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应用医用透明质酸钠凝
2019-3-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本文章来源于网络
目的:探析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用于预防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后肠粘连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普外科年1月――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患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手术后关腹前于切口处涂布生理盐水冲洗;治疗组涂布透明质酸钠凝胶5-10ml,以预防术后肠粘连。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术后痊愈27例,好转9,无效14例,包括出现腹痛腹胀6例、恶心呕吐4例、腹胀排便困难4例;治疗组50例患者治愈38例,好转12例,肠蠕动和切口均恢复良好,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12月,对照组胃肠功能紊乱6例,肠梗阻4例;治疗组未出现上述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能有效预防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肠粘连发生,且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腹膜炎手术后易发生肠粘连,有报道其发生率高达90%,有40%以上患者会引起粘连性肠梗阻。肠粘连一般发生在术后1-2w内,也时见术后3-4天,极易导致绞窄性肠梗阻发生,引发严重后果。随着透明质酸钠凝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有效减少了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现将本院普外科收治的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患者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例患者,男63例,女37例。年龄4-70岁,平均(35.5±3.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穿孔11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穿孔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5例、胃溃疡并穿孔4例、急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4例。对照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穿孔1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穿孔9例;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6例、急性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7-18天,平均6.5±2.5天。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按照常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方法和手术方式进行手术,关闭腹腔前,对照组涂布生理盐水冲洗;治疗组用注射器取透明质酸钠凝胶5-10ml,均匀涂于手术部位附近肠管上,包括内脏表面和腹膜。用量视切口大小和范围而定[2]。
1.3观察指标术后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注意切口恢复情况,如有渗液、敷料脱落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记录伤口愈合情况、排气时间、排便次数和肠蠕动恢复情况。检测肝肾功能。患者出院随访时间:1-12月。观察询问患者切口及腹腔内有无疼痛,是否出现腹胀、呕吐及排便异常等情况。必要时应行X线或其他检查,给予对症处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50例患者术后痊愈27例,好转9,无效14例,包括出现腹痛腹胀6例、恶心呕吐4例、腹胀排便困难4例;治疗组50例患者治愈38例,好转12例,肠蠕动和切口均恢复良好,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两组患者出院后均继续随访1-12月,对照组胃肠功能紊乱6例,肠梗阻4例;治疗组未出现上述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腹腔手术后出现肠粘连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指壁层腹膜与脏层抚摩脏层腹膜与脏层腹膜之间的异常粘连,是腹膜自身生理功能的正常反映。调查发现目,前阑尾切除手术后引起肠粘连的发病率高达95%以上,其中约40%会引起粘连性肠梗阻[3]。正常生理情况下,完整腹膜间皮细胞具有激活纤溶酶原的活性以溶解纤维蛋白,使粘连无法形成。当手术创伤等导致腹膜炎症及引起机械性损伤时,不仅不能激活纤溶酶原的活性,而且受损的间皮细胞可产生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当纤溶酶原受到抑制后,将形成永久性纤维粘连[4],粘连性严重者容易导致粘连性肠梗阻发生,需要再次或多次手术治疗因此预防和治疗肠粘连一直是临床外科医生 [1]张连新.透明质酸钠在防治肠粘连的临床应用[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3):. [2]罗光辉,苏兴桂.透明质酸钠在防治术后肠粘连的临床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5(10):48-49. [3]李伟.81例利用透明质酸纳预防阑尾切除手术后肠粘连分析[J].甘肃科技,(13):-. [4]贺志坚.透明质酸钠在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实践,.10,15(10):-. [5]范显文,龚义伟.医用透明质酸钠预防肠粘连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6(5):-. [6]孙鸿斌.医用透明质酸钠预防肠粘连松解术后再次粘连的实验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7:. [7]顾其胜.透明质酸钠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生物制品分册,,14:20.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