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复习资料局部外科感染
2017-8-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浓肿的诊断与治疗
按脓肿发生的部位可分为浅在性脓肿和深在性脓肿。
深在性脓肿发生在深层肌肉、肌间、骨膜下、腹膜下及内脏器官中。当深层肌肉、肌间、骨膜下发生脓肿时,它常见于寒性脓肿。
1.深在性脓肿(寒性脓肿)不发生在
A.深层肌肉B.肌间
C.骨漠下D.内脏器官
E.皮下结缔组织
2.深在性脓肿发生的主要部位是
A.皮肤B.表层肌肉
C.筋膜下D.腹膜下
E.皮下结缔组织
(一)症状浅在急性脓肿(热性脓肿):发生于皮肤、皮下结缔组织、筋膜及表层肌肉组织中。
.浅在性脓肿(热性脓肿)不发生在
A.皮肤B.表层肌肉
C.筋膜下D.肌间
E.皮下结缔组织
4.浅在性脓肿发生的主要部位是
A.肌间B.深层肌肉
C.骨膜下D.腹膜下
E.皮下结缔组织
(二)诊断深在性脓肿发生在深层肌肉、肌间、骨膜下、腹膜下及内脏器官中。因其发生部位较深,局部肿胀增温的症状不明显,但常见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炎性水肿,触诊有疼痛反应,常留有指压痕。对深在性脓肿确诊困难者,必要时亦可进行穿刺诊断。在临诊上,必须注意脓肿与血肿、淋巴外渗、疝及某些挫伤的区别诊断(见下表)
5.对深在性脓肿确诊困难者,可做
A.X光B.穿刺
C.B超D.血常规E.触诊
血肿、淋巴外渗、疝及某些挫伤的区别诊断表
项目
脓肿
血肿
淋巴外渗
挫伤
疝
形成速度
较慢
很快
较慢
较快
较快,可还纳
触诊温热情况
发热
正常
凉
发热
正常
波动性
有
有
有
无
无
穿刺液
脓汁
血液
淋巴液
无
粪、尿等
触诊疼痛反应
有
无
无
有
无
与周围组织界限
清晰
清晰
不明显
不明显
清晰
是否有肠蠕动音
无
无
无
无
可能有
6.动物腹部一突出物,经穿刺可见粪便可诊断为
A.脓肿B.血肿C.淋巴外渗D.挫伤E.疝
7.血肿的形成速度
A.较慢B.很快C.较慢D.较快E.较快、可还纳
8.形成速度很快的是
A.脓肿B.血肿C.淋巴外渗D.挫伤E.疝
(9~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脓肿B.血肿C.淋巴外渗D.疝E.挫伤
9.肿胀物形成速度较慢,触诊发热有疼痛反应,有波动性,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无肠蠕动音,穿刺有脓汁的是
10.肿胀物形成速度很快,触诊温热正常无疼痛反应,有波动性,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无肠蠕动音,穿刺有血液的是
11.肿胀物形成速度较慢,触诊发凉无疼痛反应,有波动性,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明显无肠蠕动音,无穿刺液的是
12.肿胀物形成速度较快可还纳,触诊温热正常无疼痛反应,无波动性,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可能有肠蠕动音,穿刺有粪、尿等的是
1、臀部深部脓肿的确诊方法是
A.视诊B.触诊C.叩诊D.听诊E.穿刺
(14-16题共用备选答案)
A.血肿B.脓肿C.肿瘤D.淋巴外渗E.唾液腺囊肿
14、猫、约1月,耳内有少量褐色分泌物,有异味,常见甩耳后肢抓耳动作,近侧有一杏核大的肿胀,暗红色,有波动感,轻度热痛,穿刺液呈暗红色。其肿胀最可能是
15、萨摩犬,食欲减退,腹侧壁有一个椭圆形、拳头大肿胀,触诊肿胀周围稍坚实,有痛感,中部有波动,穿刺液呈黄白色黏稠液体。其肿胀最可能是
16、松狮犬,下颌有一鸡蛋大小的肿胀,触诊柔软,无热无痛,穿刺液黏稠呈淡黄色,其肿胀最可能是
(三)治疗1.消炎、止痛及促进炎症产物消散吸收当局部肿胀正处于急性炎性细胞浸润阶段可局部涂擦樟脑软膏,或用冷疗法。当炎性渗出停止后,可用温热疗法、微波电疗法、超短电波疗法、He-Ne激光照射,以促进炎症产物的消散吸收。局部治疗的同时,配合全身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
触诊疼痛反应
有
无
无
有
无
与周围组织界限
清晰
清晰
不明显
不明显
清晰
是否有肠蠕动音
无
无
无
无
可能有
17.对处于急性炎性细胞浸润初期的脓肿局部,可使用的治疗方法是
A.温热疗法B.冷疗法C.电疗法
D.微波电疗法E.He-Ne激光照射
18.当炎性渗出停止后局部不可用的治疗方法是
A.温热疗法B.冷疗法C.电疗法
D.微波电疗法E.He-Ne激光照
2.当局部已出现波动后要及时进行下述手术疗法
(1)脓汁抽出法适用于关节部脓肿膜形成良好的小脓肿。其方法是利用注射器将脓肿腔内的脓汁抽出,然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脓腔,抽净腔中的液体,最后灌注混有青霉素的溶液。
(2)脓肿切开法脓肿成熟出现波动后立即切开。切口应选择波动最明显且容易排脓的部位。按手术常规对局部进行剪毛消毒后再根据情况作局部或全身麻醉。切开前为了防止脓肿内压力过大脓汁向外喷射,可先用粗针头将脓汁排出一部分。切开时一定要防止外科刀损伤对侧的脓肿膜。切口要有一定的长度并作纵向切口以保证在治疗过程中脓汁能顺利地排出。
19.实施脓肿切开术时,手术部位应
A.纵向切口B.横向切口
C.十字切口D.上部切口
E.中部切口
20.实施脓肿切开术时,错误的做法是
A.脓肿有波动时切开
B.选择波动明显部位
C.术部剪毛消毒麻醉
D.用粗针头排些脓汁
E.切破对侧脓肿膜排
()脓肿摘除法常用以治疗脓肿膜完整的浅在性小脓肿。此时需注意勿刺破脓肿膜,预防新鲜手术创被脓汁污染。
21、脓肿摘除法适用于治疗
A.臀部大脓肿B.肩部大脓肿C.关节蓄脓
D.体表浅在小脓肿E.上颌窦蓄脓
蜂窝织炎的分类、诊断与治疗
蜂窝织炎是疏松结缔组织发生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其特点常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病变不易局限,扩散迅速,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1、蜂窝组织炎属于
A.慢性增生性炎症B.慢性化脓性炎症C.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D.慢性局限性化脓性炎症E.急性局限性非化脓性炎症
2、可引起动物明显全身症状的疾病是
A.血肿B.脂肪瘤C.蜂窝织炎D.局部气肿E.淋巴外渗
(一)分类(1)按蜂窝织炎发生部位的深浅可分为浅在性蜂窝织炎(皮下、黏膜下蜂窝织炎)和深在性蜂窝织炎(筋膜下、肌间、软骨周围、腹膜下蜂窝织炎)。
.属于浅在性蜂窝织炎的是
A.筋膜下蜂窝织炎
B.肌间蜂窝织炎
C.粘膜下蜂窝织炎
D.软骨周围蜂窝织炎
E.腹膜下蜂窝织炎
(2)按蜂窝织炎的病理变化可分浆液性、化脓性、厌氧性和腐败性蜂窝织炎,如化脓性蜂窝织炎伴发皮肤、筋膜和腱的坏死时则称为化脓坏死性蜂窝织炎,在临床上也常见到化脓菌和腐败菌混合感染而引起的化脓腐败性蜂窝织炎。
()按蜂窝织炎发生的部位可分关节周围蜂窝织炎、食管周围蜂窝织炎、淋巴结周围蜂窝织炎、股部蜂窝织炎、直肠周围蜂窝织炎等。
(二)症状与诊断蜂窝织炎时病程发展迅速。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大面积肿胀,局部增温,疼痛剧烈和机能障碍。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病畜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并出现各系统的机能紊乱。
4.不属于蜂窝织炎局部症状主要表现的是
A.体温升高B.大面积肿胀
C.局部增温D.疼痛剧烈
E.机能障碍
5.犬背部大面积肿胀,局部增温,疼痛剧烈和机能障碍,精神差,体温升高的是
A.血肿B.脂肪瘤C.蜂窝组织炎D.局部肿胀E.淋巴外渗
(1)皮下蜂窝织炎常发于四肢(特别是后肢),病初局部出现弥漫性渐进性肿胀。触诊时热痛反应非常明显。初期肿胀呈捏粉状有指压痕,后则变为稍坚实感。局部皮肤紧张,无可动性。
6.皮下蜂窝织炎主要发生于后肢,初期肿胀呈
A.坚实感无指压痕
B.捏粉状无指压痕
C.坚实感有指压痕
D.捏粉状有指压痕
E.紧张感,具有可动性
7.犬,岁,外出时臀部被大型犬咬伤,后局部出现弥漫性渐进性肿胀,触之热痛剧烈,皮肤紧张无可动性,初指压留痕,后稍坚实。体温40℃,不食,精神沉郁,该病最可能是
A.血肿B.脓肿C.蜂窝织炎D.局部气肿E.淋巴外渗
(2)筋膜下蜂窝织炎常发生于前肢的前臂筋膜下、鬐甲部的深筋膜和棘横筋膜下,以及后肢的小腿筋膜下和阔筋膜下的疏松结缔组织中。其临床特征是患部热痛反应剧烈;机能障碍明显。患部组织呈坚实性炎性浸润。
8筋膜下蜂窝织炎的临诊特征不包括
A.患部热痛,反应剧烈B.炎性浸润C.患部组织呈坚实性
D.他动运动疼痛剧烈E.机能障碍明显
()肌间蜂窝织炎常继发于开放性骨折、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炎及腱鞘炎之后。有些是由于皮下或筋膜下蜂窝织炎蔓延的结果。感染可沿肌间和肌群间大动脉及大神经干的径路蔓延。首先是肌外膜、然后是肌间组织,最后是肌纤维。
10、最先发生肌间蜂窝织炎的部位是
A.肌纤维B.肌外膜
C.肌间组织D.肌束膜
E.肌内膜
11、肌间蜂窝织炎,首先感染的组织是
A.肌纤维B.肌外膜C.肌间组织D.肌间动脉E.肌间神经干
颈静脉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时,若漏入到颈部皮下或颈深筋膜下,能引起筋膜下的蜂窝织炎。
12.当颈静脉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时,若漏入到颈部皮下,能引起
A.慢性增生性炎症
B.慢性化脓性炎症
C.蜂窝组织炎
D.慢性局限性化脓性炎症
E.急性局限性非化脓性炎症
当蜂窝织炎治疗不及时或耽误治疗时,则局部病程可转为慢性过程。此时,皮肤及皮下组织肥厚,弹力消失而成为慢性畸形性弥漫性肥厚,称此为象皮病。在马常见于后肢、口唇等处。
1.当蜂窝组织炎治疗不及时或耽误治疗时,皮肤及皮下组织肥厚,弹力消失称此为
A.象皮病B.脓皮病
C.肝炎病D.细菌病
E.病毒病
(三)治疗1.局部疗法
(1)控制炎症发展,促进炎症产物消散吸收蜂窝织炎初期(24~48h)局部涂布用醋调制的复方醋酸铅散,用10%酒精鱼石脂溶液做患部湿敷,患部周围普鲁卡因封闭等。病后~4d当局部炎性渗出已基本平息,为促进炎症产物的消散吸收局部可使用药液温敷,也可使用He-Ne激光照射、超短波及微波电疗法等。
14.蜂窝织炎初期为了抑制炎症发展、促进炎症产物消散吸收,可用做患部湿敷的药物是
A.复方醋酸铅散B.普鲁卡因C.硫酸镁D.10%酒精鱼石脂溶液E.硫酸钠
15.蜂窝组织炎患部用10%酒精鱼石脂做患部湿敷,患部周围封闭使用的是
A.利多卡因B.普鲁卡因C.吗啡D.乙醚E.甲醛
(2)手术切开冷敷后局部肿胀未见减轻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患病动物全身症状恶化,此时,为了防止局部组织坏死,减轻组织内
压,排出炎性渗出物,应立即进行手术切开。切开时,切口要有足够的长度和深度,创口止血后局部可填塞用中性盐类高渗溶液(常用的是10%硫酸镁或硫酸钠的溶液)浸湿的纱布,利用渗透压的不同,以促进炎性渗出液的排出。此外,局部已形成蜂窝织炎性脓肿时,亦应进行及时切开,切开后其创口按化脓创处理。
16.当保守疗法治疗蜂窝织炎效果不明时可采用手术疗法,一般要求切口有足够的长度和深度,创口止血后局部可填塞浸湿的纱布,以促进炎性渗出液的排除。浸湿纱布的溶液常用的是
A.0.9%氯化钠溶液B.5%葡萄糖溶液C.25%葡萄糖溶液D.无菌蒸馏水
E.10%硫酸镁溶液
17.蜂窝组织炎切口开启,除止血外,局部填塞用中性盐类高渗溶液的是
A.5%硫酸镁B.1%硫酸镁
C.10%糖水D.10%硫酸钠
E.0.9%氯化钠溶液
()象皮病的治疗主要着眼点应放在早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炎症产物的消散吸收。为此,局部可使用CO2激光扩焦照射、中波透热、短波透热、超短波电场及微波电疗法等。
18.蜂窝组织炎形成象皮病的治疗措施不包括
A.CO2激光照射B.中波透热
C.短波透热D.超短波透热
E.冷敷
厌氧性和腐败性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厌气性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有产气荚膜杆菌、恶性水肿杆菌、溶组织杆菌、水肿杆菌及腐败弧菌等。临床上常见的厌气性感染有厌气性(气性)坏疽、厌气性(气性)蜂窝织炎、恶性水肿及厌气性败血症;腐败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主要有变形杆菌、产芽孢杆菌、腐败杆菌、大肠杆菌及某些球菌。其特点是局部坏死,溃烂呈黏泥,褐绿色或巧克力色,恶臭。
1.引起厌气性感染的致病菌是
A.葡萄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C.绿脓杆菌D.恶性水肿杆菌E.肺炎球菌
2.能够引起腐败性感染的致病菌是
A.葡萄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C.绿脓杆菌D.肺炎球菌E.变形杆菌
.主要的厌气性感染致病菌不包括
A.产气荚膜杆菌B.溶组织杆菌C.腐败弧菌D.恶性水肿杆菌E.产芽孢杆菌
4.不属于腐败性感染致病菌的是
A.变形杆菌B.水肿杆菌C.产芽孢杆菌D.腐败杆菌E.大肠弧菌
5.厌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不包括
A.变形杆菌B.恶性水肿杆菌C.溶组织杆菌D.水肿杆菌E.产气荚膜杆菌
6.腐败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菡不包括
A.变形杆菌B.腐败杆菌C.大肠杆菌D.产芽孢杆菌E.恶性水肿杆菌
7.临诊特点是局部组织坏死,溃烂呈黏泥样,褐绿色或巧克力色,恶臭的病为
A.脓肿B.血肿D.蜂窝织炎D.厌氧性感染E.腐败性感染
(一)诊断1.厌气性感染的诊断厌气性(气性)坏疽时,初期局部出现疼痛性肿胀,并迅速向外扩散,以后触诊肿胀部则出现气性捻发音。从创口流出少量红褐色或不洁带黄灰色的液体。肌肉呈煮肉样,失去其固有的结构,最后由于坏死溶解而呈黑褐色。病畜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
8.外科厌气感染触诊呈
A.鼓音B.捻发音C.浊音D.清音E.钢管音
9.从外伤的创口流出少量红褐色或不洁带黄灰色的液体,肌肉呈煮肉样,丧失固有的结构,最后变成黑褐色的全身性外科感染是
A.厌气性坏疽B.厌气性蜂窝织炎C.恶性水肿
D.厌气性败血症E.象皮病
厌气性(气性)蜂窝织炎时,局部出现有弹性的大面积肿胀,肿胀急剧向周围扩展。初期热痛热痛反应明显,随着气体的产生,疼痛开始减轻,肿胀的局部逐渐变凉,触诊有捻发音,叩诊呈鼓音。创口可见混有气泡、浑浊、稀薄的脓样液体流出。患病动物出现明显全身
症状。
10.外科厌气感染叩诊星
A.鼓音B.捻发音C.浊音
D.清音E.钢管音
11、马,全身症状加剧,大腿外侧皮下出现弥漫性大面积肿胀,并向周围急剧扩散,触诊疼痛明显有捻发音,可能患的疾病是
A.坏疽B.恶性水肿C.蜂窝织炎
D.厌气性感染E.腐败性感染
恶性水肿时的组织开始有热感,疼痛剧烈,但以后局部变凉,疼痛的感觉也降低甚至消失,无产气荚膜杆菌混合感染的恶性水肿,一般局部触诊时不出现捻发音。病畜全身症状严重,有无气泡稀薄的脓样液体从创口流出。本病常发生在绵羊去势后。
12.当动物发生恶性水肿时,患部出现急剧增进行肿胀,初期的症状是
A.温热,剧烈疼痛B.凉感,无痛C.温热,轻微疼痛
D.凉感,疼痛E.温热,无痛
1.绵羊去势后,容易发生
A.变形杆菌B.恶性水肿杆菌C.溶组织杆菌
D.腐败杆菌E.产气荚膜杆菌
厌气性败血症是一种最严重的全身性外科感染,是由于机体从感染患部大量吸收组织分解有毒产物、致病菌及毒素所引起。患病动物出现严重的全身扰乱,败血病灶存有大量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并出现明显的感染症状。
14.最严重的一种全身性外科感染是
A.厌气性坏疽
B.厌气性蜂窝织炎
C.恶性水肿
D.厌气性败血症
E.象皮病
2.腐败性感染的诊断通常表现局部反应比较剧烈,创伤周围出现水肿和剧痛。创伤表面被覆液状红褐色有时混有气泡恶臭的腐败液。创内坏死组织变为绿灰色或黑褐色。肉芽组织不平整,发绀,容易出血。腐败性感染时,常伴发筋膜和腱膜的坏死以及腱鞘和关节囊的溶解。患病动物出现严重的全身性症状。
15、犬,被车撞后,后腿粉碎性骨折,数日前,精神沉郁,骨折下部组织糜烂,呈褐绿色粘泥样。粘膜和骨膜坏死及关节囊溶解。可能患的疾病是
A.坏疽B.恶性水肿C.蜂窝织炎D.厌气性感染E.腐败性感染
(二)治疗1.应彻底切除患部坏死组织,其切除范围深而广泛,一直切至健康组织。手术创口行开放疗法,禁忌包扎和缝合。
17.厌气性感染和腐败性感染治疗时,手术创口禁忌
A.%过氧化氢溶液清洗B.高锰酸钾清洗C.硫酸镁清洗D.硫酸钠清洗
E.包扎和缝合
18厌气性感染和腐败性感染的手术创口宜实施
A.包扎B.缝合C.开放D.清洗E.局部抗生素
2.使用大量氧化剂(%过氧化氢溶液、0.5%高锰酸钾溶液)、中性盐类高渗溶液(10%~20%的硫酸镁或硫酸钠溶液)及酸性防腐液洗涤创口。
19.治疗腐败性感染冲洗时的首选药物是
A.%过氧化氢B.生理盐水C.新洁尔灭D.碘甘油E.碳酸氢钠
20.治疗厌气性感染冲洗时的首选药物是
A.新洁尔灭B.生理盐水C.%过氧化氢D.碘甘油E.碳酸氢钠
.大量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抗菌增效剂等。
4.根据患病动物全身病况进行对症治疗。
5.腐败性及厌气性感染的预防在于早期合理扩创,彻底切除坏死组织,扩开创囊,通畅引流,保证脓汁和创内的腐败分解产物能顺利地排出创外,并行开放疗法以保证空气能自由地进入创内。
21.不属于厌气性感染和腐败性感染的治疗措施是
A.切除患部坏死组织
B.使用氧化剂洗涤创口
C.大量应用抗生素治疗
D.早期合理扩创,通畅引流
E.迅速包扎和缝合创口
22、治疗动物皮下厌氧菌感染的方法是
A.冷敷B.热敷C.切开后缝合D.红外线照射E.切开引流
元牧教育畜牧兽医培训领军企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