术,进而改善胰腺癌总体预后。这是所有胰腺外科医师奋斗的目标,也是腹腔镜手术的意义所在。

科技的发展使机器人手术成为现实。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可提供稳定的操作系统、多维度旋转的灵巧操作、真正三维视野等优势,从技术上降低了腹腔镜手术的难度,尤其是缝合。术者坐着完成手术操作,大大降低体能消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手术治疗胰腺癌可使患者获益。Coratti等[37]报道了53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PD和14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P。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PD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9.8枚,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P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0.5枚。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2.0%,围术期病死率为3.8%,患者术后3年总体生存率为44.2%。Zhan等[38]报道了72例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手术的胰腺癌患者资料,其中39例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PD,手术时间为(±)min,术中出血量为(±)mL;31例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P,手术时间为(±74)min,术中出血量为(±)mL;2例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胰腺中段切除+胰肠吻合术,平均手术时间为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mL。72例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8/72),其中胰液漏发生率为15.3(11/72),围术期病死率为1.4%(1/72)。Zureikat等[39]报道了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胰腺手术,其中PD例,DP83例,胰腺中段切除术13例,胰腺肿瘤剜除术10例,全胰腺切除术5例,Appleby术4例,Frey术3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PD中转开腹率为8%,手术时间为(±)min,Ⅲ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为21%,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0d(4~87d),术后30d病死率为1.5%,术后90d病死率为3.8%,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9枚(4~61枚),R0切除率为87.7%。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P中转开腹率为2%,手术时间为(±93)min,Ⅲ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为13%,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6d(4~12d),术后90d内无患者死亡,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4枚,R0切除率为97.0%。

可见,腹腔镜胰腺手术治疗胰腺癌在技术上已经安全可行。腹腔镜手术更精细,出血更少,淋巴结清扫数目和R0切除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腹腔镜手术后腹腔粘连轻,再次手术较容易。结合近期有关胰腺癌新辅助化疗(窗口期)筛选、降期(转化)后切除等新概念,以及腹腔镜手术血液循环肿瘤细胞会更少等新发现,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癌有广阔前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LPD可能也是胰腺癌治疗的发展方向。

4结语

笔者通过回顾文献,总结微创技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其技术上安全可行,具有微创优势,近期肿瘤学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但大部分研究缺乏长期生存数据分析,尚需进一步研究获得微创技术治疗胰腺癌的远期效果。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05-31)

(本文编辑:王雪梅)









































白癜风皮肤病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hyz/10373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