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重症先心合并肺部感染的手术治疗
2020-9-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本文摘自《中华外科杂志》年7月第52卷第7期P-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婴幼儿重症肺炎的高危因素之一,先心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病死率较高。
先天性心脏畸形婴幼儿因心内异常分流易导致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心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一旦发生肺部感染,因患儿体质差或合并心功能不全,感染通常不易控制,易反复,且病情重,变化快。
因此,复杂重症先心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就更加困难。我们收治了19例复杂重症先心病合并术前肺部感染患儿,现将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年4月至年7月我院心脏中心共收治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复杂重症先心病患儿19例。男性9例,女性10例;年龄1.5-14.0个月,平均(8±4)个月;体重4-10kg,平均(6.2+2.2)kg。
全组患儿行心电图、胸部X线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9例行心脏CT检查,2例行心导管检查,确定其诊断。
先心病包括右心室双出口6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3例,主动脉弓中断2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1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1例,主动脉弓缩窄4例,肺动脉吊带2例;其中3例合并不同程度的先天性气管狭窄。
19例患儿术前均在外院经过较长时间的抗感染治疗(14-d),人院时有7例患儿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痰培养阳性8例,血培养阳性1例。
入院前后均经抗感染治疗,根据痰培养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监测体温以及血常规变化;积极进行纠正心功能不全等治疗,感染和全身情况无明显好转,故行手术治疗。
二、手术方法
患儿在全身麻醉心肺转流下施行手术。深度低温(20-28℃)心肺转流4例,浅低温(31-32℃)心肺转流13例,常温无心肺转流2例。
手术方式包括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根治术2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3例,Switch手术4例,右心室双出口矫治术3例,肺动脉成形术2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矫治术1例,主动脉弓缩窄根治术4例。术后1例延迟关胸。
三、术后监护与处理综合评价心脏前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和血流动力学等因素对心功能的影响,加强心功能维护。
每天监测血常规,重点观察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变化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每隔3d即对气道分泌物进行培养监测,观察是否存在致病菌以及有无出现新的院内感染,且根据培养结果明确致病菌,选择敏感有效抗生素对症治疗。
定时监测体温,对于体温持续高于38.5℃的患儿,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培养,并对有创管道进行重置以降低败血症的发生率。
呼吸机辅助通气,若气道压力高、持续低氧血症则更改为同步间歇指令式通气+压力控制模式。根据血气分析等调整呼吸机参数。
每天床旁胸部X线片监测肺部情况,间断吸痰,加强体疗,必要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观察气管内有无阻塞,并协助吸痰,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常规床旁心脏超声,监测心功能,及早发现心包或胸腔积液并处理。在肺部感染控制后,尽量早撤除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后,常规给予布地奈德超声雾化吸入,继续加强肺部体疗,必要时气管内吸痰。根据患儿体重及心功能状态,计算患儿每天所需热量,保证全身能量供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拔管前即通过胃管给予流质饮食,拔管后尽早经口进食。并间断给予血浆、清蛋白、丙种球蛋白等加强全身支持治疗。四、结果19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为17-h,平均(±)h;监护室停留时间为6-58d,平均(19±14)d;住院时间为21-d,平均(48±25)d。术后无其他系统并发症。讨论复杂重症先心病患儿因肺血流量增加,同时发育不良,抵抗力低下,易发生肺内反复感染,且感染不易控制;同时肺部感染又是诱发心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使先心病患儿的心功能不全和呼吸功能不全互相制约,成为危及患儿生命的重要原因,并且往往难以纠治。一般认为,先心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是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由于考虑到心肺转流后可能会出现的多器官功能不全,因此均在感染完全控制后方行外科手术矫治,单纯依靠内科治疗其病死率可达27.7%。本组19例患儿,术前均在外院接受较长时间的抗感染治疗,但感染仍无法控制,感染致病菌为院内感染致病菌,耐药性强,患儿体质差,并合并不同程度的气管狭窄,且心脏畸形复杂;以上因素形成的恶性循环使患儿全身情况每况愈下,如果不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则患儿无生存可能。本组患儿中,7例因呼吸功能不全或心功能不全而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在经过积极术前准备后,进行了外科手术矫治,术后虽然恢复缓慢,在ICU停留时间较长,但最终均治愈出院。
因此,对于这类患儿,如果仍然继续抗感染治疗,等到感染得到一定控制再进行手术矫治,则患儿没有任何手术机会,也没有存活机会。很多先心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儿,如果不设法手术改善其心功能,感染也很难获得真正的控制。
因此,在可能情况下,治疗肺内感染,应同时纠正心功能不全。肺血流增加导致分泌物增加,易阻塞气道发生感染,而肺内感染又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减少气体交换,加重心功能不全。
因此,抗感染以及纠正心力衰竭必须同时进行,如果心力衰竭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则感染不好控制。可运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手段维护心功能,并根据痰培养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辅助雾化体疗等促进患儿恢复。
如术前感染不能控制,需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在心内畸形没有纠正的情况下,很难拔除气管插管,而较长时间使用机械通气会导致其他的并发症以及更高的病死率,此时需尽早准备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彻底矫正心脏畸形,加强重要脏器的保护为患儿术后的快速恢复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在心肺转流过程中,主动脉阻断、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炎性因子的激活,均可引发肺血管阻力增高,肺泡毛细血管渗出,并发肺不张、低氧血症、气道高反应以及呼吸机依赖。
因此,使用膜肺、严格控制晶体胶体比例、采用不同的超滤技术、减少预充量等,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患儿术后的全身炎症反应,利于术后恢复。心肺转流过程对患儿体内各种毒素的排出也是有利的。这类患儿术后在ICU采取综合的管理措施可提高存活率。(1)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勤翻身拍背,及时气管内吸痰,必要时使用纤维支气管镜,促进痰液排出。
各种侵入性诊疗应严格无菌操作,将重症感染患儿安排至单独隔间,尽可能地避免交叉感染,防止条件致病菌在ICU内传播。
在心肺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并避免再次插管。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一定量激素,预防出现喉头水肿及二次插管。
每天监测胸腔及肺部情况,并作痰细菌培养,选择有效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
(2)要维护好心功能,相应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3)间断给予血浆、清蛋白、丙种球蛋白等加强全身支持治疗,加强全身的营养状况,尽早开始肠内营养,营养状况良好,对感染恢复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心脏畸形复杂的先心病患儿合并严重肺部感染,在感染不能控制的情况下,仍可进行手术矫治,并能收到很好的疗效,因此,感染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
但是对这类患儿,必须做到畸形的彻底手术矫治,维护好心功能,精心做好围手术期管理,以保证手术疗效。
文章作者:包敏潘广玉刘晨李小梅
分享点击右上角“…”
戳题目下方“丁香园胸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