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挑战突发大量腹水,你怎么考虑

2016-1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今天「买一送一」,文末再送一个精彩病例,让你了解更多腹水病因。

来自日本石川县的Fuchizaki等近期在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趣的病例,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学习吧。

病例介绍

患者为78岁老年男性,因间质性肺炎加重入院并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住院第2天发生脑卒中。后患者因持续吞咽困难,于30天后接受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住院第64天,患者突然出现发热、黄疸和腹部膨隆,随后出现低血压、少尿及呼吸衰竭。

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白细胞/μL;血清白蛋白2.6g/dL;谷草转氨酶U/L,谷丙转氨酶U/L,胆红素1.21mg/dL;C反应蛋白13.5mg/dL。

患者被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急性肾衰竭」,并开始接受持续血液滤过和机械通气。腹部CT显示大量腹水(如图A、B所示),诊断性腹腔穿刺术显示腹水为深绿-棕色液体(如图C),腹水胆红素为14.8mg/dL。

图ACT示大量腹水

图BCT示大量腹水

图C深绿-棕色腹水

那么,根据以上信息,你的诊断是什么?

下面揭晓答案。

诊断:自发性胆囊穿孔

诊治分析

腹部CT并未发现胆道穿孔的具体位置。然而,既然考虑到了胆囊穿孔,行三维CT胆道造影(DIC-CT),并发现造影剂自胆囊底部漏出至肝下间隙(如图D),从而明确了「自发性胆囊穿孔」的诊断。内镜下逆行性胆管造影(ERC)确认了相同的穿孔位置(如图E、F箭头所示)。予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持续引流胆汁。

图DDIC-CT示造影剂自胆囊底部漏出

图EERC示穿孔部位为胆囊底部

图F如箭头所示,ERC下所示穿孔部位与DIC-CT相同

4周后,患者的一般情况稳定,予行胆囊切除术。病理结果显示胆囊底部有一大小约为3mm的穿孔,慢性胆囊炎并胆囊壁严重坏死,未发现胆囊结石。患者随后好转出院。

胆囊穿孔为胆囊炎的并发症,虽少见但可危及生命,近期报道的死亡率约为9.5%。Niemeier将胆囊穿孔分为3种类型:I型(急性),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II型(亚急性),表现为局限性腹膜炎及胆囊周围脓肿;III型(慢性),胆囊肠道瘘。目前仍沿用上述分类。该病例中患者的穿孔为I型穿孔,而穿孔最常见的部位为胆囊底部,因该部位血供最差。

自发性胆囊穿孔的诱因包括胆石症、感染、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该例患者的诱因为应用糖皮质激素。诊断手段包括腹部超声、CT、MRI、ERC以及胆道闪烁显像。DIC-CT可提供清晰的胆道影像,然而,仅少数几个国家拥有行胆道造影的造影剂。

诊断的困难导致治疗的延误正是该病死亡率高的原因,通过该病例我们应该学习到,胆囊穿孔应作为大量腹水及腹膜炎的鉴别诊断,尤其是病因不明时,而临床上的蛛丝马迹也可以引导我们想到该病的可能,如该例患者腹水呈现深绿色至棕色,且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就提示我们腹水中含有胆汁成分,想到这儿,自然就想到胆道穿孔了。

「15岁女性,短时间内出现大量腹水,肝功能进行性下降」,病因是什么?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编辑:罗妍









































白癜风治疗那里好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yfjbx/10376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