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2017-6-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本文原载于《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年第6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行机械通气48h后以及撤机、拔管48h内发生的肺炎[1],是ICU常见且较严重的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亦是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之一。国内外报道的V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存在差异,在诊断、治疗及预防方面存在争议。近年来,欧美国家采取集束化方案预防VAP,使其发生率有所下降[2]。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提出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简称《指南》)[3],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VAP的诊断、预防、治疗做出了科学、系统地分析概括,但仍存在诸多待解释、论证的问题。现在,VAP的研究又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VAP的诊断进展

根据《指南》[3],VAP的诊断主要以临床诊断和微生物学诊断为主,辅以动态监测患者感染性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pulmonaryinfectionscore,CPIS)是临床诊断中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体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情况、氧合指数、胸部X线片示肺部浸润进展以及气管吸出物微生物培养6项内容。微生物学诊断中,获取微生物标本的方法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非侵入性方法以经气管导管内吸引(endotrachealaspiration,ETA)为主;侵入性方法包括经气管镜保护性毛刷(protectedspecimenbrush,PSB)和经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lavage,BAL)[3]。针对这些诊断方法,近几年有不少研究提出质疑与改进,对此作一简述。

1.临床诊断:

虽然CPIS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不乏有研究质疑其诊断效能[4,5]。《指南》中提到的一篇Meta分析指出,CPIS的灵敏度仅为65%,特异度为64%[6]。因此,目前仍然需要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的诊断方法。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扩大VAP的监控范围,提出了呼吸机相关性事件(ventilator-associatedevents,VAE)的概念,包括呼吸机相关性条件(ventilator-associatedcondition,VAC)、感染性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infection-relatedventilator-associated







































北京哪家的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yfjbx/103790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