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沙坪坝医养结合让老人舒心家人放心
2023-2-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7月29日上午11点30分,沙医院托老科餐厅又开饭了。83岁的陈厚珍婆婆坐在轮椅上,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吃着午饭。
食堂有3张餐桌,每张餐桌上都坐满了老人,大家有说有笑,开开心心地吃饭。
老人们正在享用午餐。赵杰昌摄
记者看到,老人们的午餐特别丰富,有土豆烧肉、炒苦瓜、南瓜绿豆汤等。医护人员和护工忙着给老人们打饭、添菜、舀汤等,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则将饭菜送到老人们的房间。
医院托老科,这样温馨的画面每天都会上演。
老人感受家一样的温暖
医院托老科成立于年9月,目前入住老人35人,大部分为失能半失能老人,年龄最大的今年95岁。托老科的设立,让老人们驱走了孤独,找到了家的归属和温暖。
医护人员陪老人聊天。赵杰昌摄
托老科设立医院住院部16楼,老人们住的房间门口挂着寿苑、安苑、顺苑、吉苑等标牌。今年85岁的刘剑秋大爷和老伴姜奉芬住着30多平方米的夫妻套房。记者看到,门口挂着寿苑标牌,房间内整齐摆放着冰箱、衣柜、餐桌、沙发等生活用品,墙上是液晶电视,刘剑秋和老伴坐在沙发上,正津津有味地看电视。
刘剑秋老人家住青木关场镇,由于儿女上班很忙,家里无人照顾,年10月,他和老伴住进了托老科。“托老科环境好,设施齐,可以下棋、打牌、做健身操、练书法等,文化娱乐活动很丰富。让我特别满意的是,这里24小时有医生照顾,医疗健康有保障,子女们也很省心!”对于如今的晚年生活,刘剑秋老两口十分满意。
医务人员为老人测血压。赵杰昌摄
刘剑秋是医院(医院)退休职工,医院的发展变迁。刘剑秋表示,医院始建于50年代,当时设施陈旧,只有20多名职工,仅有中医、西医、妇产科等科室,也只能从事基本的诊疗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医院硬件和软件环境不断改善。医院年搬入新址后,更是驶入了发展快车道。医院有多名职工,开设了20多个科室,引进了螺旋CT机、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腔镜等先进诊疗设备,医疗服务和诊疗水平大幅提升,成为市、区医院。
“医院发展变化真是太快了,我医院养老。”前不久,刘剑秋为托老科送来了一面写着“亲人般的呵护,家一样的温暖”的锦旗,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九旬婆婆也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