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是胃痛,其实不然
2017-2-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语
女性,76岁,“胃痛”10余年,加重2天。
问题-1病史询问哪些内容?主诉:反复剑突下疼痛10余年,加重2天。现病史:近10余年来反复出现剑突下疼痛,为扎痛,不放散,突然发作,多无规律性,无明显诱因,偶尔于情绪不佳或干家务活时发作,疼痛发作时按压无减轻或加重,饮热水、卧床休息10分钟左右可缓解。发作时不伴恶心、呕吐、腹泻,无发热、寒颤、皮肤黄染;平素无烧心、反酸、嗳气、腹胀等症状,医院诊治。2天前,晨起无明显诱因,又出现剑突下扎痛,不放散,按压与否疼痛无改变,伴恶心未吐,无腹泻,饮热水及卧床休息疼痛不缓解。2天来,无发热、咳嗽、咳痰及气短、深呼吸时剑突下疼痛无加重,不伴心悸、晕厥及出汗。近2天进食较少,乏力,睡眠较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未测过血压,否认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否认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北京,家庭主妇,无毒物接触史,不嗜烟酒。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明。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体健。
问题-2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的内容有哪些?体格检查:T36.1℃、P60次/分、R20次/分、Bp/60mmHg;神志清晰、精神稍差、自动体位、皮肤未见黄染;无口唇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底少许细小湿啰音;HR60次/分,节律规整,S1无增强、减弱,未闻心脏杂音;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及肌紧张,未及包块,麦氏点压痛(-),墨菲氏征(-),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问题-3患者病史与体格检查结果有无矛盾之处?1、因“剑突下疼痛”就诊,但腹部检查无异常体征;
2、急性起病,加重2天(持续不缓解),但无急腹症的体征(急性腹膜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问题-4通过病史及体格检查,不能除外哪些疾病?依据是什么?可做哪些检查?1、呼吸系统:老年人,机体反应性减退,肺部感染性疾病可能无明显发热,或体温升高不自知,虽然无咳嗽、咳痰等症状,但肺部听诊双肺底少许细小湿啰音(有可能将湿啰音与胸膜摩擦音相混淆),不能完全除外。可行X线胸片检查。
2、老年、女性,10余年病史,60多岁发病,虽然是剑突下疼痛,但每次发作10分钟左右可缓解,此次发作部位、疼痛性质无变化,但持续时间长,不符合消化系统慢性疾病(炎症、溃疡)的特点,而腹部检查,没有急腹症的体征,故不能除外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可行心电图和心肌坏死标记物检查。
3、消化系统:剑突下扎痛,伴恶心,2天来持续不缓解,虽然腹部检查无异常体征,但是老年人因为机体反应性减退,应考虑除外急性胰腺炎。可行淀粉酶检查。
问题-5根据病情如何排列辅助检查的顺序?
1、心电图:快速明确诊断,及时处理,对存活很重要。
2、淀粉酶:一旦确诊,需禁食水,及时处理,可防止病情恶化。
3、X线胸片。
问题-6该患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1、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2、依据:
(1)老年、女性、10余年病史;
(2)反复剑突下疼痛,诱因不明显,每次持续10分钟左右可缓解,近2天发作持续不缓解;
(3)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问题-7患者为什么会有消化道症状(剑突下疼痛、恶心)?心脏下壁位于膈肌上,缺血时,疼痛部位可反映在剑突下;恶心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有关。
问题-8该患者双肺底闻及细小湿啰音如何解释?
可见于老年人,做数次深呼吸或咳嗽后可消失,系由于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因分泌物而互相黏着陷闭,吸气时被气流冲开重新充气,所发出的声音。
问题-9医院对该患者如何处理?1、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
2、吸氧;
3、药物:氯比格雷mg、阿斯匹林mg嚼服;静脉输液;对症治疗等;
4、联系转诊。
小结1、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休克、腹痛、心悸、呼吸困难等)易误诊;
2、临床接诊患者,不要被本人或家属的叙述所左右;
3、临床工作注意病史询问应全面,体格检查应规范,临床思维应符合逻辑,特别是不能解释的临床表现应注意鉴别。
作者:小喜来源:华医网原创,转载请注明点击“阅读原文”,孕产指导掌上来↓↓↓怎么治愈白癜风专业的白癜风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