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与慢加急性肝衰竭刘晨瑞李亚萍
2021-1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刘晨瑞a,李亚萍a,罗森b,冯丹丹a,吴凤萍a,翟嵩a,党双锁a
西安医院a.感染科,b.骨关节外科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影响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年1月—年12月西安医院收治的例非肝移植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后28d和90d存活情况进行分组(28d:生存组例,死亡组76例;90d:生存组例,死亡组例)。收集患者发病诱因、肝功能指标、MELD评分、MELD-Na评分和出现的并发症等资料。计量资料用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hey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根据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采用约登指数确定临界值,HBV-ACLF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HBV-ACLF患者的诱因主要包括HBV自发激活(55.6%)、核苷类似物停药或耐药引起HBV激活(25.2%)等。依28d存活情况分组,基线资料中年龄、PTA、NLR、血钠、MELD评分、MELD-Na评分、TBil水平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6.、-5.、-5.、-5.、-7.、-6.,P值均<0.05);依90d生存情况分组,基线资料中年龄、PTA、NLR、血钠、MELD评分、MELD-Na评分、TBil、胆固醇水平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7、-3.、-4.、-6.、-7.、-6.、-3.,P值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Bil>.20mmol/L、PTA<248%、NLR>5.63、血钠<.8mmol/L、MELD>17.84分、MELD-Na>25.1分是影响患者28d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4.(1.~15.)、8.(3.~26.)、2.(1.~6.)、27.(6.~.)、4.(1.~17)、3(1.~7.),P值均<0.05];TBil>.20mmol/L、PTA<25.5%、血钠<.3mmol/L、MELD>17.84分、MELD-Na>25.1分是影响患者90d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5.(1.~13.)、15.(5.~47.)、10(3.~31)、11.(2.~48)、4.(2.~9.),P值均<0.05]。例患者中例(66.7%)90d内发生感染,其中细菌感染例、病毒感染12例,真菌感染8例。例出现感染的患者其90d病死率显著高于无感染的患者(463%vs32.5%,χ2=6.,P=0.)。例患者中例28d内出现腹水,44例出现胸腔积液,36例发生急性肾损伤,60例发生肝性脑病,12例发生消化道出血,2组间急性肾损伤、Ⅲ~Ⅳ度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4.、29.、7.,P值均<0.05)。结论
HBV-ACLF患者基线TBil、PTA、血钠、MELD评分、MELD-Na评分是影响患者28d和90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BV激活引起的肝脏炎症坏死是ACLF的始动因素,而感染、急性肾损伤、肝性脑病和消化道出血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的并发症。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预后
作者简介:刘晨瑞(—),男,主要从事肝脏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通信作者:党双锁,d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