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2
2021-10-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
欢迎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早期局部外敷金黄散糊剂、理疗(超短波或红外线),同时平置或抬高患肢前臂和手:感染严重时,需切开减压引流;并积极应用有效的抗生素。
三、全身性外科感染通常指脓毒血症和菌血症。脓毒血症是指因致病菌因素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体温、循环、呼吸、神志等有明显的改变。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血培养检出致病菌者,称为菌血症。致病菌数量大、毒力强;人体抵抗力下降;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长期不适当地应用抗生素和激素。
1.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所致的脓毒血症常较严重,多见于肠道、胆道、泌尿道感染和大面积烧伤时。此类细菌的内毒素及其介导的多种炎症介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微循环淤滞,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临床特点为全身寒战或间歇发热、四肢湿冷和“三低”现象(体温不升、低血白细胞计数、低血压),早期即可发生感染性休克,且持续时间长。2.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多见于痈、急性蜂窝织炎等。其外毒素能使周围血管麻痹、扩张,发热多呈稽留热和弛张热;患者面色潮红、四肢温暖;常有皮疹、腹泻、呕吐等。此类感染易经血液播散,可在体内形成转移性脓肿,较迟发生感染性休克。3.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约2/3厌氧菌感染伴需氧菌感染,两类细菌的协同作用,促使组织坏死,形成脓肿,脓液有粪臭味。4.真菌感染:临床表现酷似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寒战、高热、。神志淡漠、嗜睡,甚至休克。由于常同细菌感染混合存在,临床不易区别,容易漏诊。
1.相同(1)骤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高达40~41℃;(2)头痛/晕、食欲不振、恶呕、腹胀/泻、贫血;(3)神志淡漠或烦躁、谵妄、甚至昏迷;(4)心率快、脉速,呼吸困难;(5)肝、脾大,严重者出现黄疽或皮下出血、瘀斑等。;(6)血白细胞计数增多增多,常在(20~30)×/L以上,出现中毒性颗粒。
(7)肝、肾损害;(8)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2.不同(1)菌血症:一般起病急骤,在突然的剧烈寒战后,出现40~41℃的高热,因致病菌在血液中持续存在和不断繁殖,体温每日波动在0.5~1.0℃左右,呈稽留热。眼结膜、黏膜、皮肤常出现瘀血点。血细菌培养常为阳性,不过由于抗生素的应用,有时可为阴性。一般不出现转移性脓肿。(2)脓毒血症:突然的剧烈寒战后发生高热,但因细菌栓子间歇地进入血液循环,故寒战和高热的发生呈阵发性,间歇期体温可正常,因而呈弛张热。病程多数呈亚急性或慢性。若发生转移性脓肿,多发生在腰背及四肢的皮下或深部软组织内,一般无明显的疼痛和压痛,不易被察觉,脓肿转移到其他内脏器官,可出现相应脏器脓肿的症状,如肺脓肿有恶臭痰,肝脓肿有肝大、压痛、膈肌升高等。在寒战、高热时采血送细菌培养常为阳性。
WBC计数显著增高、核左移、中毒颗粒。多数病人有贫血,进行性加重。寒战、高热时血培养,较易发现致病菌。
处理原发感染灶;控制感染;全身支持疗法。
一、破伤风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伤口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以肌肉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梭菌是革兰阳性厌氧性芽孢梭菌,广泛存在于灰尘、粪便、土壤中。主要致病因素是外毒素(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缺氧环境是发病的主要因素。
1.潜伏期:通常7~8天,最短24小时,最长可达数月,潜伏期越短,临床症状越重,预后越差。
2.前驱期:乏力、头晕、咀嚼无力、烦躁不安等;张口不便为主要特征。3.发作期: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尿潴留,呼吸暂停;发作越频繁,病情越重;病程一般为3~4周。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窒息、心衰或肺部感染。4.其他 新生儿破伤风,因其肌肉纤弱而症状不典型。
清除毒素来源: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敞开伤口,并充分引流。
中和游离的毒素: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可中和游离的毒素,但若破伤风毒素已与神经组织结合,则难以起效,故应尽早使用。常规用量是2万~5万U肌注或加入5%葡萄糖溶液~ml,缓慢静滴;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血清反应。用药前应做皮内过敏试验。②深部肌内注射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一次,早期应用有效,剂量为~U。
控制并解除痉挛:是治疗的重要环节。目的是使患者镇静,减少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而控制并解除痉挛。包括保持环境安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各项操作在使用镇静药30分钟内进行。常用药物:10%水合氯醛20~40ml保留灌肠;0.1~0.2g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10~20mg地西泮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一般每日一次。病情严重者,可用冬眠1号合剂经静脉缓慢滴入,但低血容量时忌用。痉挛发作频繁不易控制者,可用2.5%硫喷妥钠0.25~0.5g缓慢静脉注射,但需警惕发生喉头痉挛和呼吸抑制;对于气管切开者,应用比较安全。另外,新生儿破伤风要慎用镇静解痉药物,应酌情使用洛贝林、尼可刹米等。
防治并发症 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支持疗法和应用抗生素。
正确处理伤口:3%过氧化氢冲洗和湿敷。
人工免疫
(1)主动免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抗原,使人体产生抗体以达到免疫的目的。有主动免疫力者,伤后仅需肌内注射类毒素0.5ml,便可迅速强化机体的抗破伤风免疫力。
(2)被动免疫:对伤前未接受主动免疫者,尽早皮下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1~U或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因为破伤风的发病有潜伏期,尽早注射TAT有预防作用,但其作用短暂,有效期为10日左右,因此,对深部创伤、有潜在厌氧菌感染者,可在1周后追加注射1次。TAT易致过敏反应,注射前必须做过敏试验,阳性者按脱敏法注射。目前最佳的被动免疫是肌内注射~U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一次注射后在人体可存留4~5周,免疫效能强于破伤风抗毒素约10倍。(还是贵的好!)
二、气性坏疽 气性坏疽通常指由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以肌组织坏死或肌炎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此类感染发病急,预后差。
气性坏疽革兰阳性厌氧梭状芽胞杆菌,主要是产气荚膜梭菌、水肿杆菌、腐败杆菌和溶组织杆菌等。此类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故容易侵入伤口,但并不一定致病。气性坏疽的发生除取决于梭状芽胞杆菌的存在外,还决定于人体抵抗力和伤口的缺氧环境。
致病因素主要是外毒素和酶。某些酶有较强的分解糖和蛋白质的作用,蛋白质分解可产生硫化氧而具有恶臭。
12~24h引起全身情况迅速恶化。潜伏1~4日。
1.局部表现:发病初期,患者自觉伤肢沉重,包扎过紧感或疼痛,此为前驱症状。以后突然出现下列特征:伤肢“胀裂样”剧痛,难以忍受,一般止痛剂不能奏效;伤口周围皮肤水肿、苍白、发亮,迅速变为紫红色,进而变为紫黑色;伤口处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轻压可有捻发音;伤口内肌肉坏死,呈暗红或土灰色,失去弹性,轻轻挤压,常有气泡从伤口溢出,并有稀薄、恶臭的浆液样血性分泌物流出。2.全身症状:头晕头痛、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皮肤、口唇苍白;大量出汗。脉搏快速、体温逐渐上升;可出现溶血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酸中毒、严重时,可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1.彻底清创:在抗休克和纠正严重并发症的同时,在全麻下行清创术。清创范围应达正常肌组织,切口敞开、不予缝合。肢体病变不能控制时,应施行近端高位截肢,残端不予缝合。术后用3%过氧化氢冲洗、湿敷,经常更换敷料,必要时再次清创。2.应用抗生素:首选大剂量青霉素(万U-万U/d),可控制化脓性感染,并减少伤口处因其他细菌繁殖消耗氧气而形成的缺氧环境。3.高压氧治疗:通过提高组织间的含氧量,造成不适合此类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可提高治愈率,减少伤残率。4.全身支持疗法少量多次输血、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给予高蛋白、高能量的饮食。5.对症处理包括解热、镇痛等,以改善患者状况。
Weepnomore,nosigh,norgroan.Sorrowcallsnotimethatsgone.别哭泣,别叹息,别呻吟;悲仿唤不回流逝的时光。——约翰·弗莱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