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爱不能吃只是因为含有屎肠球菌
2021-7-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点击“无涯之角”来订阅我吧我们先搞清几个概念性的问题:1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alpreparation)又称微生态调节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或其促进物质制备成的制剂,具有维持或调整微生态平衡,防治疾病和增进宿主健康的作用。目前国际上已将其分成3个类型: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原)(Prebiotics)、合生素(原)(Synbiotics)。2益生菌Probiotics,又称益生素,是指投入后通过改善宿主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宿主(人和动物)健康水平和健康佳态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也就是用人或动物正常生理菌群(normalmicrobiota)的成员,经过选种和人工繁殖,通过各种途径和剂型制成活菌制剂,然后再以投入方式使其回到原来环境,发挥自然的生理作用。目前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蜡样芽肠杆菌、地衣芽胞杆菌、丁酸梭菌和酵母菌等。3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正常菌群与人体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目前已知正常菌群对人体的生理学作用有:
①生物拮抗:正常菌群在人体内的正常寄居可以妨碍或抵御致病微生物的侵入与繁殖,对人体起着保护作用;
②营养作用:正常菌群在人体内可以对摄入的营养物质进行初步代谢、物质转化和合成代谢,形成一些有利于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甚至合成一些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物质如维生素K、叶酸、维生素B族等以供人体使用;
③免疫作用:正常菌群作为抗原可促进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刺激免疫系统的成熟与免疫应答,产生免疫物质而发挥抑菌或杀菌的作用;
④抗衰老作用:如人体肠道能够维持一个有利于机体健康的生态内环境,对人体的健康和长寿是有益的。4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pathogen,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只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可引起致病的菌群。换言之,当正常菌群与人体间的生态平衡失调时,一些正常菌群会成为机会致病菌而引起人体发病,所以,机会致病菌也称为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pathogen)。条件致病菌,就是致病是需要条件的,那这些条件是什么呢?NO.1正常菌群的寄居部位改变例如大肠埃希菌在肠道通常是不致病的,但如果从肠道进入泌尿道或手术时通过切口进入腹腔、血流(这可和吃什么菌没什么关系),亦可引起尿道炎、肾盂肾炎、腹膜炎,甚至败血症等。NO.2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或放射治疗以及AIDS晚期患者等,可造成免疫功能降低,从而使一些正常菌群在原寄居部位能穿透黏膜等屏障,引起局部组织或全身性感染,严重者可因败血症而死亡。
这个情况而言,吃不吃这类药都会发生之类的感染,若说究竟能不能吃呢?话说在胃肠道粘膜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如果说不能使用,那就是任何微生态制剂都不建议使用,而不止止是肠球菌类的益生菌制剂。NO.3菌群失调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导致人体某部位寄居细菌的种群发生改变或各种群的数量比例发生大幅度变化从而导致疾病称为菌群失调。菌群失调可表现为引起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
这是因为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后,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灭,而原处数量劣势的菌群或外来耐药菌趁机大量繁殖而导致感染的发生。引起二重感染的常见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临床表现有假膜性结肠炎、鹅口疮、肺炎、泌尿道感染或败血症等。
NO.4医院感染简称“院感”,是指医院环境内发生的感染,医院感染(亦称为自身感染,医院内由于某种原因,正常菌群发生定位转移、菌群失调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特定机会下而成为机会致病菌而引起的各种内医院感染(交叉感染和环境感染)。
肠球菌的耐药性大都只是限于临床肠球菌,且临床肠球菌菌株的特征常常与肠球菌菌株的一般特征相混淆。益生菌制剂中的菌株都是固定的,无毒力变强倾向,而院感菌株的微生态特征却是:↓↓↓主要为机会致病菌引起院感的病原体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医院环境中的病原体和患者体内的内源性机会致病菌。引起院感的病原体中,细菌约占90%以上,且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这个是某些博文引用的资料的主要来源——院感患者中所培养或分离出来的菌株,即所谓的临床菌株。常具有耐药性从院感患者分离的细菌,大多数具有耐药性,部分还是多重耐药。例如常引起院感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等都容易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所以,从某些博文引用的数据显示肠球菌耐药性很高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这就是院感的细菌的主要特征之一嘛!常发生种类的变迁院感的微生物种类常随着抗生素使用品种的不同而发生变迁。在20世纪50-60年代,世界范围内院感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70-80年代以后,国内外院感微生物均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另外,目前白假丝酵母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亦常引起院感。随着目前抗生素使用情况来看,肠球菌感染率升高也不足为奇,但这却与口服肠球菌类的益生菌制剂毫无关系!回头话肠球菌。。。肠球菌属(E.enterococcus)属肠球菌科,肠球菌属由粪肠球菌(E.faecalis)、屎肠球菌(E.faecium)和坚韧肠球菌等29个种组成,是人类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在外界环境中亦存在。近年的研究证实,其中对人类致病的主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是院感的主要病原菌,但致病是有条件的!至于那些被用来制成微生物制剂的菌株,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个益生菌的研发流程至于益生菌的立法问题——在国内是有法可依的,为规范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审评工作,确保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食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了《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关于致病性肠球菌的毒力不强,肠球菌并不会产生毒素或水解酶,很少引起蜂窝织炎和呼吸道感染。肠球菌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必须在宿主(人体)组织定植并能抵抗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后,才引起组织病理改变,导致感染。我们可以看下Tompkinsetal.发表在Can.J.Microbiol.54:–()的文章——注:文章所提及的枯草杆菌R和屎肠球菌R正是妈咪爱所含有两种由加拿大rosell公司培育的活菌。根据《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中“第三条益生菌菌种必须是人体正常菌群的成员,可利用其活菌、死菌及其代谢产物。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必须安全可靠,即食用安全,无不良反应;生产用菌种的生物学、遗传学、功效学特性明确和稳定。”“第八条申请注册的用于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生产的菌种应满足以下条件:(三)菌种及其代谢产物必须无毒无害,不得在生产用培养基内加入有毒有害物质和致敏性物质。”益生菌制剂中的菌群都应该是固定的,无毒力变强倾向。关于耐药性肠球菌的耐药性及院感已引起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