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围术期的护

2018-2-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围术期的护理

崔丽艳黄静

国际护理学杂志,,37(03):-.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根治性膀胱全切术适用于:侵润型膀胱癌;表浅性膀胱癌侵犯固有层深部;反复复发的表浅性膀胱癌并伴有严重黏膜病变者〔1〕。根治性膀胱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加尿流改道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术式,重建一个去管化的低压原位新膀胱是现代尿流改道的主流模式〔2〕。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属高难度的重建性手术,与开放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新膀胱功能较好、尿失禁发生率低、术后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围术期的护理是患者预后的重要保证。本院自年7月至年5月进行该手术36例,现将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共36例,男25例(69%),女11例(31%);年龄33~76岁,平均(54.32±0.32)岁;手术时间4~8.5h,平均6.25h,出血量~ml,平均ml;本组患者均能坚持锻炼,能自主控尿和排尿;术前所有病倒均经病理诊断为浸润性膀胱癌,未见远处转移。

1.2 手术方法

在全麻下行膀胱全切除术,下腹壁正中或右下腹5~7cm小切口,距回盲部约25cm向近端截取回肠段,回肠断端吻合恢复肠道连续性。Studer原位回肠新膀胱重建、T型原位回肠新膀胱重建或乙状结肠原位膀胱重建术。将两输尿管向上游离并于骶骨岬前按Wallace法或邢氏吻合法吻合输尿管与新膀胱输入袢或乙状结肠新膀胱。恢复气腹,腹腔镜下完成新膀胱远端开口与尿道残端吻合,形成原位新膀胱〔3〕。通过尿道外口放置单J管于双侧输尿管内做外引流,储尿囊内置F22硅胶尿管。

1.3 护理要点

1.3.1 术前护理

除常规的术前护理外重点做好心理护理和肠道准备。

1.3.1.1 心理护理

患者被确诊膀胱癌后心理负担较重,易出现焦虑、恐惧心理,因此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重要性、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增强患者的信心,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1.2 肠道准备

充分的肠道准备可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4〕。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是本组病例手术成功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术前3d半流食,遵医嘱给予口服抗菌药物,以抑制肠道细菌,预防术后感染,并给予每晚甘油灌肠剂洗肠1次;术前2d流质;术前1d禁食,不禁水,并给予补液,术前1d开始给予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导泻,共3包,1包/h,患者可以充分排泄。同时补充适量电解质,夜间让患者充分休息,术晨给予清洁灌肠,8次左右,保证肠道清洁,最后1次灌肠时加入庆大霉素16万、甲硝唑1g。

1.3.2 术后护理

1.3.2.1 生命体征的监测

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要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常规给予心电监护24h,待病情平稳停止监测。准确记录出入量,保证出入量的平衡。

1.3.2.2 引流管的护理

该手术术后引流管路较多,每根引流管的作用和观察的侧重点都不同,护理人员必须明确每根引流管的意义、作用,才能进行正确的观察和护理,并把结果及时通报给医生,及时处理,术中留置左右输尿管引流管、左右盆腔引流管、新膀胱导尿管。分别做好标记,妥善固定好,给患者讲解引流管的重要性以取得良好的配合。

1.3.2.2.1 盆腔引流管的护理

盆腔引流的目的是引流盆腔内切口渗液,促进切口愈合,观察新膀胱有无漏尿。①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并做好记录,可间断挤压引流管,保证引流管的通畅。②术后第1天引流量较多,一般~ml,如为血性,结合生命体征观察;如果无异常变化则为正常。引流量5ml时即可拔除。③拔管后要继续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若术后4~5d引流液颜色变浅,且量较多,考虑新膀胱漏尿或淋巴漏,延长盆腔引流管的拔除时间,并行膀胱造影检查明确原因。

1.3.2.2.2 左右输尿管支架管的护理

本科左右输尿管支架管是从肾盂经输尿管、新膀胱、尿管引流至体外的,目的是使尿液引流通畅,减少新膀胱的压力及尿液对新膀胱的刺激,防止吻合口狭窄。①左右输尿管支架管外接引流袋,每日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②左右输尿管支架管管腔细,且手术后早期会有絮状物和残血返流,易堵塞,需定时用双手挤压引流管防止阻塞。如发现阻塞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冲洗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压力不宜过高,每次量应10ml。③如果出现了一侧输尿管引流量较对侧明显减少,且同时伴有新膀胱尿管引流增多,考虑有可能出现该侧输尿管支架管的阻塞,应及时给予处理,以保持新膀胱在空虚状态下的迅速愈合,输尿管支架管保留3周左右即可拔除。

1.3.2.2.3 新膀胱导尿管的护理

新膀胱留置导尿管的目的是保证尿液引流通畅,保持新膀胱内低压,促进新膀胱缝合口愈合。同时,防止新膀胱与尿道吻合口狭窄。①尿管一旦脱出,很难重新放置,导致手术失败,需二次手术放置,增加患者痛苦。本科为防止导尿管脱出,采用尿管球囊注水同时外缝合固定。②新膀胱为肠道代替,肠道具有分泌黏液功能,易堵塞尿管,为保持尿管通畅,需冲洗导尿管,一般情况下,患者新膀胱黏液在术后3d分泌增多,7d时有一高峰〔5〕,有文献〔6〕报道:手术当日开始进行膀胱冲洗,以低流(30~40滴/min)、低压(距床平面40~50cm)为宜,持续冲洗3~7d,以后视病情可间断冲洗,冲洗持续时间为2周左右。而本科手术后第3天开始,给予2.5%碳酸氢钠和0.9%氯化钠溶液加庆大霉素16万u进行膀胱交替冲洗,6h/次,直至尿管拔除,可起到稀释黏液、抗感染的作用。方法:每次抽取20ml液体,断开尿袋与尿管连接部,消毒尿管连接部,将液体缓慢注入新膀胱内,再抽出液体,每次注意无菌操作,压力不宜过高,液体量≤50ml,避免同一管液体反复冲洗。每次冲洗至冲洗液清,无黏液。同时,本组患者在术后第3~7天时加强膀胱冲洗,适当增加膀胱冲洗次数,并嘱患者多饮水,每日0~0ml稀释肠黏液,无1例出现尿管阻塞情况。冲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腹痛情况、引流量,左右盆腔引流管引流量明显增多时应警惕有无膀胱瘘。如果冲洗过程中遇到阻力,可嘱患者更换体位,将导尿管适度牵拉,以防导尿管粘住膀胱壁影响尿液排出〔7〕。牵拉尿管时要注意牵引力不宜过大,防止尿管脱出。该冲洗法可以避免在新膀胱吻合口未愈合的情况下进行冲洗时,因大量冲洗液的进入而导致吻合口瘘的发生。

1.3.2.3 新膀胱排尿功能的锻炼

新膀胱无自主舒缩功能,早期无明显充盈感,需进行新膀胱功能的训练。

1.3.2.3.1 盆底肌的锻炼

由于新膀胱容量相对较小,其神经不受排尿中枢支配,导致排尿次数多、膀胱可控性差。指导患者放松腹肌,自主收缩耻骨、尾骨周围的肌肉进行提肛锻炼,每次收缩维持10s,重复做10次为1组,3组/d,增加尿道和尿道括约肌的力量,有效控制排尿〔8〕,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1.3.2.3.2 增加腹压的锻炼

患者排尿时可采取蹲位或坐位,双手向下挤压下腹部,借助腹压进行排尿,尽量将尿液排尽,同时用双手保护腹股沟区避免斜疝的发生。

1.3.2.3.3 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避免夜间遗尿的发生

指导患者自主控制排尿,开始可从0.5h/次,逐渐控制在2~3h/次,最长3~4h主动排空膀胱,减少尿液在新膀胱内存留时间,避免高氯性酸中毒的发生〔9〕。夜间新膀胱的可控性差,可能出现尿失禁或尿潴留,可指导患者傍晚减少饮水量,使用尿垫或集尿器,用闹钟定时,3~4h排尿1次。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4例发生膀胱尿道吻合瘘,经引流治愈,均顺利康复出院。排尿可控率:储尿囊日间排尿可控率达91.7%(33/36),夜间排尿可控率达77.8%(28/36)。

3 结论

通过对本组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护理,得出:良好的术前准备、术后确保各种引流管通畅与患者的早日康复有密切的关系,正确的排尿控尿技巧,是恢复控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赞赏

长按







































上海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中科UM-D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by/10380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