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医答尿蛋白,血尿哪个更可怕
2017-4-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尿蛋白、血尿哪个更可怕?
上个月,28岁的刘女士因为体检发现血尿、面部蝶形红斑而来河北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王晓军副院长在给她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尿红细胞10个/HP,尿蛋白定量1.2g/24小时。考虑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而收入院。
入院后仔细查阅她以往的体检记录,发现她一年前尿检就出现了问题,当时尿蛋白2+,没有血尿,脸上也没有红斑。后来复查过两次尿常规,尿蛋白都是1——2+。就问她,一年前肾脏就出现了问题,知道吗,她说知道,体检报告也提醒了,但是没有当回事。王晓军副院长随后问道,为什么这一次当回事了?她说,这一次发现了血尿,脸上也起了红斑,感觉害怕了,所以才来就医。
原来,她认为血尿比蛋白尿可怕。
根据她的病情,河北医院风湿免疫科给予凉血解毒中药汤剂、特色中成药制剂、配合激素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刘女士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出院后复查,尿蛋白已降至0.3g/24小时,血沉、C反应蛋白等各项指标明显好转。
那么,血尿和蛋白尿到底哪个更可怕?
当然,两个都可怕。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是肾小球肾炎的三大症状,也称肾炎综合症。关于蛋白尿和血尿,我列举以下事实:
1、单纯的肾性血尿(红细胞来自于肾脏),没有蛋白尿,没有高血压,常见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或者家族性的薄基底膜肾病等,这两种情况都可以不用治疗,仅仅定期复查就OK了。
2、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肾炎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尿蛋白定量越大,病情就越重;如果定量≥3.5g,就可以确定为肾病综合征。此外,病理类型和尿蛋白定量也是确定是否使用激素的重要指标。
3、导致肾脏病肾功能恶化的两大因素,蛋白尿就算一号,另一个更主要的因素是高血压。也就是说,如果肾脏病人的高血压和蛋白尿无法控制,那肾功能恶化就很难避免,这一点对于狼疮性肾炎患者亦是如此。
4、尿蛋白定量也是判定肾炎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比如经治疗后尿蛋白定量0.3g就可以认定为明显好转或者治好。
从以上事实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病情判定、是否治疗、用何药物、疗效评估等,都没有血尿什么事。说明与尿蛋白相比,血尿没有那么可怕。但是,这只是相对而言!生活中如果发现不明原因蛋白尿、血尿一定要引起重视,这些都是疾病的预警信号。
如果上面这位患者的情况没有引起你的足够重视,那么,看看下面这位患者,你就知道后果有多严重了!
另一位经我院诊治后病情稳定的狼疮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对比)
年纪轻轻的王女士来院时,大腹便便如孕8月,检查后发现患者病情极度活跃:大量腹腔积液、大量心包积液、合并肺部感染,血常规:白细胞、血红蛋白明显减低,抗核抗体滴度1:,给予3次血浆置换结合中医药综合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步改善,复查白细胞、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抗核抗体滴度1:,,尿蛋白转阴,腹腔积液、心包积液消失,达到临床缓解,后出院回家继续巩固治疗。
以上介绍的两位患者情况,请患者谨记:千万不要把蛋白尿不当回事!尤其是狼疮性肾炎等风湿免疫病引起的肾病,更加隐秘,危害不容小觑,一定要引起患者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