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瑞昔布钠对腹腔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肠屏障
2021-3-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吴炜炜徐月红邹月宁金彩香杭太香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41(02):-.
DOI:10./cma.j.issn.-..02.
ORIGINALARTICLES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分析帕瑞昔布钠在腹腔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肠屏障功能中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围手术期脓毒症患者肠屏障功能的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资料与方法
分析年4月至年10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97例腹腔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成治疗组(帕瑞昔布钠,50例)与对照组(生理盐水,47例)。
入选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及自愿配合此次研究者;②年龄18~78岁,且BMI为22~25kg/m2者;③符合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及危重病医学会制定的关于脓毒症的相关诊断标准;④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scoringsystemⅡ,APACHEⅡ)至少为12分;⑤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者。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肺损伤者;②免疫功能或凝血功能异常者;③免疫缺陷者;④肝肾功能受损者;⑤手术治疗前1个月曾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⑥存在精神异常等无法自主配合研究及哺乳期、妊娠期女性患者。
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前后的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IL?6、C反应蛋白(CRP)、TNF?α水平以及治疗后的病死率。
2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共纳入97例脓毒症患者,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ASA分级、APACHEⅡ、BMI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肠屏障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I?FABP、DAO及D?La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FABP、DAO及D?Lac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I?FABP、DAO及D?La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治疗前后炎性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IL?6、CRP及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CRP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IL?6、CRP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 治疗后病死率比较
患者28d内病死率治疗组(12.0%,6/50)明显低于对照组(31.9%,14/47)(χ2=4.,P=0.03)。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FABP、DAO及D?La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FABP、DAO及D?Lac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的I?FABP、DAO及D?La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两种治疗方案均可有效纠正脓毒症患者的肠屏障功能受损现象,其中帕瑞昔布钠对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更加突出。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CRP及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CRP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IL?6、CRP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两种用药方案均可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其中帕瑞昔布钠的降炎效果更令人满意。本研究还发现,患者28d内病死率治疗组(12.0%,6/50)明显低于对照组(31.9%,14/47),提示帕瑞昔布钠的安全性良好。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可登录我刊投稿系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