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腔注射仔猪腹泻时应急给药
2016-11-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免责申明:本 腹腔注射补液优点是腹膜面积大,密布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能力特强,每小时可吸收占动物体重3%~8%的液体。且腹腔补液时间短,速度快大号针头2分钟即可输入毫升药液,还不考虑心脏超负荷。对于个体小的仔猪安全适用、省时省力。
在注射的药液中可以加入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药品。从而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注射方法
倒提仔猪法保定,待其停止挣扎后,将针头(最好选用细长针头)于倒数第2个乳头的外侧2cm处垂直刺入。注射前先将皮向一侧移开点点,再与皮肤呈垂直刺入针头,这样皮肤上的针孔与腹肌。腹膜上的针孔就不在一直线上,可防腹腔感染。针头刺入无抵触、回抽活塞,无血液和肠内容物时即可注入药液。速度不宜过快,注后拨出针头,消毒。
一定要进行良好的保定,以免仔猪在挣扎中划伤肠管及其它脏器。
注射部位:
1、乳猪、小猪于脐至耻骨前缘连线的中部,离开腹中线2~5cm左(右)旁侧。
2、中大猪不易提起,多站立或倒卧保定,注射部位于两侧肷部,距髂外结节、腰锥横突及最后肋骨等距离的腹壁点。待其停止挣扎,选择注射部位,一般在耻骨前方3—6cm腹白线(正中线)的侧方,局部剪毛消毒后,用右手持注射器,用普通注射针头,针头与皮肤垂直刺入腹腔2—3cm,刺入针感有活动而无抵触,回抽活塞无气体和液体时即可缓慢注入药液,每注射毫升只用2~3分钟。补液完毕,术部消毒放回圈内。
临床使用
1.急性、群发性病,药效快、费时短,便于抢救。如中毒、仔猪腹泻脱水。
2.病后期或病重呼吸衰竭、心力衰弱需补液又经不起长时间静注应激,如猪气喘病等。
3.急性发热脱水,需补液及体内物理降温,如中暑。
4.体温降低,需补液及体内物理加温,如乳猪寒冻。
5.阉割等原因引起腹膜炎及肠道发炎。
6.肌肉注射部位因各种原因造成药物吸收差。
补液常用药物选择
宜用等渗药液(如5%的葡萄糖溶液、0.9%的生理盐水),适当配伍无刺激性的药物(如肌苷、VB1、VC、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
10%的氯化钠、10%的葡萄糖等高渗溶液不能做腹腔注射,否则会引起反渗透,使脱水加重。
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磺胺、氯化钙等也不能做腹腔注射,该类药物易引发腹腔炎和组织坏死。
油乳剂、有沉淀的药物、半固体药剂不宜做腹腔注射,因为这些药物不易被吸收。
注意事项
1.腹腔注射时的剂量不宜过大,一般20公斤体重的猪注射20--30毫升;30公斤体重的猪注射40毫升;50公斤体重的猪注射50毫升。
2.药液温度与仔猪体温接近,尤其在寒冷季节,应将液体加热到38℃左右;
3.腹腔注射要注意消毒,防止感染;注射部位要用5%碘酊消毒
4.药物应现配现用,补液次数不宜过多,一般隔天1次,连续2--3天应停止。
5.注射中需固定好针头,针头需稍压腹壁,使腹壁脏面紧贴腹膜,以免针头移动于腹壁与腹膜之间,造成药液注于夹层。
6.根据刺入针感和药液流入快慢可以判断针刺腹腔是否准确,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患猪的反应,若挣扎过于剧烈则表明可能扎伤肠管,马上拔针另刺,推注药液先慢后快。
更多精彩资讯尽在“畜牧养殖服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