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器官不会喊痛警惕,八大原因可诱发肝癌

2021-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陈莹丽从发现患上肝癌到离世,只有不到4个月的时间。年仅26岁离世,令人惊讶于她的年轻。据温州市疾控中心去年发布的“温州市近五年死因疾病谱”,肝癌已成为恶性肿瘤致人死亡的“二号杀手”,仅次于肺癌。

  为什么如此年轻就被查出是肝癌晚期?为何早期没有发现一点儿症状?医院与医院去年联合成立肝癌综合诊治中心,记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肝癌诊治中心副主任胡逸人,他介绍,肝癌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

  “因为肝脏位置在右上腹,又在肋骨深面,如果有小的结节或肿块,基本上难以发现;但是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比如有右上腹隐痛、饱胀,纳差、消瘦等,或能触及右上腹肿块,往往提示肿瘤已较大或有转移,确诊时70%~80%的患者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最好的手术时机。”

  在中国,肝癌最主要的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而乙肝病毒目前无法根治,所以加强对乙肝人群的定期检查和正规治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肝癌的高发年龄为40岁~60岁之间,男女发病比例在7:1到10:1之间。不过胡逸人说,近年来年轻患者的增多值得注意。在他收治的病人中,最年轻的只有十八岁,而越年轻的病人相对预后也越差。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年,温医大附一院曾接诊过最年轻的肝癌患者,只有12岁。其病因是原发性肝癌,乙肝病毒是“与生俱来”的。他妈妈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大三阳患者,在怀孕前和怀孕过程中可能处于活动期肝炎,病毒还比较活跃时就怀孕生子,导致小明出生时就被传染了乙肝病毒。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我们都知道,肝脏一般是不会“喊疼”的,在医疗界看来,肝癌是非常善于隐藏的癌症。

首先,肝脏没有疼痛细胞,导致癌症已经发生了,疼痛等感觉却很轻,患者容易被麻痹。此外,肝脏代谢功能很强,即使已经有一部分干细胞受损了,其他的干细胞会很快进行重新分工,接替它的工作。所以,很多人已经出现了早期肝癌,自己却不知道。

我们要及时观察肝脏健康的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对策,保证肝脏的健康。

持续肩膀酸疼,需警惕!

肩膀酸疼,是坐办公室的白领们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其实大部分情况也的确是因为长期伏案工作太过于疲劳了。但是如果肩膀酸疼的症状长期持续而不减缓解。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并发问题,一定就要提高警惕了。这很可能是肝癌的前兆。

肝癌不应该是肝部腹部会疼么,为什么肩膀疼也是先兆呢?

这是由于肝脏本身就有强大的代谢功能,肝癌的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被忽视。肝位于上腹部,肝癌初期并无征兆,一般人难以察觉,甚至当肿瘤增大至十厘米以上时,有的人还是缺乏典型症状。

当肝脏肿瘤逐步增大,有可能会压迫附近的横膈膜,亦可压着肺部以下的肌肉神经。而这些被压着的神经正好是连接右肩的神经,就会引发右肩疼痛。所以,当出现反反复复的右肩膀疼痛时,经过适当的治疗,症状未能好转,要及时检查肝脏以排除存在的病变。

仅仅是肩膀疼,就判断是肝出问题了也是太过武断。如果同时伴有以下这些情况,那就真得注意了。

警惕,八大原因可诱发肝癌

慢性肝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与肝癌的发病较为密切,被医学界称为肝癌的“催化剂”,其中以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为重中之重,有数据显示肝癌患者中约有30%以上的患者有慢性肝炎病史,且澳抗(HbsAg)阳性者占半数以上,所以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被视为促癌因素之一,此为导致肝癌的病因。

长期食用腌制、煎炸、熏烤的食物,腌制食品中都含有的亚硝胺,煎炸、熏烤食物中含有的3,4-苯并芘,都可诱发癌症,所以大家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减少食用腌肉、烤肉、烤肠、咸鱼、咸菜等腌制、煎炸、熏烤食物。

肝硬化,医学观察发现肝癌患者中约有50%~90%的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所以肝硬化也被视为促癌因素,因此肝硬化患者应做好定期复查工作,以防止肝癌的发生。

食用变质食物,研究发现霉变食物在其霉箘中会产生一种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素,而黄曲霉毒素是现今发现的最强生物致癌物,所以对于发霉的花生、玉米、大米、薯干、萝卜干、奶制品、豆制品等霉变食物,大家应避免食用。

水源污染,饮用水质的严重污染,是肝癌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尤其是污染的沟水,其次为河水,井水最低。故在没有自来水设施的乡村,应提倡饮用井水。

免疫状态,有人认为肝癌患者血浆中含有一种封闭因子,能抑制细胞免疫并保护肝癌细胞不受免疫细胞杀伤。现已证明,甲胎蛋白(AFP)就能抑制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基因突变,近年来,还有人认为,环境中的突变原和病毒作用激发肝细胞分裂反应途径的活化,引起细胞的点突变和基因易位,是加速癌细胞增殖的可能因素。

其他因素,营养过剩(大量营养素)或营养缺乏(如维生素A、B1缺乏)、血色病、寄生虫感染及遗传等,也是诱发肝癌的危险因素。另外,由于熬夜对于身体确实有损伤,造成人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差,所以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平时一定要多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点击↓↓↓查看各种病例分享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zz/10383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