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昏迷,居然是这个原因

2020-10-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碰到昏迷的患者,你会想到哪些原因?

作者丨宋芳华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

?70岁的晚期胃癌男性患者,因意识丧失4小时急诊来院。

?患者6个月前查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粘液细胞癌,除腹腔积液以外,无其它脏器转移,无手术治疗机会,曾接受6个周期化疗。

?查体(阳性体征):呼吸26次/分,恶液质状态,呼之不应,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直径2mm,对光反射消失,压眶反射消失,四肢浮肿,四肢末梢湿冷,舟状腹。

?患者血压、心率进行性下降,血压最低80/50mmHg,心率最低56次/分。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脑梗死病史5年(无后遗症),诊断为胃癌后先后出现右侧颈内动静脉血栓,左侧股静脉新发血栓,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曾接受抗凝治疗。患者无药物过敏史。

患者昏迷可能为哪些原因?如果你首诊该患者,你能想到哪些情况?

1.镇痛药物或镇静药物中毒

肿瘤患者70%以上会出现癌性疼痛,需应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如阿片类药物应用不当或自身原因,可能出现阿片类药物中毒,阿片类药物如与镇静药物合用,中毒风险增加。

阿片类药物重度中毒时可出现昏迷,对光反射消失,呼吸抑制(呼吸浅慢),针尖样瞳孔,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皮肤湿冷等,需要使用纳洛酮解救,并输液、利尿,维持呼吸功能,酌情使用呼吸兴奋剂,催吐或洗胃等治疗。

患者具有部分阿片类药物中毒的表现,但呼吸增快等表现与中毒表现不符。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并无癌痛症状,从未应用过阿片类药物,也未曾使用过镇静药物。所以镇痛药物或镇静药物中毒被初步排除。

2.中枢性昏迷

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转移、脑疝等均可导致患者昏迷。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脑梗死病史5年。患者诊断为胃癌后先后出现右侧颈内动静脉血栓,左侧股静脉新发血栓,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发生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病的基础。而肿瘤患者也有发生脑转移、脑栓塞(瘤栓)的可能。但患者无脑疝的典型表现。

中枢性昏迷需要接受脑CT和/或脑MRI检查,甚至需要接受脑脊液检查。患者家属不同意接受离床检查。因此是否存在中枢性昏迷,是有疑问的。

患者凝血功能检查多项指标异常,但与凝血功能检查结果相比,无明显变化,因有血栓病史,无诊断价值。

3.心源性昏迷

患者窦性心律,心律齐整,无胸痛表现,心电图无心肌梗死的表现,心肌酶未见异常,心源性昏迷初步排除。

4.电解质平衡紊乱

患者离子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无低钠、低氯、高氯等表现,昏迷原因排除电解质平衡紊乱。

5.感染性休克

肿瘤晚期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致死。化疗患者可能出现粒细胞减少性发热。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并无发热、咳嗽、咳痰、腹泻等感染症状,血常规检查未见白细胞值正常,可以初步排除感染性休克。

6.肿瘤晚期营养不良,重要器官功能受损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65%,约有22%的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患者饮食量少,加之肿瘤消耗,处于恶液质状态,患者营养不良,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昏迷的可能性最大。

7.低血糖(往往与营养不良同时存在)

患者血糖检测值为1.2mmol/L,最终诊断为低血糖性昏迷。予高渗糖输注后,血糖值升至正常,患者血压回升,心率恢复正常,但意识未恢复。

肿瘤晚期患者因营养不良,饮食量少,肿瘤消耗,合并糖尿病(在饮食量下降的情况下胰岛素或降糖药未减量)等原因,可能遭遇低血糖,因此肿瘤患者昏迷时不能忽略血糖的检测。

8.其他

除此之外,还可能导致肿瘤患者昏迷的疾病有:尿毒症、肝性脑病、肺性脑病、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酮症昏迷、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在问诊、查体及辅助检查中均应考虑。

(本文为医学界肿瘤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和来源。)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zz/103829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