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别不当回事,警惕肠梗阻的四大信号

2017-4-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1月22日,微博ID“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的张先生发文《南航CZ——生死间,一个记者有话想对你们说》讲述自己两周前在飞机上突发肠梗阻的生死经历。飞机延迟开门、救医院等事件都严重耽搁了疾病的治疗,最终医院手术切除80厘米坏死小肠,保得一命。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由此引发一系列症状。轻度肠梗阻问题不大,严重的肠梗阻却可以造成肠坏死和继发感染,危重者可导致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夺人性命。结直肠外科专家、医院院长兰平教授看来,相当多的肠梗阻病人完全可以避免病发。识别肠梗阻四大“警报”,及早就医,可防病情恶化。

病因:有些是结直肠癌惹的祸

肠梗阻的类型多样,需辨因施治。兰平指出,肠梗阻的常见病因主要分为三大类,即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腹部手术或腹内炎症产生的粘连是成人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老年人嵌顿性外疝或内疝也会造成肠梗阻。

有些肠梗阻是由于肠管先天性狭窄和畸形,或因疾病、手术等因素导致肠道狭窄所致。息肉或其他肠管病变可引起肠套叠,而肿瘤、成团蛔虫、异物或粪块等也会引起肠梗阻。

动力性肠梗阻多与腹部大手术、外伤、药物、脓毒血症、低钾血症、急性肠道炎症、肠道功能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有关。血运性肠梗阻主要与肠系膜动脉和静脉血栓有关。

肠梗阻偏爱老人,但做过阑尾炎手术的年轻人,也受它青睐,容易因手术而发生粘连性肠梗阻。

“年轻人出现肠梗阻,一般症状不会太严重,而老年人则不同,容易变成重症。”兰平指出,超过50%的肠梗阻病因是肿瘤,经常有老人出现肠梗阻,一查病根,原来是结直肠癌在作祟。“有些肠梗阻是结直肠恶性肿瘤种下的‘果’,在临床中相当常见。”兰平说,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局部可形成肿物或者侵犯肠壁引起肠壁僵硬,最后导致肠腔狭窄,产生肠梗阻。

症状:肠梗阻有四大“信号”

肠梗阻重在早期发现,及时就医。“肠梗阻最常见的四大症状就是: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兰平指出,机械性肠梗阻发生时,可伴有肠鸣,仿佛有“气块”在腹中窜动,并受阻于某一部位。

在肠梗阻早期,呕吐呈反射性,吐出物为食物或胃液,进食或饮水均可引起呕吐。此后,呕吐随梗阻部位高低而有所不同,一般是梗阻部位愈高,呕吐出现愈早、愈频繁。

腹胀的程度则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低位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显著,遍及全腹。

完全性肠梗阻发生后,患者往往不再从肛门排气排便,但在高位梗阻的早期,梗阻部位以下,仍可排气排便。

如何预防

医生提醒,肠梗阻患者并不一定都会产生这些症状,这些症状也会和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的症状相类似。如果出现了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典型症状,腹部突然隆起,可听到明显的腹鸣音,而且以前曾做过腹部手术,医院。老年人如果出现便秘、进行性腹胀腹痛,则要警惕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同时也不排除乙状结肠扭转。

预防肠梗阻,首先要保持饮食卫生,不洁饮食会引起肠梗阻。饱食后不要剧烈运动,以避免发生肠扭转。发生肠梗阻后,即使在缓解期,也不要吃较硬的食物,最好以半流饮食为主。

老年人应多选择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少吃肉。一些不易嚼烂、易形成团块的食物,如糯米、葡萄、香菇、竹笋、黄豆芽、动物筋膜、肌腱等,要尽量少食。要重视牙齿保养或修复,因为老人牙齿衰老、脱落,易造成咀嚼不全,食物易形成团块阻塞肠腔。同时老年人要防治便秘,平时应多活动、多饮水、少吃辛辣食物,必要时可选用些药物调节肠道分泌功能,促进肠蠕动,帮助粪便软化,预防肠梗阻。

最重要的是,老年人应定期体检,尤其是验血、胃肠镜等项目,有助于早期发现肠道肿瘤,争取早期治疗,预防肿瘤性肠梗阻。

肠梗阻要及时救治

肠管的病理变化若不及时纠正,必然带来全身的代谢问题。

1.体液丢失。肠梗阻后体液淤积在肠道而不能吸收,加上病人无法进水、进食,易引起体液丢失和酸碱平衡的紊乱。

2.代谢性酸中毒。肠管内的细菌大量繁殖,细菌及其代谢毒素部分渗入到腹腔和血液中,易引发腹膜炎和毒血症。张先生就是因此进入半昏迷和无意识状态。

3.休克。体液、电解质的紊乱,酸碱失衡,酸中毒等一系列病理现象最终都会导致休克。

对于肠梗阻,一般需做腹平片(立位)检查和B超检查,通过积气、积液的情况进行判断,并根据血液检查的各项指标合理补液。

不管是何种肠梗阻,都要及时就医,解除梗阻。在此期间,病人应静卧,忌饮食饮水。张先生在下飞机和上救护车时因无人帮助,只得自己完成,这对病情是极为不利的。医院并得到治疗,也许能少切除一些肠管甚至实施非手术治疗。

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
白癜风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by/10378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