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染诊疗中,PCT的动态监测才是神助攻

2018-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临床医师每天都要面对许多挑战,特别是在感染诊治中的困难不断。

患者是否感染?感染的是什么病原体?如何使用抗生素?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迫在眉梢,而降钙素原(PCT)的使用则为早期感染诊断和治疗反应评估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意大利曼图亚CarloPoma医院ICU科室的GianPaoloCASTELLI医生,分享了一个PCT动态监测的病例,展示了PCT是如何通过诊断、预后、治疗和抗生素管理等在临床决策制定程序中提供附加值的。

PCT动态监测病例分析

一名42岁男性病患,因严重外伤并带有粉碎性骨折和挤压综合征,在重症监护部住院。

入院理由

简化急性生理参数评分(SAPS)II:57;治疗介入评分系统(TISS):50;WBC:/μL;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9(第5天,GCS:15)

处理

气管内插管和机械通气。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和导尿管,胸管和鼻胃管。48小时后,体外透析和到第5日的无尿症演变。每日微生物培养。在时间为0时(ICU治疗8天后)-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发展出来的血流感染。患者在ICU部治疗了35天后转出。

参数的日常变化

CRP,PCT,Lactate(乳酸),BT(最高体温),WBC如图:

经验分享

对于送入ICU8天后的外伤患者的脓毒症,PCT是诊断和监控的最佳生物标志物。根据PCT的峰值和随后的下降,可以清楚表明治疗过程的效果。建议对病危患者使用PCT动态检测,并作详细和持续的临床评估。

当然,PCT检测也不是完美的生物标志物,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判读,尽量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性。

PCT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在我国降钙素原(PCT)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中,明确建议对下列患者监测PCT趋势以评估抗生素治疗以及并发细菌感染的情况:

(1)监测和评估抗生素治疗效果

①所有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②需要暂停或者终止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建议每天检测);③需要治疗或监测感染灶的患者。

(2)监测并发细菌感染的情况

脓毒症或严重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例如,制动、免疫功能缺陷、外伤、手术等)(建议每天检测)等;

同时,专家共识中关于PCT监测频率的推荐如下:

?部分病例因脓毒症起病太快而未达到可检测PCT的时间窗(一般为起病3~6h),因此对于有急性症状而PCT水平不高的患者,建议6~12h后复查PCT。其他建议请参见下表。

由此可见,需要动态监测PCT的情况有很多。作为一个强有力的辅助工具,临床医师应提高对PCT动态监测的重视程度,才能够有效助力临床到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分层、治疗和预后评估,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等问题。从而减少繁复的程序和时间,争取更高效的诊疗方法。

来源:梅里埃诊断

《检验医学那些事儿》长期征文中,最高支付稿费元!(点击查看)

第二届“宁波美康杯?感动检验”全国有奖征文开始啦

检验医学?中华检验医学网

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检验医学新媒体平台

因为专业所以权威丨投稿联系:

qq.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花多少钱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ysbj/103811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