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质酸钠对改善腹腔镜下输卵管阻塞术后效
2018-2-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输卵管堵塞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它是导致临床上不孕不育症最常见的因素之一,近年来该疾病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性开放、性传播疾病、宫内操作、宫内感染等,给女性身心带来很大的健康威胁。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在输卵管堵塞中得到应用,该方法能够在直视下完成手术,操作空间大、适应证广,效果可靠。但是,患者手术后盆腔粘连发生率较高,容易引起术后输卵管再度阻塞。因此,患者术后如何维持输卵管的通畅、预防再粘连,提高妊娠率,降低宫外孕发生率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透明质酸钠对改善腹腔镜下输卵管阻塞术后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为了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阻塞术后应用透明质酸钠的临床效果,选取80例输卵管阻塞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方法选取年11月至年11月衢州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80例输卵管阻塞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年龄24.5~40.8岁,平均(30.2±2.9)岁。对照组40例,年龄22.3~40.0岁,平均(28.6±3.0)岁。入选患者婚后同居2年,性生活规律,未避孕而未受孕者。入选患者均经过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确诊为双侧输卵管不通。排除不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者;排除子宫畸形、遗传、内分泌或免疫等因素不孕。患者家属对药物、手术方案、护理方法等知情同意,且自愿签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年龄、输卵管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入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复通术治疗,方法如下:全身麻醉,人工气腹后腹腔镜下全面检查盆腹腔情况,根据盆腔粘连范围及成都进行输卵管盆腔病变分度评分,行盆腔粘连松解术,充分暴露输卵管及卵巢。根据术中所见输卵管粘连和梗阻部位实施输卵管壶腹部及伞部形成术或造口术。术后检查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对照组术后不给予任何治疗,实验组术后采用透明质酸钠治疗方法:患者手术后与输卵管内注射2mL透明质酸钠混合0.4g丁胺卡那霉素混合20mg地塞米松混合10mL利多卡因和15mL含碘对比剂,手术周围喷洒4mL透明质酸钠。两组患者手术前均给予生理盐水冲洗。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年输卵管通畅情况,包括1年后再粘连、1年后再阻塞、术后复通例数;(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妊娠率,包括宫内妊娠和异位妊娠以及总妊娠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搜集的数据,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1年输卵管通畅情况比较
2组治疗1年后再粘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年后再阻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复通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妊娠率比较
实验组17例成功妊娠,妊娠率为4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输卵管堵塞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诱因也相对较多,如:输卵管和盆腔内炎症、既往流产或异位妊娠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导致输卵管内粘连阻塞。数据\[8,9\]显示:输卵管堵塞发生率占不孕不育的20%~32.8%。目前,临床上对于输卵管堵塞治疗方法相对较多,常见的包括:输卵管介入疏通术、宫腔镜、腹腔镜、药物治疗以及物理疗法等,腹腔镜手术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具有比较可靠的疗效,已经成为输卵管性不孕不育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输卵管术后粘连在腹腔镜下输卵管阻塞术后粘连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手术治疗预后。近年来,透明质酸钠在腹腔镜下输卵管阻塞术后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再粘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年后再阻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透明质酸钠和其他治疗方法相比优势较多,透明质酸钠从大的角度来说是由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胺双糖单位有规律重复构成的大分子链状多糖,其分子量为2.0×~7.2×。患者手术后采用透明质酸钠主要原理如下:(1)患者手术后涂布与组织表面,在生物修复过程中形成纤维网状结构,并且能够覆盖炎症浆膜,与正常的浆膜隔离,形成暂时的保护层,起到物理阻隔作用。(2)透明质酸钠能够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减少患者术后出血、渗出,避免纤维蛋白原在组织接触面的沉积。(3)高分子、高浓度的透明质酸钠能够发挥抑制粒性白细胞趋化作用,从而能够抑制炎性介质分泌和扩散,具有抗炎活性作用。(4)透明质酸钠能够与间质细胞、成纤维细胞膜表面的透明质酸钠受体相互作用,调节细胞功能,从而加速内源性修复作用,避免了患者术后粘连发生率,有效的提高患者术后妊娠率。本研究中,实验组17例成功妊娠,妊娠率为4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5%(P0.05)。但是,临床上对于单一采用透明质酸钠效果不理想者,则应该联合其他方法治疗,达到优势互补,提高临床治愈率。
综上所述,输卵管阻塞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阻塞术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术后采用透明质酸钠治疗能提高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透明质酸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生理活性物质,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葡萄糖醛酸反复交替连接而形成的高分子多糖体生物材料。本品系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聚糖类生物材料制成的高浓度凝胶,无菌、无热原、无抗原性及致炎性,具有高度的粘弹性、可塑性、渗透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活性,在预防粘连和修复软组织方面有明显的作用,本品采用针筒式涂布,使用便捷,是普外科手术中一种理想的防粘连剂。被广泛用于多种眼科手术;用于防治外伤性或退变性骨关节炎;还可用于普通外科、妇产科等腹、盆腔手术预防术后肠粘连和盆腔粘连,及肌健、关节和神经手术预防组织粘连。
1.人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宫颈及宫腔粘连,严重的可以引起习惯性流产、继发不孕、宫外孕等。
2.盆腔手术后约60%-90%的妇女形成腹膜粘连,是导致肠梗阻的最主要原因。
3.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盆腔粘连的发生密切相关。
4.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慢性盆腔炎是引起继发性不孕的主要盆腔疾病占93.2%.
5.手术粘连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严重的危害性,引发医疗纠纷。
1.具有广谱抑菌作用,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可以促进上皮细胞生长。
2.人工流产术后宫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可以减少阴道流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宫颈/宫腔粘连发生、促进月经恢复等优点。
3.能有效安全预防术后腹腔粘连,有效降低手术后粘连的并发症。
4.显著减少剖宫产术后粘连和减少盆腔粘连,减少人流术后宫腔粘连和感染,提高受孕率。
5.预防输卵管再粘连,显著提高受孕率。
1.形成无序的纤维网络结构隔离在组织表面,使炎症浆膜与正常浆膜隔离。
2.抑制粒细胞的游走及活性,刺激巨噬细胞吞噬作用,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术后粘连的形成。
3.形成阻隔空间,产生生物屏障,因此可阻碍外源性细胞靠近损伤处,从而抑制粘连。
观察透明质酸钠凝胶对人流术后宫颈/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择在濮阳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手术室行人工流产术者例,随机分为2组,各82例。一组为对照组,即常规人工流产术,另一组为实验组,即人工流产术后宫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1ml。两组术后均常规给予抗生素及益母草制剂服用。术后定期随访,观察两组术后阴道出血量及时间、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宫颈/腔粘连的发生率、有无周期性腹痛,B超检查有无宫腔积血,宫腔镜检查观察有无粘连。
结果:实验组术后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流血时间及首次月经复潮时间较对照组短(P0.);实验组术后宫颈/腔粘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宫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可以减少阴道流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宫颈/宫腔粘连发生、促进月经恢复等优点。
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在临床当中是如何操作的呢?
答: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应用范围比较广,妇产科手术当中可应用于输卵管再通术、宫腔镜手术、人流手术、盆腔手术及剖宫产等手术当中,具体操作应用如下:
1、宫腔镜与人流手术后应用操作:在宫腔镜及人工流产手术中:手术完成后,通过导管将防粘连凝胶注入宫腔底部后,嘱患者平卧10-15分钟,利于防粘连凝胶均匀分布于宫腔内,建议使用量为3-5ml。应用演示如下:2、输卵管再通术后应用操作:在输卵管再通术中,再通完成后,在常规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后,通过导管加注防粘连凝胶于再通后的输卵管内,建议单侧注射2-3ml。应用演示如下:
3、盆腔手术应用操作:
在盆腔手术中:手术完毕关腹前,止血彻底,吸尽积液后,通过注射器或导管将防粘连凝胶均匀涂抹于手术创面粘连分离粗糙面及周围组织,或切口腹壁下及肠管表面,根据手术范围,创面大小选择合适剂量,规格型号有:2ml,3ml,5ml,15ml,17ml,25ml。应用演示如下:
4、剖宫产手术应用操作:在剖宫产手术中:手术完毕关腹前,止血彻底、吸尽积液后,通过注射器或导管将防粘连凝胶均匀涂抹于子宫切口周围宫体及切口腹壁下,建议使用量为5-15ml。操作应用演示如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