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徐妍君降钙素原在腹腔感染诊治
2021-2-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徐妍君,杨尹默.降钙素原在腹腔感染诊治中应用的现状与进展[J].中华外科杂志,,57(8):-.
降钙素原在腹腔感染诊治中应用的现状与进展徐妍君 杨尹默
{医院外科}
腹腔感染是常见外科疾病,病因及疾病谱涵盖较广。阑尾炎、胆道感染和继发于腹部术后的感染是复杂性腹腔感染的最常见病因[1]。腹腔感染如未及时有效治疗,可迅速进展为脓毒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有效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临床常用的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辅助诊断呼吸道感染、脓毒症等急性感染性疾病和指导抗菌药物的启用、调整和停药等。本文综述PCT在腹腔感染诊治中应用的现状与进展。
一、PCT的生物学特性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由个氨基酸组成,健康成人血清浓度通常低于0.05μg/L[2]。PCT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高于传统标志物。感染、创伤等刺激后2~6h即可检测到循环系统中PCT升高,感染及炎症反应缓解后,PCT水平迅速下降,半衰期仅为20~24h,有利于及时评估治疗效果[2]。腹腔感染治疗中动态监测PCT的变化,往往较单一数值更具参考意义。细菌感染时,PCT在促炎因子的作用下升高;而病毒感染时,机体释放的γ干扰素抑制了PCT对炎症的应答,因此,血清PCT水平检测对诊断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特异度[3]。了解PCT动力学特点,是正确解读检测结果、指导治疗的基础。
二、PCT在腹腔感染诊断中的价值(一)胆道感染
急性胆道感染主要包括急性胆管炎和急性胆囊炎,关于PCT在上述两种常见疾病中应用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急性胆管炎易进展为血行感染,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重症患者往往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及器官功能不全,若未得到及时引流或抗感染治疗,病死率较高。目前已有多项研究结果证实,PCT水平检测对该症的早期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具有指导意义。在诊断为急性胆管炎的患者中,重度患者的PCT水平显著高于中度患者(P0.),而中度患者亦高于轻度患者(P0.)[4]。PCT预测重症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为0.90(95%CI:0.85~0.96),与传统的感染指标白细胞计数(AUC=0.62;95%CI:0.48~0.76)和C反应蛋白(AUC=0.70;95%CI:0.60~0.70)比较,具有一定优势[5]。
针对急性胆囊炎的研究尚有不足,目前仅一项研究评估PCT的诊断效能,认为PCT有助于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和严重性分级。基于现有证据,《急性胆囊炎东京指南版》(TG18)强调急性胆道感染早期诊断重要性的同时,特别指出PCT是急性胆管炎辅助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的重要指标,但尚不足以推荐其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患者[6]。
(二)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激活后,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严重者可致器官功能不全。急性胰腺炎往往合并全身炎性反应,PCT在急性胰腺炎辅助诊断中的应用非常普遍。
PCT水平能够反映胰腺炎的严重程度。Caluianu等[7]研究发现,PCT水平与Ranson评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P0.)。PCT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AUC为0.(95%CI:0.~0.),最佳界值0.9μg/L,对应的灵敏度为92.6%,特异度80.3%[8];另一项研究结果提示[9],当取PCT2μg/L为诊断重症患者的标准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可达%。疾病早期PCT0.5μg/L,需要考虑患者为重症胰腺炎的可能。
感染是急性胰腺炎较常见的并发症,使患者病死率增加。感染性坏死型胰腺炎患者PCT水平高于无菌坏死型和间质水肿型胰腺炎患者(P0.05),而同期血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10]。坏死型胰腺炎患者早期(入院48h内)PCT水平是继发感染的独立预后因素(OR=2.,P=0.)[11]。如诊治过程中PCT水平较前明显升高,需警惕胰腺坏死合并感染的可能,并结合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和病原学检查确诊;患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PCT将随着疾病缓解而下降[12]。
(三)腹部术后感染
20世纪90年代,丹麦学者Kehlet教授首次提出了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的理念。数十年以来,微创理念及腔镜手术在国内日益普及,推动了加速康复外科的快速发展,初始阶段仅强调缩短住院时间,而如今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