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文献阅读第二周病情观察的胃癌术后腹腔

2021-3-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病情观察的胃癌术后腹腔感染早期预警评分表的构建

胃癌在全世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死亡率更是高居恶性肿瘤第1位。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法,但腹部感染作为术后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护理人员作为患者最直接、最密切的接触者,在病情观察中起到重要作用。许多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出血,都会通过生命体征、患者主诉等及早反映出来。

1、资料收集:

1)术前采集:患者性别、年龄、BMI、合并症等人口学资料,NRS评分,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

2)术中采集:记录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等资料;

3)术后采集:患者腹腔感染确诊前24h内生命体征及最快心率、最高体温、最快呼吸,感染发生前患者意识状态、有无主诉腹胀腹痛、引流液颜色有无异常,感染发生前白细胞、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

4)排除术前合并严重心、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存在腹腔远处转移患者。

2、胃癌术后腹腔感染早期预警评分表(IAI-EMS)

3、结果分析

1)腹腔感染是胃癌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且常联合发生吻合口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发现淋巴结清扫范围、肿瘤侵及周围脏器、糖尿病、手术时间、年龄、淋巴细胞计数为术后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指出联合脏器联合、体质指数>25、糖尿病和围术期输血是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的影响因素;同时,贫血、晚期肿瘤、低蛋白血症等也已被证实与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有关。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客观反映,有助于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生理状态、判断患者疾病的轻重和危急程度,也是患者术后需实时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早期预警评分(MEWS)包括心率、收缩压、呼o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这5项生命体征指标,是护理人员识别临床危重症的有效病情观察工具。

2)患者主诉作为患者动态自我情况的主观表达,是病情信息的又一大主要来源。有研究证明重视患者主诉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倾听患者主诉也可拉近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本研究筛选出术后腹腔感染的5个独立危险因素即腹腔感染确诊前24h内最高体温≥37.5℃、最快心率≥98次/min、腹腔感染确诊前白细胞数≥9.95×/L、主诉腹痛、腹胀。腹腔感染发生前常伴随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和白细胞的增高,但常与术后正常炎性反应如吸收热相混淆,因此易被忽略。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术后异常生命体征患者应加强监视,谨防腹腔感染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需在巡视过程中询问患者主诉,当患者多次提及腹痛腹胀,应及时汇报医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术后腹腔感染风险分级,即评分表得分为11-12分为极高危险组,7-10分为高危险组,5-6分为中危险组,0-4分为低危险组,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评分≥7分的高危患者,就应当严密观察、持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zd/103837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