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与微生物检测的关
2018-3-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关键词:重症监护,新生儿:交叉感染;微生物学;危险因素;分析研究;新生儿护理
医院感染高危人群,新生儿具有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生理、病理特点,且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intensivecarecenter,NICU)患儿多合并较严重的原发病,致使其免疫功能更为低下,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早产儿感染难以避免,并且孕周越小,感染发生率越高,且易形成暴发。有调查表明,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中,医院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60%。有效预防和控制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是衡量新生儿管理水平和医护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医院感染的发生,最大限度保护新生儿健康,规范微生物监测、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需要多方面的监管配合。-01~-01,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NICU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例均为我院NICU收治的新生儿,男例,女例,其中早产、低体质量儿例,巨大儿例,足月儿例。
1.2病例选择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诊断。但由于新生儿是特殊人群,出生前和分娩时可能感染母亲体内的微生物,因此根据新生儿感染出现症状的时间,将新生儿分为早发性感染和迟发性感染。早发性感染指生后3d内的感染,感染源多来自母体。迟发性感染指3d以后住院患儿的感染,医院内。
1.3方法
采取回顾性全面调查总结方法,对医院感染患儿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一的查阅,填写调查登记表,分析患儿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医务人员手卫生、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微生物检验监测、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使用率、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护理管理考核得分进行综合的统计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干预,提高微生物检测阳性率,规范抗生素合理应用,医院感染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感染情况
在收治的例新生儿中,医院感染病例76例,其中男39例,女37例,医院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NICU患医院感染构成比
表1NICU患医院感染构成比
由表1可见,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与胎龄、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抗生素应用时间、侵入性操作种类、基础性疾病、环境卫生学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测相关。医院感染率不同,37医院感染率14.2%,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抗生素应用时间、侵人性操作、基础性疾病、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医院感染率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
2.3微生物采集与标本的阳性率比较
表2微生物采集与标本的阳性率比较
由表2可见,微生物检测阳性率与采集部位、采集时间、标本运送及时性相关。
3.讨论
医院感染涉及医疗安全问题,医院感染的发生直接造成治疗困难,导致治疗时间的延长、费用的增加,甚至治疗的失败,严重时危及生命。NICU的医院感染控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应该高度重视。
本研究中,分析N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NICU的医院感染率为7.5%。本研究的76例医院感染病例患儿,37周医院感染38例,占50%,医院感染率高,胎龄越小越容易医院感染。与胎儿发育的免疫功能有关。有些条件致病菌对成人无妨或仅有较弱的致病力,对小儿尤其是新生儿则可造成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住医院感染的风险。本研究中,住院时间7d,医院感染率5.81%,≥7d医院感染发生率1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延长易医院感染,而医院感染的发生又延长住院时间,治疗难度增加、住院费用增大。因此,尽量缩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有研究表明,医院感染中有10%为病原体的空气传播所致,空气中存在大量含有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气溶胶:既往的研究中,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同样存在于患儿居住的病房空气中。本研究显示,环境卫生学监测2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只有1项合格的环境条件(P0.05)。因此,尽最大限度改善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环境,医院感染的发生。
本研究对提高微生物阳性率进行研究,发现针对感染部位、标本采集时间、标本运送及时性进行研究,对指导临床抗生素的规范性应用和预防性应用查找传染源,从不同感染患儿同一时期分离出同种病原菌,药敏结果如有相同抗菌谱,初步判断为同源性感染。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进一步证实,正确地追踪传染源。对院内感染所分离到的病原体和通过采样所得环境中相同的细菌,除进行血清学、噬菌体、耐药谱分型外,还进行基因分型,以保证更稳定、准确的追踪传染源,为院内感染流行病学的分析提供有利的依据。
总之,由于NICU收治的是一群特殊群体,感染难以避免,如何预防NICU医院感染已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北京治疗白癜风找哪家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