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大医学科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对接

2025/7/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4月13日,北大医学科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成功落下帷幕。本次对接会由北大医学科创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产业管理办公室/技术转移办公室主办,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协办,北京医创联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共计筛选8个优质医学项目,邀请医学领域专家学者、投资机构及社会各界同仁参与,围绕项目技术创新、行业市场和痛点等方面展开探讨,切实推动医学成果向前发展。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大医学科创中心运行理事会理事长肖渊,北大医学科创中心运行理事会副理事长、北京医创联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泽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副行长景龙出席对接会并致辞。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还有中信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晓,北京大学医学部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潘义生,北大医学科创中心运行理事会副秘书长/创新服务部主任、北京医创联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剑,中信银行北京分行教科文卫事业部总经理兀柳燕,中信银行北京分行花园路支行行长李萌。对接会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产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技术转移办公室主任、北大医学科创中心运行理事会秘书长沈娟主持。

肖渊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大医学科创中心运行理事会理事长

肖渊表示,教书育人是百年北医之根本,到今天北医培育出了共计四十九位院士、一大批资深专家学者,培养了屠呦呦、钟南山、王忠诚等十四万医学人才,在北医诞生了大陆首例试管婴儿,研发了我国第一台国产碎石机,第一例血源性乙肝疫苗,完成了亚洲第一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实施了世界首例3D打印枢椎椎体置换手术等,一代代北医人用一系列的“第一”和“首创”践行着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北医坚持以“创新发展和医学赋能国民健康”为己任,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成果转化体系和队伍,制定转化机制,成立校企联合研发平台,让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能够迅速转化。接下来,希望有更多的力量注入到北医创新转化工作中,实现医学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推动北大医学成果的成长和产出,在科技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建设中贡献智慧与力量。

邱泽珺北大医学科创中心运行理事会副理事长、北京医创联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邱泽珺表示,北大医学科创中心依托北医系统强大的资源和市场化专业运营团队,聚焦北大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工作,深度挖掘北大医学优质项目,从成果可行性论证、专利评估、项目落地、商业谈判等多个关键环节,通过医学主题论坛、展览、培训、创新转化大赛、闭门对接会等各类活动,以实际行动打通从科研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科创中心将继续和社会各界共同为项目保驾护航,不断释放科技创新驱动力量,实现项目与投资的精准对接,真正将医学科技成果落实到实际应用中。

景龙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副行长

景龙表示,中信银行作为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始终心系实业报国的家国情怀,近十年来已服务数万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未来,中信银行将携手北大、携手北大医学部,协同集团金融全牌照、产业全覆盖的丰富资源,立足科创中心及中心孵化项目,根据项目发展特点和金融服务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强化对科创小微企业的精准滴灌和梯度布局,不断提升科创服务能级,并通过中信联合舰队为项目提供不止于银行,不止于金融的优质综合服务。

与会嘉宾为路演项目现场颁发北大医学科创中心优质项目奖杯

本次对接会采用“项目路演+点评”的方式,邀请到了约印医疗基金创始合伙人郑玉芬,易居资本创始合伙人吴绮敏,鲁信创投合伙人杜霖,高瓴资本董事总经理谢厅,远毅资本董事总经理宋依然,祥峰投资医疗合伙人刘天然,丹麓资本管理合伙人许谦,礼来亚洲基金执行董事高韵,中信医疗基金投资部负责人张严等多位点评嘉宾,聚焦项目先进性、创新性、行业痛点、商业模式、融资需求等方面,结合项目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给出专业意见和建议。

北大医学科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在与会嘉宾的支持下圆满举办。北大医学科创中心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科技创新工作的一扇窗户、一座桥梁、一个平台,未来将定期举办针对性更强、匹配性更高的路演对接会,更好地为北大医学教学、科研、医疗工作服务,为北大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贡献力量,为健康中国事业添砖加瓦。

路演项目情况

项目一:HER2亲和体诊疗一体化分子探针的研发及产业化

医院杨志

本研究立足临床,针对胃癌和乳腺癌HER2表达异质性强、易出现耐药的临床问题,从解决胃癌和乳腺癌等HER2阳性肿瘤患者病灶HER2检测、耐药原因甄别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PET/CT靶向成像探针的构建及临床转化及可行性分析。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检测HER2阳性肿瘤病灶HER2表达的新手段,为HER2生物学提供了可视化研究方法。

项目二:基于定量代谢显微观测的超快速肿瘤药敏检测方案

北京威奥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杨彬

本项目研发的肿瘤超快速药敏检测方案,通过对病源肿瘤组织代谢强度的定量显微观测定标肿瘤耐药性与病源活组织代谢指征的相关性,从而在膀胱癌新辅助化疗和术后化疗等,泌外和其他类型肿瘤的不同治疗节点针对特定病人筛选出最适合的治疗药物组合,以实现有的放矢的客制化精准治疗。本方法可实现低成本高精准的肿瘤药物治疗方案选择,有望改变肿瘤临床用药和药物开发范式。

项目三:下一代口腔种植系统

医院王宇光

本项目研发的口腔种植系统,首次发现了绿光的促矿化效应,系统揭示了绿光成骨的信号通路,通过硬组织矿化微环境调控技术和骨修复微环境抗菌技术,完成传统加工工艺、传统治疗方法与传统诊疗模式3项颠覆,实现种植微环境靶向治疗,显著缩短成骨周期、改善抗菌效果,有望革新国际种植治疗模式,引领骨修复发展方向。

项目四:BAIX知识图谱、基因多组学人工智能加速临床精准医疗

北京白星花科技有限公司王苏宏

本项目聚焦于临床数据、真实世界以及医药科技文献的AI分析SaaS平台,可结合chat-gpt对医药知识图谱深层次精准分析进而产出结果,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以及知识图谱多模态等AI创新技术,结合医学临床数据、影像数据、真实世界大数据,产生医药文献知识图谱,帮助医学大数据的AI填补,加深在临床医学、药物机制基础医学等方面的研究。

项目五:基于高质量专病数据库与生物样本库的术后腹腔感染病原学早期诊断方案

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吴舟桥

本项目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zz/103879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