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线杨颖医师解答儿科问题汇总
2017-4-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医生简介:杨颖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专业博士毕业,英国伦敦大学St.George医院儿童呼吸和哮喘专业的高级访问学者,医院普内科副主任医师。擅于运用中西医两法治疗儿科常见疾病,尤其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哮喘和体质调理。
本期专家在线的活动火热进行中……小编今天精心挑选了十个问题和答案供大家参考。想了解更多信息,尽在同龄圈APP,欢迎各位宝妈提问哦!
1、宝宝动不动就发烧,八个月时宝宝第一次生病,医院检查病毒性感冒,灌了几次肠,好了,过了四五天,又开始发烧,又灌肠好了,又过了几天又发烧,一个多月都是这样,好了,又反复,到底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呢?
杨医师:首先,作为一个儿科大夫,对“灌肠”这种治疗方法还是有保留意见的。我坐门诊时间,经常有家长告诉我,我们社区的大夫特别好,我们小孩生病,从不让我们输液,就给我们灌肠,比如头孢、阿奇霉素、地塞米松、克林霉素、沐舒坦、退热针剂,甚至药片磨碎后等等都可以灌肠。根据权威药典,上述药物使用方法中,没有提到可以作为灌肠使用。超药品使用说明书用药,是不科学的。医院用灌肠手段,主要用于一些特殊治疗,比如肠套叠、超高热、巨结肠造影检查,或者患儿实在无法口服药时,才采用的手段。许多小诊所使用的灌肠药物多是自配药,剂量和毒副作用没有相关实验室数据支持,剂量、过敏情况很难掌握。再者,小儿的肠壁较薄,操作时可能造成出血、穿孔等损伤;灌肠可能改变肠道正常菌群,诱发肠道感染;局部药物可能诱发结肠炎。所以我们不主张给患儿经常使用“灌肠”疗法。
孩子出生6个月后,从母亲体内得到的抗体已经消耗完了,才正真进入“爱生病”的阶段。对孩子的护理要格外注意。孩子生病了,医院就诊,做相关检查,找出致病原和病灶,才能彻底治疗。
2、满月宝宝下面蛋蛋一大一小是什么情况?
杨医师:宝的小“蛋蛋”不一样大,差别很大吗?若大,医院小儿泌尿生殖科就诊,排除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等。若新生儿鞘膜积液在1岁之前有自愈可能。
3、枕秃如何治疗啊,会一直没头发吗?
杨医师:枕秃的原因有二方面。客观原因是:宝宝头部与枕头频繁摩擦,因为宝宝在床上的时间较多,头部和枕头长期接触,易出汗,会有头部瘙痒,他们既不会用手抓痒,也无法告诉家人自己头部不适,只好采用左右来回摩擦头部的方式来减少瘙痒感,长期的摩擦易导致宝宝枕秃。另外枕头不透气、过硬,也容易形成枕秃。生理原因有妈妈怀孕期间和哺乳期缺铁或贫血,就会造成宝宝也缺铁,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夜晚睡眠不踏实,头部与枕头不断摩擦,从而出现枕秃。另外宝宝因缺乏维生素D,神经兴奋性增加,出现易激惹,烦闹、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建议补充维生素D后,症状可以改善。枕秃不必担心,过一段时间头发可以重新长出来。
4、我是混合喂养,宝宝十多天开始就便秘,喝过凉水,吃过妈咪爱,也去看过医生,都不好。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便秘?
杨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便秘的孩子。医学上对便秘的定义是: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间隔较久(2天),或虽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单纯性便秘多因结肠吸收水分增多引起,常见原因有:
(1)饮食不足:婴儿进食太少,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糖分不足,肠蠕动减弱。
(2)食物成分不当;儿童食物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搭配比例不合理,碳水化合物较少,会造成便秘。小儿偏食,多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3)肠道功能失常:生活不规律和不按时排便。学龄期儿童因为憋住大便也可导致便秘。常用泻药或灌肠,缺乏体力活动,或患慢性病,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
(4)体格和生理的异常:如先天结构异常,如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等都能引起便秘。应进行肛门、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另外若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有关。
(5)精神因素:小儿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环境、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
便秘的治疗:
(1)有原发病者,积极治疗原发病。
(2)单纯性便秘,应改善饮食内容,多补充水分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谷物、蔬菜)。
(3)做排便训练,从2-3月开始,餐后给与宝宝如厕时间,形成条件反射。
(4)小婴儿提倡母乳喂养,母亲尽量避免辛辣食物。
(5)口服一些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6)三天大便未解,可与开塞露10ml灌肠。
(7)中医小儿推拿治疗。
5、宝宝月子里把头睡偏了,经过纠正睡姿稍有好转,现在4个多月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纠正过来?怎样给宝宝睡个好头型呢?
杨医师:头部发育最快的时期为生后1年,尤其是前半年。头部的形状或长或短,或因常睡一面而致扁平。如果睡眠时经常调换体位,可以避免此种情况。现在孩子才4个月,调整宝宝的睡觉体位,头部形状应该能改善。
6、宝宝肚脐鼓起来的,用手摁下去有声音。请问这个严重吗,需不需要治疗?
杨医师:这个应该叫“脐疝”。是小儿肠管自脐部凸出至皮下,形成球形软囊,易回压。形成原因是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先天薄弱处,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这就是脐疝发生的条件。如咳嗽、腹泻、过多哭闹等,使腹腔压力增高,促进脐疝发生。脐疝多无症状,个别有局部膨胀不适感。绝大多数脐疝在2岁之内可以自愈。但年龄在3岁以上或脐环直径大于2cm者,应考虑手术切除疝囊,修补腹壁缺损。
7、宝宝总是流口水而且很多,是怎么回事?
杨医师:医学上称之为“流涎症”。在小儿患口、咽粘膜炎症、面神经麻痹、延髓麻痹、脑炎后遗症及呆小症等疾病时,因唾液过多或不能下咽而引起口涎外流。治疗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婴儿在3-7月时出现流涎,是由于饮食中开始补充淀粉性食物,致使口水分泌大量唾液。这个时期流涎,不是病态。待到婴儿长大,吞咽功能健全时,就能迅速吞咽口水,不再流涎。
8、宝宝刚满月,睡觉总是不安稳,爱动,有时候做梦都哭?这是怎么回事呢?
杨医师:小宝宝睡觉哭闹不安在临床经常遇到。新生儿哭闹是表达感觉和要求的一种方式。如饥饿,尿布湿了,过冷或过热,属于生理现象,这种哭闹音调一般不高。但是如被虫咬后,皮肤褶懒,肠绞痛,头疼,耳痛(中耳炎)等,一般哭声高尖,身体摇动。常见的病理性哭闹原因有以下几种:
(1)感冒时鼻腔阻塞
(2)皮肤皱褶处褶烂或臀红,引起小宝宝哭闹
(3)由于喂奶过多或过早添加淀粉食物,或咽入空气过多,引起胃部膨胀,从而哭闹。
(4)因为乳糖不耐受症,腹部不适,哭闹不宁,严重引起肠绞痛。
(5)食物不耐受,尤其对蛋白不耐受,可引起小宝宝啼哭不安。另外,肠套叠、嵌顿疝等也会引起宝宝哭闹不宁。
9、有的医生说维生素AD要喂到一岁,有的医生说不能喂太多维生素A,后面喂维生素D就可以,到底怎么喂好?
杨医师:维生素A缺乏症表现为经典的皮肤角化过度和眼干燥症;边缘型和亚临床型卫生A缺乏五特异表现,主要与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和贫血等有关。是三大微营养素缺乏性疾病之一。其来源一类是动物性食物,如乳类、蛋类和动物内脏等。另一类是植物类食物,如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是脂溶性的。因为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很难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因此新生儿血清和肝脏中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母体,如出生后没有充分补充,极易反生维生素A缺乏症。平时注意膳食的营养平衡,如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和深色蔬菜和水果,一般不会发生维生素A缺乏。小年龄儿童是预防维生素A缺乏的主要对象。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症是引起佝偻病的最主要原因。小婴儿以及学龄期儿童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
所以当你给孩子的膳食合理时,就可以单独补充维生素A和D,不必同时服用。
10、宝宝睡觉老是打呼噜怎么回事?
杨医师:宝宝打呼噜严重,夜间睡眠差,经常被憋醒,被称为睡眠呼吸障碍。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低通气综合征、上气道阻力综合征、慢性肺部疾病及神经肌肉疾病。在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定义是指在连续7h睡眠中发生30次以上的呼吸暂停,每次气流中止10s以上(含10s),或平均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呼吸紊乱指数)超过5次,而引起慢性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中枢型、阻塞型及混合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指喉咙附近的软组织松弛而造成上呼吸道阻塞,呼吸道收窄引致睡眠时呼吸暂停。儿童因为生理结构特殊,多发生为此型。产生的原因是在人睡眠深度睡眠期,肌肉张力明显下降,导致咽喉肌肉松弛塌陷,舌根后坠。同时伴有肥胖、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过敏性鼻炎、鼻甲肥大时,很容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所以建议带孩子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特别感谢:我们的杨颖医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认真回答各位宝妈的问题。您辛苦了!同龄圈每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在线解答问题,各位宝妈敬请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最好治疗白癜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