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护理中预防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措施
2020-12-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吃什么药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42832.html
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一篇“AProgramtoPreventCatheter-AssociatedUrinaryTractInfectioninAcuteCare”,简要翻译如下:
→背景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UTI)是院内一种常见的与器械相关性的感染。然而适当的导管使用,无菌技术和正确的维护、以及社会适应性因素,医院的文化和行为变化,对于预防导管相关的UTI也非常重要。
→方法
由卫生保健研究和质量机构资助的国家综合单位安全计划,旨在减少ICU和非ICU中导管相关的UTI。主要计划的特医院传播正确的信息、数据收集以及关于预防导管相关UTI的关键技术和社会适应因素的指导。共收集了三个阶段的导管使用和导管相关UTI率的数据:基础阶段(3个月),实施阶段(2个月)和可持续阶段(12个月)。
→结果
数据来自32个州,哥伦比亚特区和波多黎各的家医院的个单位(59.7%为非ICU,40.3%为ICU)。未调整的导管相关UTI率从每个导管日的2.82次降至2.19次。在调整后的分析中,导管相关的UTI率从每个导管日2.40降至2.05。在非ICU中,导管使用率从20.1%降至18.8%,和导管相关UTI率从每个导管日2.28降至1.54。导管使用和导管相关的UTI率在ICU中基本没有变化。对于异质性(ICU与非ICU)的测试,对于导管使用(P=0.)和导管相关的UTI率(P=0.)是显着的。
→结论
国家预防计划似乎可以减少非ICU内导管使用和导管相关的UTI率。尿路导管相关感染(UTI)是美国一种常见的器械相关感染,也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卫生保健相关感染之一。只要实施了推荐的感染预防措施,高达69%的导管相关性UTIs被认为是可以避免的。预防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指南建议适当使用、无菌操作、适当维护和及时拔除留置导尿管,以及使用手卫生等既定做法。除预防的这些技术方面外,还着重于行为和文化的变化在提高质量方面所起的作用。
→方法
研究干预
该计划的目标是减少导管相关的UTI,医院的安全(即安全文化)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主要干预措施如下:
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存在和必要性;
避免使用留置导尿管,考虑替代的尿液采集方法,例如间歇性直接导尿;
强调插入导管期间无菌技术的重要性以及插入后的适当维护(表1)。
但是,医院单位都可以根据该单位的具体情况调整这些干预措施。
其他建议的干预措施如下:向单位的护士和医生提供有关导管使用和导管相关UTI率的反馈,并提供培训以解决任何已识别的泌尿管理过程知识缺口(即适当插入和维持留置导尿管,使用替代尿液采集方法,以及预防导尿管使用的传染性和非感染性后果)。
结果和数据收集
主要结果是由CDC的国家医疗保健安全定义的导管相关UTI率,导管相关UTI的数量除以(表2)。
监测患者留置导尿管使用率,并计算导管天数除以患者天数并乘以。计划时间表有三个阶段:基础阶段的3个月,实施阶段的2个月,以及为期一年的可持续性阶段,每个季度的1个月(见图1)
数据分析
所医院特征进行了调整:大小(床位数),农村或城市,医院。此外,样本根据临界访问状态进行了调整(即,医院是否符合报销特定要求,包括住院床位少[≤25]和较短的平均住院时间)。
→结果
医院单位的特点
与分析中包含的单位相比,被排除的单位更可能来自小型,医院。在这里,我们提供了家医院的个护理单元的数据,这些单元参与了前四个队列。这些数医院的10%以上。在参与单位中,59.7%为非ICU,40.3%为ICU。根医院特征如表2所示。
表3.根据单位类型,导管相关UTI率的变量的多变量回归估计。
医院特征调整导管使用的变化,根据表4中的单位类型显示。
敏感性分析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非ICU中导管相关UTI的发生率在年至年期间下降了14%,但ICU的发生率增加了9%。ICU在预防导管相关UTI方面不如非ICU成功的原因尚不清楚。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认为患病的病人需要密切监测尿量,这是留置导尿管的适当标准。ICU中导管相关的UTI率较高也可能与重症患者频繁发热有关,再加上各种体液(包括尿液)的常规培养,以确定可能的感染源。考虑到这些因素和CDC标准导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在ICU中可能更频繁地满足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监测。
目前国内对于尿管留置的时机、尿管的维护、无菌操作的概念均有很强的意识,医院本身的文化和行为变化对UTI的影响还没有具体的研究,是我们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医院徐艳朵译)
精彩内容推荐:
收藏!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措施
留置导尿时不同放尿方法对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国内外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实践专家共识解读
护士自行为牵引患者导尿,护理管理如何应对?
长期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饮食护理
温馨提示
投稿邮箱:hulizix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