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小结外科感染三0630

2017-9-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9

一、丹毒

1.病因和病理

丹毒:是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好发部位是下肢与面部。

2.临床表现

起病急,病变多见于下肢,表现为片状皮肤红疹、微隆起、色鲜红、中间稍淡、境界较清楚。局部有烧灼样疼痛,附近淋巴结常肿大、有触痛。病情加重时全身性脓毒症加重。治疗后易复发。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导致淋巴水肿,在含高蛋白淋巴液刺激下局部皮肤粗厚,肢体肿胀,甚至发展成“象皮肿”。

3.预防和治疗

(1)基本治疗:皮肤清洁、治疗原发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50%硫酸镁液湿敷

(3)抗生素:全身应用,青霉素、头孢等

二、浅部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1.病因和病理

浅部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是指病菌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从皮肤、黏膜破损处或其他感染病灶侵入淋巴流,导致淋巴管与淋巴结的急性炎症。

2.临床表现

急性淋巴管炎分为网状淋巴管炎(丹毒)与管状淋巴管炎。皮下浅层急性淋巴管炎在表皮下可见红色线条,中医称“红丝疔”。病变部位有触痛,扩展时红线向近心端延伸。皮下深层的淋巴管炎不出现红线,但有条形触痛区。两种淋巴管炎都可以引起全身性反应,病情取决于病菌的毒性和感染程度,常与原发感染有密切关系。

急性淋巴结炎发病时先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和触痛,扣诊时肿大淋巴结可与周围软组织相分辨、表面皮肤正常。

3.诊断与鉴别诊断

深部淋巴管炎需与急性静脉炎鉴别。

4.预防与治疗

治疗原发病;湿敷;服用或局部注射抗生素。

三、手部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总论

1.病因和病理

甲沟炎、脓性指头炎、手掌侧化脓性键鞘、滑囊炎和掌深间隙感染,均为临床上常见的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手部的解剖学特点与感染临床病理特点:

(1)掌面皮肤比手背皮肤的表皮层厚且角化明显,故掌面的皮下感染化脓后很难向四周扩散,脓肿也不易从手掌表面溃破,其渗出液则通过淋巴或反流到手背,引起手背肿胀,极易误诊为手背感染。

(2)手掌面手心部的皮下组织甚为致密,故掌心发生感染时,炎症不易向周围扩散,而往往向手掌深部蔓延。其炎症可在化脓前就已侵及深层组织,导致腱鞘炎、滑囊炎和屈指肌腱鞘、掌部的滑液囊及掌深间隙感染。

(3)手部的组织结构,感染后组织内压力极高,压迫神经末梢而疼痛甚为剧烈,全身症状也极为明显。

(4)肌腱与腱鞘感染后可导致缩窄或瘢痕,影响日后活动。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正规
白癜风的防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hyz/103797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 2025年5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