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考点整理外科护理学之外科感染病人
2021-10-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设计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cgia.cn/news/roll/1587041.html
1、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留置导尿等并发的感染。
*外科感染的特点:
①多为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②与手术和创伤有关;
③有明显而突出的局部症状和体征;
④局部炎症发展到全身感染。
2、按致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分类:非特异性感染、特异性感染。
(选择)按病变进程分类:急性感染,病程3周;慢性感染,病程2月;亚急性感染,病程介于急性与慢性感染之间。
3、感染的转归(结局):炎症消退、炎症局限、炎症扩散、转为慢性感染。
4、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是化脓性感染的五个典型症状;
(2)器官系统功能障碍:泌尿系统感染—尿频、尿急、尿痛;
(3)全身表现:头痛、发热、乏力、贫血、感染性休克;
(4)特异性表现:破伤风—强直性肌痉挛;气性坏疽—皮下捻发音。
5、(选择、填空)疖: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好发部位:头、面、颈项、背部等。
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
*临床表现:红、肿、痛的小硬结→锥形隆起,排除黄白色小脓栓后痊愈。
*治疗原则:“危险三角区”的疖禁忌挤压、热敷、理疗、切开引流、全身治疗。
6、痈:临近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好发部位:颈部(对口疮);背部(搭背)。
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见于:免疫力差的老年人和糖尿病人。
*临床表现:“火山口”“唇痈”—口唇肿胀、开口困难
*治疗原则:全身治疗—抗生素、休息、营养;局部治疗--切开引流、理疗。
7、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网状淋巴管炎---“丹毒”;管状淋巴管炎---浅层“红线”,深层肢体肿胀。
8、全身性感染:是指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并在体内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而引起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或中毒症状,通常指脓毒血症和菌血症。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菌血症:病原菌由原发部位进入血液,但不在血液中繁殖,只是短暂地出现在血中,有可能经血到体内有关部位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9、破伤风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6-12天,越短预后越差;
(2)前驱期:无特征性表现;
(3)发作期:(典型症状)在肌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阵发性强力痉挛;征象:角弓反张。
(必考)肌群的影响顺序:咀嚼肌、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膈肌。
10、气性坏疽:指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肌坏死或肌炎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