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变颅内感染颅内肿瘤颅内高压
2019-7-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脑栓塞
一、病因
栓子来源主要来自心脏(左心房左心耳)。活动的发病,常见病因为慢性心房颤动
二、临床表现1.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模糊,有也是短暂意识障碍。(脑出血有意识障碍)
2.颈动脉系统发生于前循环,大脑中动脉最常见,(运动瘫感觉瘫:偏瘫、失语)
3.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的表现
4.不会出现脑膜刺激征
5.脑脊液里没有红细胞
三、治疗原则
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减少梗死范围。
最主要的就是溶栓,心源性脑栓塞3小时内首选
脑出血
一、常见病因
最常见病因为高血压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这里要注意的脑血栓是先有动脉硬化,然后堵了,再出现的高血压。
二、病理
绝大多数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在基底节的壳核及内囊区,最主要受累的血管是大脑中动脉的豆纹动脉
三、临床表现
1.基底节区出血是脑血出最常见的类型,其中最常见部位壳核其次是丘脑。只要提到基底节区出血,就想到两个字“三偏”
2.脑桥出血一说脑桥出毛病了马上想到一个词“交叉瘫”还有一个表现是针尖样瞳孔
交叉瘫+针尖样瞳孔=脑桥出血
3.小脑出血共济失调
4.脑室出血由脑室内脉络从支脉或室管膜下动脉破裂出血,流入脑室所致。表现为四肢弛缓性瘫痪及去大脑强直发作,也会出现针尖样瞳孔
四、辅助检查
CT急性期可见高密度血肿(脑血栓和栓塞是低密度)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加上CT显示高密度影,那就可以确诊啦
六、急性期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1.尽可能就近治疗,不宜长途搬运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高血压处理一般不用降压药特别是强力降压药如:注射利血平,防止脑缺血,可以用速尿和硫酸镁
4.降颅压治疗用甘露醇
七、高血压颅内血肿手术适应证
内科治不了啦,病情不断发展,就要采取手术治疗,但必需生命体征稳定。适应征如下:
1.小脑出血血肿>10ml、直径>3cm
2.壳核出血血肿>50ml,颅内压增高可能形成脑疝者
3.丘脑出血血肿>10ml,病情继续恶化者
4.外侧型及小脑型出血血肿,病情加重。
总结一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安静起病,症状在30分钟内缓解峭超过24小时
脑血栓安静起病症状进展相对缓慢,CT低密度影
脑栓塞活动起病,症状急,无意识障碍,CT低密度影
脑出血活动起病,症状急,有意识障碍,CT高密度影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和脑(脊髓)血管畸形,动脉瘤好发于脑底Willis动脉环。
二、临床表现
1.出血症状
(1)发病前有诱因,如: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
(2)发病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
(3)脑膜刺激征:颈部抵抗、克氏征、布氏征、拉赛格征都阳性
2.脑神经损害一侧动眼神经麻痹
3.偏瘫
4.视力视野障碍眼底检查可出现玻璃体膜下出血,只要出现这个,就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1)头部CT显示脑沟、脑池密度增高,题里只要出现脑沟、脑池,说的就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2)脑血管造影(DSA)是确定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重要手段(金标准)四、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急性期绝对卧床,可用止血剂,止痛剂及脱水剂
2.病因治疗开颅动脉瘤夹闭
颅内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先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嗜睡,然后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人格改变和癫痫,约1/3的病人为首发症状为癫痫
辅助检查:
1.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轻度增高。白细胞增多(50~)×/L,其中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中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每2周以上测定一次。2次以上其抗体滴度增高4倍以上者有诊断意义。
2治疗首选阿昔洛韦
颅内肿瘤一、颅内肿瘤的分类
这里记住颅内肿瘤最常见的是神经上皮性肿瘤就可以了
其中神经胶质细胞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0%--50%
二、一般表现
1.颅内压增高症状颅内肿瘤都会出现
2.定位症状
(1)额叶肿瘤:精神症状,人格改变、记忆力减退
(2)颞叶肿瘤:精神运动性癫痫发作
(3)枕叶肿瘤视野改变
三.诊断首选CT
四、治疗手术切掉
颅内压增高症
一、病因
成人的正常颅内压为70~mmH2O(4.5~15mmHg);儿童为50~mmH2O。
原因可分为三类:
1.颅内正常的内容物增加如脑体积增加、脑脊液增加、脑血容量增加
2.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内肿瘤
二、临床表现
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三大主征还可以出现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的变化,血压增高、脉压增大、呼吸不规则、体温增高。
上面说的就是库欣三联征:即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呼吸不规则三、诊断和一般处理
1.诊断
(1)首选CT
(2)X线片可以看到骨缝分离
(3)腰穿
先了解禁忌症:
① 穿刺部位有感染不穿
② 容易出血的不穿
③ 后颅窝有肿瘤可导致脑疝,所以不穿
④ 休克者不穿
⑤ 视盘水肿不穿
除了以上其它的都可以腰穿
四、降低颅内压治疗
1.用甘露醇,一般持续7-10天
2.速尿
3.肾上腺皮质激素
4.降温治疗复温时应先逐步撤除冰袋,待体温恢复1-2天后再停降温药(一定要注意不是同时停啊)
5.脑脊液分流术脑室外引流、脑室-腹腔分流目前最为常用。这里注意引流瓶的高度应该在穿刺部位以上15CM处。
脑疝
就是脑组织从高压的地方往低压的地方挤。
一.病因和分类
(一)病因
1.外伤性颅内血肿
2.脑脓肿3.颅内肿瘤尤其是颅后窝、中线部位及大脑半球的肿瘤
4.颅内寄生虫5.医源性因素
(二)分类
1.小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海马钩回疝)、
2.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
3.大脑镰下疝(拐带回疝)
小脑幕切迹疝
一、解剖学基础这里不会考,不写了
二、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剧然头痛、呕吐。
2.意识障碍呈进行性加重
3.瞳孔改变病变同侧瞳孔改变,先缩小后散大,因为早期是动眼神经受刺激,所以瞳孔反射性的缩小,晚期受动眼神经而麻痹,所以散大。
4.肢体运动障碍出现上神经元瘫痪
枕骨大孔疝
临床表现:
枕骨大孔疝要比小脑幕切迹疝严重得多
1.病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
2.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
3.病人早期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4.瞳孔可忽大忽小(这里注意和小脑幕切迹疝不一样)
脑疝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处理原则快速静脉输注高渗降颅内压药物,以缓解病情,同时手术
处理方法:尽快手术去除病因,如清除颅内血肿或切除脑肿瘤
1.脱水剂降颅内压:甘露醇是首选的抢救措施
2..侧脑室体个引流(最有效的措施)注意引流过快会引起小脑切迹上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