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案例八侵袭型肺曲

2016-7-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微生物案例【八】‖侵袭型肺曲

点击标题下「SIFIC官微」可快速关注

【病案讨论】侵袭型肺曲霉病如何诊断

作者:梅亚宁顾兵

案例经过

患者王某,男,42岁,因发热、咳嗽20余天,呼吸困难6天入院。患者入院前28天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发热,体温波动于37~39.8℃之间,4天后出现咳嗽,干咳无痰,夜间为著。于当地医院分别进行X线胸片和CT检查,诊断为肺炎。先后输注先锋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具体不详)10天,阿奇霉素6天,万古霉素6天,亚胺培南3天,患者体温仍持续于39.5℃以上,咳嗽渐加重,痰多。入院前6天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转入我院。

患者既往体健,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入院体检:神志清,精神尚好,轻微活动时呼吸急促、有鼻翼扇动,吸气时胸骨上凹陷,双肺可闻及较多的中小水泡音及哮鸣音,其余未见异常。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5U)皮试阴性。血常规:白细胞(WBC)30.2×109/L,淋巴细胞(L)5.3,中性粒细胞(N)91.6,红细胞(RBC)3.17×1012/L,血红蛋白(Hb)91g/L,血小板(PLT)643×109/L。X线胸片:双肺纹理增粗,(病程10天时)双肺散在结节影,双下肺斑片影(病程1个月时),可见不均匀分布、点,大小不一囊泡样结构及斑片状模糊阴影,右上、下肺可见一薄壁气腔。胸部CT:双侧肺野可见散在分布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囊性病变,(病程18天时)肺野内可见结节和小斑片影。病变(病程1个月)周围可见沿支气管分布的结节影和树芽征,肺野内可见结节和小斑片影,较前加重,临床医生要求送痰培养检查。

细菌室医生分离到烟曲霉菌,由于是痰标本,亦有污染的可能。故细菌室医生联系管床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经讨论,双方一致认为侵袭性肺曲霉病(IPA)可能性大。细菌室医生建议临床再送痰标本进行培养,同时再做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和真菌β-D1,3葡聚糖抗原(G)试验。3天后两次痰培养均培养到烟曲霉菌,GM检测阳性,G试验阳性,均确证了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根据该菌的常见药敏谱特征,细菌室医生建议临床使用两性霉素B抗感染治疗。该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0.1mg/kg·d-1开始,1周内渐加至1mg/kg·d-1。治疗20天,患者咳嗽减轻,体温下降之后,加用伏立康唑静脉点滴10天,口服1周。两性霉素B共使用2个月,患者体温正常,咳嗽明显好转,复查胸片和CT提示肺部病变吸收好转。复查胸片和CT提示肺部病变吸收好转,空洞缩小。改为伊曲康唑口服6个月。患者无咳嗽,体温一直正常,X线胸片提示肺内病变完全消失。

分析与心得

该案例中由于细菌室医生与临床医生的及时沟通与配合,避免了漏诊,明确了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采用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

曲霉菌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侵袭性曲霉菌病已成为主要致死原因之一[1]。曲霉菌属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肺,文献报道[2]曲霉菌病中由烟曲霉引起的占90以上,多数病例均有老龄、基础疾病、移植等真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存在。部分病例临床综合评价判为污染或定植,因此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验、病理等方面因素对曲霉菌属感染作出明确诊断非常必要。

肺曲霉菌感染临床表现除原发病症状外,主要为咳嗽、咯痰、反复咯血,急性病例可出现弛张热,消瘦等。X线对于诊断IPA有提示意义,早期可以发现圆形或类圆形阴影,外周围绕低密度区,即“晕轮征”,后期可由于组织坏死、收缩而形成“空气新月征”。但其他感染,如诺卡菌和毛霉菌感染也可出现类似征象。

病原学检查是确诊肺曲霉菌病的可靠依据。其中,真菌的涂片(痰液涂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涂片)镜检可见到菌丝的片段和圆形孢子,是一简便易行而快速的检查方法,可以反映真菌在组织中的寄生状态,阳性可供临床参考。另外,从无菌部位(血液或脑脊液)培养出曲霉菌,提示肯定的真菌感染。但从脓液、痰、尿、便标本培养出曲霉菌,一次阳性往往不能确定诊断,应结合涂片镜检以及至少2次以上的重复检查。

血清学检查(G试验、GM试验)阳性有一定的诊断意义[3]。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是主要的曲霉菌细胞壁成分,目前GM检测已被用于曲霉菌感染的诊断。

黄茂主任医师点评

因曲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普通痰标本中检出曲霉菌并无诊断价值。但该案例由于检验师与临床医生及时沟通,指导临床进一步获取标本,综合多项检测方法,确定了曲霉菌的诊断。这是一个很好的检验与临床交流成功而避免了漏诊的案例。就本例而言,临床医师需提高对真菌感染相关新的知识了解。如肺部真菌感染需综合宿主因素、临床表现、微生物学及病理学等确定诊断,肺部真菌感染常见的影像学特征,新的检测方法即G试验和GM试验同时阳性时,曲菌感染诊断特异性可达100。

参考文献

[1]刘伟,李若瑜.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在真菌感染防治中的作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

[2]RexJH,PfallerMA,WalshTJ,tifungalsusceptibilitytesting:inMicrobiolRev,2001,14:.

[3]武建国.关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诊断.临床检验杂志,2010,03:.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

1、【病例讨论】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断和误区

【本文图片来自互联,如有侵权请告知,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图文:那颜

审稿:孙庆芬赵静
































">白癜风专业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zljbx/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