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之呼吸衰竭考点练习
2017-6-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一、A1
1、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合理应用呼吸兴奋剂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咳嗽反射
B、能使患者神志清醒
C、呼吸兴奋剂可增加通气量
D、尼可刹米是常用的呼吸中枢兴奋剂
E、在气道分泌物较多时也能减低呼吸肌功率,降低氧耗
2、以下哪种疾病不是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
A、重度肺结核
B、肺间质纤维化
C、尘肺
D、胸廓畸形
E、严重感染
3、对I型呼吸衰竭患者若给予高浓度氧疗仍无效,其原因很可能为
A、严重肺通气功能障碍
B、严重肺动一静脉样分流
C、通气/血流比例增大
D、肺弥散功能障碍
E、耗氧量增加
4、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主要是依靠
A、临床表现
B、血气分析
C、电解质测定
D、脉搏,血氧饱和度
E、血常规
5、Ⅱ型呼吸衰竭根据以下何种分类
A、病理生理
B、病因
C、起病缓急
D、按血气分析结果
E、是否代偿
6、对I型呼吸衰竭患者若给予高浓度氧疗仍无效,其原因很可能为
A、严重肺通气功能障碍
B、严重肺动一静脉样分流
C、通气/血流比例增大
D、肺弥散功能障碍
E、耗氧量增加
7、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
B、呼吸频率增快
C、呼吸困难与发绀
D、神经精神症状
E、双肺有大量湿啰音
8、失代偿性呼酸时,血气分析及血清电解质的改变是
A、PaC02升高、pH升高、血钾升高
B、PaC02升高、pH降低、血钾升高
C、PaC02升高、pH降低、血氯升高
D、PaC02升高、pH升高、血氯降低
E、PaC02升高、pH升高、血氯血钾正常
9、肺性脑病与高血压脑病鉴别的主要依据是
A、气短
B、头痛
C、发绀
D、高血压
E、昏迷
10、肺弥散功能障碍最常出现
A、Pa02正常,PaC02上升
B、Pa02下降,PaC02上升
C、Pa02正常,PaC02正常
D、Pa02正常,PaC02下降
E、Pa02下降,PaC02正常或下降
11、Ⅱ型呼吸衰竭最主要的发生机制是
A、通气/血流0.8
B、通气/血流0.8
C、弥散功能障碍
D、肺动一静脉样分流
E、肺泡通气不足
二、A2
1、男,75岁,间断咳嗽,咳痰12年,加重伴气短2天就诊。吸烟40余年,每天约1包。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粗乱。动脉血气示PH7.34,PaCOmmHg,PaOmmHg。该患者氧疗的最佳方式是
A、持续低流量吸氧
B、无重复呼吸面罩吸氧
C、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D、无创通气
E、普通面罩吸氧
2、女性,65岁,有慢性支气管炎和高血压病史10年。近3天黄痰不易咳出,家属发现患者烦躁不安,随之呼吸困难2h急诊。查体:体温38.7℃。血压/90mmHg。嗜睡状,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次/分。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左心衰竭
B、右心衰竭
C、肺性脑病
D、肺梗死
E、脑出血
3、女,79岁,1小时前家属发现其呼吸困难而来诊。查体:T36.8度,R32次/分,BP/90mmHg。嗜睡,球结膜水肿,皮肤潮湿,口唇发绀,双下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和哮鸣音。心率次/分,双下肢水肿。为明确诊断,进一步检查宜首选
A、胸部CT
B、心肌坏死标志物
C、心电图
D、头颅CT
E、动脉血气分析
4、男,72岁。咳嗽、咳痰30年,加重伴气短10天。查体:神志清楚,口唇发绀,桶状胸,双肺闻及少许干湿罗音。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血气分析示:PaOmmHg,PaCOmmHg.该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
A、肺内分流
B、弥散功能障碍
C、机体氧耗量增加
D、氧耗量增加
E、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5、某患慢性咳嗽8年。有肺气肿征,1周来黄痰不易咯出。气促加重,发绀,血气分析pH7.31,PaCOmmHg,PaOmmHg,如何改善该患者的缺氧
A、立即吸入高浓度的氧
B、间歇吸入纯氧
C、立即呼气末正压人工呼吸
D、低浓度持续给氧
E、用双氧水静脉内给氧
6、男性,60岁,有呼吸衰竭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采用氧疗时的给氧浓度,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25%
B、<30%
C、<45%
D、<55%
E、<65%
7、某慢性呼吸衰竭病人pH7.3,PaCO2:60mmHg,PaO2:50mmHg,除改善通气功能外还应选择下列哪种治疗
A、静注5%碳酸氢钠
B、静注乳酸钠
C、静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D、不给碱性药
E、静滴乳酸钠
三、B
1、A.pH7.2,PaCOmmHg,BE-15B.pH7.35,PaCOmmHg,BE+10C.pH7.50,PaCOmmHg,BE+21D.pH7.50,PaCOmmHg,BE-5E.pH7.35,PaCOmmHg,BE+2
1、治疗上应补充氯化钾
ABCDE
2、治疗上用碱性药物
ABCDE
答案部分
一、A1
1、
E
气道分泌物由溶胶相和凝胶相的双相液体构成,在气道内起水合、滑润、防水和绝缘的作用,并有转运及机械性和化学性屏障功能,保护上皮不受微生物及有害物质的侵袭和损伤。气道分泌物增多时,呼吸兴奋剂使呼吸功增加,患者的耗O2量和CO2产生量亦相应增加。
2、
E
慢性呼吸衰竭是指一些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肌肉系统、胸廓骨骼等的疾病,引起呼吸功能逐渐损害,最终不能维持正常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由于机体组织缺氧、体内二氧化碳潴留等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但临床上以支气管-肺部疾病为最主要病因,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尘肺等。其次为胸廓畸形,大面积胸膜肥厚、胸廓改形手术等。因此,本题A、B、C、D四个选项均是引起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但感染可能导致肺间质纤维化、肺阻力增高等,诱发呼吸衰竭加重。
3、
B
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为纠正缺氧,改善通气,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及病因治疗等综合疗法。对完全的肺实变和肺不张引起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肺内动一静脉样分流性缺氧,因氧疗并不能增加分流静脉血的氧合,吸氧较难提高PaO2。故选B。
4、
B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主要是依靠动脉血氧分析,在静息状况、呼吸室内空气、海平面高度的情况下,除外心血管疾病等原因,PaO28kPa(60mmHg)和(或)PaCO2〉6.7kPa(50mmHg)即可诊断。
5、
D
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在海平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5kPa(50mmHg),即为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所以应该查血气。
6、
B
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为纠正缺氧,改善通气,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及病因治疗等综合疗法。对完全的肺实变和肺不张引起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肺内动一静脉样分流性缺氧,因氧疗并不能增加分流静脉血的氧合,吸氧较难提高PaO2。故选B。
7、
C
呼吸衰竭时,除引起慢性呼衰的原发疾病症状、体征外,主要是缺02和C02潴留所致的呼吸困难和多脏器功能紊乱的表现。呼吸困难多是发绀的原因,发绀是缺02的典型表现。故选C。
8、
B
呼酸,则PAC02原发性升高,代偿时PH尚可在正常范围内,失代偿时,PH下降。酸中毒时,细胞内外氢钾交换增加,钾由细胞内到细胞外,故血钾升高。此题选B。
9、
C
肺性脑病关键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严重的缺氧可以引起小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可增高,二氧化碳潴留可以引起脑血流增大,出现头痛,而高血压过度增高可以引起心衰出现气促,因此这道题选C。
10、
E
肺通气功能障碍时,二氧化碳的排出受阻导致PaCO2上升,氧气的交换受阻导致PaO2下降。肺弥散功能影响肺的气体交换,它主要影响肺的氧交换,二氧化碳的弥散能力比氧强21倍,因此影响不大,而且缺氧会引起呼吸频率增快,使得,二氧化碳排出增多,使得它的分压下降,因此选E。
11、
E
II型呼衰主要是缺氧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其主要发生机制为肺泡通气不足,肺泡通气量得减少,肺泡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产生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二、A2
1、
A
COPD早期可表现为Ⅰ型呼衰,晚期表现为Ⅱ型呼衰。患者咳嗽咳痰12年,可诊断为COPD。患者PaOmmHg,PaCOmmHg,应诊断为Ⅰ型呼衰,可以适当提高吸氧浓度,但也不宜超过40%,因为COPD引起的是慢性呼衰,而不是急性呼衰,因此应以持续低流量吸氧为宜,答案为A。
2、
C
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近期出现呼吸困难,烦躁后又嗜睡。符合慢性呼吸衰竭CO2潴留时,出现先兴奋后抑制的现象。故选C。
3、
E
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球结膜水肿是CO2潴留的典型表现。老年患者呼吸困难,嗜睡,球结膜水肿,口唇发绀,应考虑为Ⅱ型呼吸衰竭。为明确诊断,应首选动脉血气分析。
4、
E
一型呼衰:单纯的缺氧,换气功能障碍。发生机制主要是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其次是肺的弥散功能障碍。二型呼衰: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通气功能障碍。发生机制是肺泡通气量下降。由题干分析,符合一型呼衰。故选E。
5、
D
考虑患者为肺气肿急性加重期,对于低氧血症应予以低流量吸氧。
6、
B
此题主要考各种类型的氧疗适用症,伴二氧化碳潴留时要低浓度给氧。
7、
D
呼吸性酸中毒:主要的治疗措施是改善通气,维持有效的通气量。严重者可以给予碱性药;代谢性酸中毒:若pH7.20,可给予碱性药;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低血钾、低血氯、补充碱性药过量,治疗中PaO2下降过快;故考虑针对题中患者不应给予碱性药物。
三、B
1、
1、
C
BE大幅度升高,提示代碱,严重的代碱时,往往合并有低钾,相反,代酸时,也可合并高钾。
2、
A
BE-3时,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应该选用碱性药物治疗,所以选A。BE的意思是剩余碱。正常范围:-3~3mmol/L。检查介绍:剩余碱(BE)是指血液偏酸或偏碱时,在标准条件下,37℃、1个正常大气压下、PCO2为5.32千帕。临床意义:增多:剩余碱大于3时,说明缓冲碱增加,为代谢性碱中毒。减少:剩余碱小于-3时,说明缓冲碱减少,为代谢性酸中毒。
过关题库下载:临床执业医师星题库怎么用?
自癜风控制患者经验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