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医院SICU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专修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医院SICU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专修医师招生简章
医院医院,医院,中央保健基地,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临床医学院。医院ICU成立于年建院之初,经过几代人30多年的努力,其建制规模不断扩大,临床、科研及教学水平显著升高,于年划分为SICU(30张床)与MICU(26张床)。
SICU每年收治循环衰竭、呼吸衰竭、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多发伤、高危及大手术后等各类危重症患者余例。开展的生命支持技术包括:呼吸支持(各类人工气道管理技术、无创通气、有创通气)、循环支持(IABP、CRRT)、体外膜肺氧合(ECMO)、床旁持续肾替代疗法(CRRT)、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术、经皮气切术、肠内与肠外营养(EN、PN)支持技术、镇痛镇静技术、抗生素合理应用等;开展的脏器功能监测技术包括:重症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包括Swan-Ganz导管,PiCCO技术、Vigileo监测、无创心排、NICOM、LiDCO等)、呼吸力学监测、氧代谢监测、食道压监测、颅内压监测、血栓弹力图(TEG)等。SICU目前为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成员单位、GE超声临床培训基地,Edwards血流动力学监测临床培训基地,配有床旁超声仪2台(GEvivid及SonositeEdge),血流动力学监测仪(Swan-Ganz、EVA、PiCCOplus、PiCCO2、Vigileo、无创心排等)多台,完全满足超声与血流动力学教学培训的需要。
SICU科主任李刚,研究生导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危重病学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院危重病医学系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中华麻醉大查房杂志编委。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库专家;国家、及首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有多次赴美、日、欧学习交流经历。在管理上率先倡导了ICU的联合查房制度,超声查房制度,进一步提高了ICU的医疗诊治水平,并确保了医疗安全。长期从事危重症的临床救治工作,在危重患者循环衰竭与血流动力学管理、围手术期管理、AKI及CRRT管理、感染性休克、重症肺炎与ARDS、重症胰腺炎等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SICU教学秘书段军,博士,副主任医师,分管科室进修医师管理及教学培训工作,目前为北京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CCUSG讲师,美国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BLS主任导师、ACLS主任导师、ACLS-EP导师,美国哈佛医学院MGH访问学者。专业特长:循环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临床与教学培训,心肺复苏培训。今年上半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MGH及BIDMC医学中心系统接受急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培训,回国后将其教学理念及培训方式引入我科。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专修医师教学培训形式:
①理论授课:使用美国哈佛医学院MGH及BIDMC内部教材,采用小班授课,系统化进行超声与血流动力学理论培训。授课安排:每周二次(周一超声理论、周四血流动力学理论);
②读书报告:使用PBL教学模式,超声教材及文献集体学习与讨论。授课安排:每周二下午。
③模拟教学:使用美国VIMEDIX超声模拟人进行教学培训(包括经食道超声),能提供更为真实的各种病例及临床场景。授课安排:每系列6个月,完成8期模拟培训。
④床旁教学:强调临床思维、床旁的实践操作、使用超声进行临床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培养。
⑤超声查房:每人主管ICU床2张,每周三上午进行超声查房,详细解读进修医师留取的超声图像,并结合临床制定下一步诊治措施。
⑥教授查房:根据科室患者情况,定期邀请CCUSG王小亭教授、晁彦公教授、张宏民教授、何伟教授、丁欣教授等进行临床超声与血流动力学专项查房(每月1次)。
⑦定期考核:使用美国哈佛医学院床旁超声考核方式,每阶段均进行理论考试、实践操作、图像解读、病例分析等考核,以检验学习效果(每月1次)。
⑧集中培训:全程组织参加SICU循环重症继续教育项目:ICU循环管理及血流动力学支持高级研修班(每年1次)、重症超声CCUSG培训班(每年2次)、重症超声模拟教学培训班(每半年8期)、血流动力学监测临床应用培训班(每年2次)、AHA心肺复苏BLS、ACLS培训班(每年2次)、AHA心肺复苏ACLS-EP培训班(每年2次)、重症产科及危重孕产妇救治研讨班(每年1次)等。其中,AHA心肺复苏培训通过后,将颁发全球通用的AHA心肺复苏资质证书;CCUSG培训通过后,将颁发CCUSG培训合格证书。
⑨院内学习:全程组织参加医院其他科室举办的继续教育项目,如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ICU等科室的学习讲座。
⑩院外学习:全程组织参加北医危重病医学系重症医学沙龙(每季度1次),北医危重病医学系重症医学病例讨论(每2月1次),北医危重病医学系年会(每年8月),协和血流动力学大会(每年10月),北京医学会危重病医学年会(每年5月),首都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每年8月),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每年4月)等北京本地举办的各类继续教育项目;不定期发布和协助参与各种外院会议及讲座等。
招生对象
在临床工作4年及以上,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呼吸科、麻醉科、心内科等无基础或少基础,对超声与血流动力学有浓厚兴趣的医务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并已在当地医疗管理机构注册;具有较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
招生时间及费用
全年不定期招生,原则上进修最短时间为6个月。
进修费用:1年期元;半年期元。
医院医院规定每月给予一定补助。
科室每月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评优,优秀者给与一定奖励。
结业条件
综合学员在以上考核内容中的表现进行结业评估,评估合格者颁发医院进修结业合格证,并选出优秀进修医师给予一定奖励。
进修申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