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点腹腔穿刺术

2017-8-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目的

腹膜腔穿刺术(abdominocentesis)常用于检查腹腔积液的性质.协助确定病因,或行腹腔内给药:当有大量腹水致呼吸困难或腹部胀痛时,可穿刺放液减轻症状。

二、适应证

1.腹腔积液性质不明者.作诊断性穿刺。

2.大量腹水者.放腹水以减轻呼吸困难。

3.肝硬化伴有大量腹水者行腹水浓缩回输。

4.腹腔内注入药物治疗。

  

三、禁忌证

1.广泛腹膜粘连者。

2.有肝性脑病先兆、包虫病及巨大卵巢囊肿者。

3.大量腹水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者禁忌大量放腹水。

  

四、方法

(一)术前准备

1.操作室消毒

2.核对病人姓名,查阅病历、腹部平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3.清洁双手(双手喷涂消毒液或洗手)

4.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过程,消除病人顾虑,争取充分合作。

5.测血压、脉搏、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

6.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刺伤膀胱

7.准备好腹腔穿刺包、无菌手套、口罩、帽子、2%利多卡因、5ml注射器、20ml注射器、50ml注射器、消毒用品、胶布、盛器、量杯、弯盘、ml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所需药品、无菌试管数只(留取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多头腹带、靠背椅等。

8.戴好帽子、口罩。

9.引导病人进入操作室。

(二)病人体位

取平卧位、半卧位或侧卧位;或坐靠背椅上。如放腹水,背部先垫好腹带。

(三)穿刺点定位

①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1.5cm处。此处无重要脏器且容易愈合;

③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④少量积液,尤其是包裹性分隔积液,需在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

  

(四)消毒、铺巾

1.用碘伏在穿刺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待碘伏晾干后,再重复消毒一次。

2.解开腹穿包包扎带,戴无菌手套,打开腹穿包(助手),铺无菌孔巾,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孔巾有孔部位。

3.术前检查腹腔穿刺包物品是否齐全:8或9号带有乳胶管的腹腔穿刺针、小镊子、止血钳、输液夹子、纱布、孔巾。

(五)局部麻醉

术者核对麻药名称及药物浓度,助手撕开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包装,术者取出无菌注射器,助手掰开麻约安瓿,术者以5ml注射器抽取麻药2ml,自皮肤至腹膜壁层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麻醉皮肤局部应有皮丘,注药前应回抽,观察无血液、腹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六)穿刺

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

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助手戴手套后,用消毒血管钳协助固定针头,术者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大量放液时,可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一橡皮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化验检查。

  

(七)术后处理

1.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数分钟,用胶布固定,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捡查腹部体征。如无异常情况,送病人回病房.嘱患者卧床休息。观察术后反应。

2.书写穿刺记录。

  

五、注意事项

1.有肝性脑病先兆者;禁忌腹腔性穿刺放腹水。

2.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适当处理。

3,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放液过程中要注意腹水的颜色变化。

4.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5.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对腹水量较多者,为防止漏出,在穿刺时即应注意勿使自皮肤到腹膜壁层的针眼位于一条直线上,方法是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即在另一手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一下穿刺针头,尔后再向腹腔刺入。如遇穿刺孔继续有腹水渗漏时,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6.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腹腔感染。

7.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视察病情变化。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正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by/103793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