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能腹腔穿刺术附操作步骤操作视频
2021-7-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教科书及网络,仅用于交流学习;学习者如有疑问可查阅权威文献。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腹腔穿刺术作为临床技能,几乎是每一个内科医师都要掌握的。
腹腔穿刺术是通过穿刺针或导管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抽取腹腔积液,用以协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项技术。该技术是确定有无腹水及鉴别腹水性质的简易方法,分为诊断性腹腔穿刺和治疗性腹腔穿刺。
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 (1)新发腹水:腹水检验可以协助明确病因,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检测癌细胞等。 (2)怀疑自发性或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治疗性穿刺 (1)大量腹水引发的呼吸困难。 (2)腹腔积液引发的腹痛和腹压增高。 (3)感染性及癌性腹水。 (4)无感染的肝硬化大量或顽固性腹水。
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 昏迷、休克及严重电解质紊乱者。2.相对禁忌证 (1)有明显出血倾向者,如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20xinr=""2.0)。对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行腹腔穿刺术前,需输注血小板;对凝血功能严重异常者需输新鲜冷冻血浆,上述指标纠正后方可行腹腔穿刺术。 (2)有肝性脑病先兆者。 (3)妊娠者。 (4)尿潴留,未行导尿者。 (5)严重肠管扩张者,如肠麻痹。 (6)腹壁蜂窝织炎患者。 (7)腹腔内广泛粘连者。
腹腔穿刺术真人视频演练
步骤和方法:
麻醉方式和术前准备1.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2.术前准备 (1)术前指导:①核对患者信息,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必要性、可能的风险和需配合的事项,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②对有严重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需输血小板或新鲜血浆,纠正后再行穿刺;③穿刺前排空尿,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腹腔穿刺一般无特殊不良反应;④穿刺时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适当体位,如坐位、半坐卧位、平卧位、侧卧位,根据体位选择适宜穿刺点;⑤向患者解释一次放液量过多可导致水盐代谢紊乱及诱发肝昏迷。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而引起休克。放液前后遵医嘱测体重、量腹围,以便观察病情变化;⑥在操作过程中若感头晕、恶心、心悸、呼吸困难,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2)操作者准备 戴口罩、帽,规范洗手。 (3)物品准备 腹腔穿刺包、无菌手套、5ml及50ml注射器、治疗盘、2%利多卡因、0.5%碘伏、棉签或无菌棉球、纱布、胶带、皮尺、腹带、标本容器。
手术方法1.部位选择 (1)下腹部正中旁穿刺点: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1cm、偏左或右1~2cm,此处无重要器官,穿刺较安全,且容易愈合。 (2)左下腹部穿刺点: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此处可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较游离不易损伤。 (3)侧卧位穿刺点: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此处穿刺多适于腹膜腔内少量积液的诊断性穿刺。2.体位参考 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并尽量使患者舒服,以便能够耐受较长的操作时间。3.穿刺术 (1)消毒、铺巾。 (2)局部麻醉。 (3)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助手戴手套后,用消毒血管钳协助固定针头,术者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
注意事项1.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适当处理。2.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放液过程中要注意腹水的颜色变化。3.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4.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5.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腹腔感染。
6.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7.腹水为血性者于取得标本后,应停止抽吸或放液。
术后护理嘱患者平卧休息8~12h,继续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穿刺点有无溢液,同时警惕诱发肝性脑病。术后穿刺处如有腹水外溢,可用火棉胶涂抹,及时更换敷料,防止伤口感染。
医院腹腔穿刺术考核评分表?
时间:15分钟
满分分
评分项目
评分细则
满分
扣分
病人准备
(10分)
①核对病人信息(2分);②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2分);
③消除紧张感(2分)
6
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平卧位、半卧位或稍左侧卧位,使病人舒适,以便能耐受较长手术时间。
4
消毒铺巾
(21分)
定位: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5
①常规消毒术区皮肤3次(3分);②直径15cm逐步缩小(3分)。
6
戴无菌①帽子;②口罩;③手套。
5
铺无菌洞巾。(由助手固定,请考官替代)
5
麻醉穿刺
(42分)
①检查器械(2分);②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胶管是否漏气及破损(4分)。
6
①核对局麻药物名称(3分);②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3分)。
6
用血管钳夹住穿刺针后端的胶管,使之不漏气
5
①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2.5分);②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2.5分);③然后倾斜45°~60°,1~2cm后再垂直刺入腹膜层后(2.5分);④待感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头已穿过腹膜壁层(2.5分)
10
接上注射器后,再松开止血钳(助手请考官替代)。
5
注射器抽满后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助手请考官替代),取下注射器。
5
将抽出液注入弯盘及专门准备的容器中。
5
穿刺结束后处理(18分)
抽液完成后拔出穿刺针,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
6
用胶布固定覆盖术口
2
将抽出液送检化验(常规、生化、培养及病理)、记量
6
术后嘱病人静卧。告诉病人有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2
整理物品
2
提问(6分)
放液注意事项:放液速度不宜过快(2分);放液量不宜过多(2分);
一次放腹水不宜超过ml(2分)。
6
人文关怀
(3分)
体现在整个操作过程中
3
声明:本内容来源于教科书、文献及网络,仅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