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见知识库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总章二

2021-10-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感染通常指病原体侵入、滞留与繁殖所引起的炎症反应,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与寄生虫等。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的感染。外科感染的特点:1.多数为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少数在感染早期为单一细菌所致,以后发展为几种细菌的混合感染。2.大部分病人明显而突出的局部症状和体征。3.感染常限于局部,发展后会导致化脓、坏死,使组织遭到破坏,最终形成瘢痕组织而影响局部功能。三、临床表现1.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是非特异性感染的五大典型症状,但各种症状的程度和范围可随感染的部位、轻重和病程而不同,早期感染范围小或位置较深时,局部症状可不明显;晚期感染范围大或部位浅时,局部症状十分明显。慢性感染可有溃疡、窦道、亦可局部肿胀、肿块或硬结,但疼痛和触痛大多不明显。体表感染形成脓肿后,触之有波动感。深部组织感染者局部症状不明显;某器官感染时,可出现该器官受损的相应症状,如胆道感染或肝脓肿时,病人可出现腹痛和黄疸。四期压疮(形成窦道)2.全身症状全身症状随感染轻重等因素而表现不一。轻者可无全身表现;较重感染者可出现发热、头痛、腰背痛、精神不振、焦虑不安、乏力、纳差、出汗、心悸等一系列全身不适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代谢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甚至并发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3.特异性表现特异性感染的病人可因致病菌不同而出现各自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如破伤风病人可表现为肌肉强直性痉挛;气性坏疽和其他产气菌引起的蜂窝组织炎可出现皮下捻发音等。四、治疗原则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并重。消除感染因素和毒性物质(脓液、坏死组织等),积极控制感染,增强人体抗感染和组织修复能力。消除感染因素(清创)(一)局部处理1.非手术治疗(1)患部制动:避免局部受压,有利于炎症局限和消退。肢体感染者,抬高患肢,必要时加以固定。(2)局部用药:浅表的急性感染在未形成脓肿阶段可选用中、西药外用,以促进局部循环、肿胀消退和感染局限。(3)理疗:短超波、红外线辐射或湿敷法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消退或局限。口腔脓肿切开引流2.手术治疗包括脓肿切开引流和严重感染器官的切除。部分感染尚未形成脓肿,但局部炎症严重、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作局部切开减压,引流渗出物,以减轻局部和全身症状,避免感染扩散。深部脓肿可在B超、X线引导下作穿刺引流。PS:立见护创液的主分之一四硼酸钠,临床多用来冲洗溃疡,脓肿,特别是对黏膜发炎的病症,可发挥使黏膜去垢的作用。(二)全身治疗1.支持治疗保证休息;提供富含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体液平衡和营养状况;明显摄入不足者,可提供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或白细胞减少者,适当输血或补充血液成分。2.抗菌药物治疗严格掌握应用指证,对轻症感染,可不使用抗生素;使用窄谱抗生素有效的,就不用广谱抗生素;单独使用有效的就不要联合用药,以免发生二重感染;对严重感染或脓毒症(菌血症)应早期、足量、联合、经静脉输入抗生素。根据细菌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种类,监测药物毒性。3.其他可服用清热解毒类中药。体温过高时,可用物理降温或给予镇静退热的中、西药;体温过低时应注意保暖。疼痛剧烈者,适当应用止痛剂。总章一详见: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总章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zz/103846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