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危腹腔手术患者采用阿普加外科手术评分
2018-1-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背景:相关文献指出,急诊高危腹部手术的死亡率高达45%,与择期腹部手术比较,具有更高的几率发生严重并发症。而外科阿普加评分可以很好地评估择期手术的预后,但从未应用在急诊手术中。
方法:以年6月到年5月期间进行急诊腹部手术的名成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项单中心队列研究。这项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30天的死亡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发生的主要并发症(以Clavien-Dindo量表和美国外科医师学院国家外科质量改进方案指南为依据进行判断)。在术后进行SAS评分,采用Cochran–Armitage测试趋势来评估两种指标的发生率,使用曲线下面积来证明评分的区别力。
结果:名(51%)患者出现了轻度并发症或没有发生并发症,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7%,总死亡率为16.3%。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以及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几率随着SAS评分的降低而升高(P0.),C统计的评分为0.63。
结论:笔者认为SAS评分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但对于急诊腹部手术患者的预测作用不明显。因此,SAS评分尚不能作为急诊手术评估预后的独立预测工具。
外科SAS评分是通过术中三个指标的值(即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估计的失血量)来计算出一个简单的分数,通常为0-10,它可以作为一个预测术后并发症以及死亡率的评估指标,见表1。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失血量可以简要描述出手术的复杂性以及患者的应激反应状况。在一些择期的血管手术中,SAS不仅可以显示出发生并发症的最高风险,还可以显示出发生并发症的最低风险。但此指标尚未证明可以应用在急诊手术中。
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SAS是否可以应用在急诊手术中。笔者首先假设与SAS评分较高的患者比,SAS评分较低的患者有更高的几率发生术后并发症,需要进入ICU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治疗,且在术后30天内有更高的死亡率。
方法本研究遵循Equator准则,选取的患者来自Gastro中心和丹麦首都地区Hvidovre医院年6月1日至年5月31日的病例。我们对其中18岁以上病理学显示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进行了一项单中心队列研究,包括之前进行过择期腹部手术再次需要进行急诊手术的患者。
本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是收集术后30天内的死亡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30天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以及进入ICU的几率。并发症的判断依据Clavien-Dindo手术并发症分类(CDC)。并发症主要包括手术并发症(术后腹壁开裂、手术部位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伤口感染、腹内感染/脓肿或吻合口漏)和医疗并发症(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肺、心脏、胃肠道功能障碍,泌尿生殖器以及血栓栓塞)。术后资料以医院的数字医疗记录进行收集。
应用SAS6.1软件分析,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在95%可信度区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为了评估分数的鉴别力,采用C统计对主要并发症以及死亡率进行分析。
结果结果显示在例患者中,例患者出现了轻微并发症或无并发症(51%),术后30天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7%,死亡率为16.3%。图1显示了随着SAS评分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以及进行ICU的几率逐渐增加;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见图2,C-统计量为0.63。
讨论SAS与死亡率是有一定关系的,两者关系最强烈为SAS评分为0-2时,这提示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中失血量与术后患者病情发生恶化的关系不大。必须要明确的是,评估SAS分数的三个指标会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医疗团队的水平、患者自身的条件、术前以及术中的护理以及手术的创伤。一项研究显示,在接受大手术的患者中4.2%的患者有败血症,33.7%的患者ASA评分在3分以上,在这项研究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分别为14%和2%。
在本研究中,11%的患者出血量大于ml,这也就意味着89%的患者SAS评分至少是3到4,如果这些患者SAS评分不高于4,那其他两个指标条件要更差,从而才能成为高风险人群。这也就可以解释于其他研究相比,为什么此研究中SAS为5到8分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总之,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SAS可以作为外科急诊手术中的独立评估指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