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因院内感染致死引发的医疗纠纷案例

2018-5-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患者吕某(男,年12月8日生)因上腹痛4月,加重伴呕吐1月,于年2月25医院(以下或称被告)住院治疗,入院诊断:不完全性肠梗阻。年2月28日在全麻下行粪石排出+肠减压+左侧腹股沟斜疝内环修补术。术后诊断:粪石性肠梗阻、左腹股沟斜疝。年3月7日,患者因剧烈咳嗽切口中部一长约5㎝切口全层裂开,随后切口全层裂开范围增大,急诊在全麻下行清创减张缝合术。3月9日血培养结果为头状葡萄球菌,3月13日痰涂片可见革兰氏阳性球菌,3月14日血培养出革兰氏阳性球菌,3月16日血培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3月18日血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病情发展,患者全身感染重,出现败血症,抢救无效,于年3月20日死亡。患者突然死亡,其家属无法接受,认为被告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的诊治过称中存在重大过错,故将被告诉至法院。

诉讼中,法院根据原告申请,委托某鉴定机构对本案进行鉴定,鉴定机构认为:

据目前现有资料,无法判断被告各种诊疗操作是否规范以及不规范的诊疗操作在患者吕某发生的血行感染中所占的权重,无法完全排除被告院内感染对患者吕某死亡的影响,故推定被告存在一定过错,应对患者吕某的损害后果承担一定的责任,相关责任参与度评定为25%。

法院认为,患者因上腹痛4月,加重伴呕吐1医院,入院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被告根据患者病情予以手术治疗,术后全身感染,出现败血症,经抢救无效死亡。根据听证会有关专家分析意见:患者诊断明确,无手术禁忌。手术切口裂开与病人基础病及全身情况差等因素有关,与医方的医疗行为无直接因果关系。患者吕某年龄大、罹患肠梗阻时间长、病情重。年2月28日的手术术中可见小肠及结肠全程扩张,以上因素易使肠道细菌易位导致全身播散性感染,患者吕某的死亡与其自身疾病有一定因果关系,应负主要责任。但一般来说,医院内存在多种病原体,人体本身亦携带多种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血液处于无菌环境中,人体不会发生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感染,长时间住院、入住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颈内静脉导管留置、采血等)等是引起患者血行感染的危险因素,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引起全身性的感染,此外采血不规范除易引起血行感染外,还易导致血培养假阳性,故推定被告存在一定过错,法院对该鉴定意见予以采信。判决被告赔偿给原告各项损失共计.8元。

赞赏

长按







































白点医院网络咨询
北京最有实力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zz/103804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