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腹部仅能看到一个造瘘口
2015-6-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腹腔镜技术于1987年应用于临床,以创伤小、痛苦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疤痕小、具有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病人不适感轻等优点风靡世界,深受病人和医生的欢迎,被认为是外科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如果癌肿距肛门不足7cm的下段直肠癌,则应选用经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永久性腹壁人工肛门术传统的开腹手术由于腹部有20cm手术切口,又有造瘘口,稍有护理不慎,造瘘口内的肠液,便会污染手术切口,造成手术切口的感染,因此手术切口不能一期愈合,造成患者住院日延长,经济费用增加,心理负担加重而腹腔镜技术则有效解决了这一瓶颈,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各种负担
术后腹部仅能看到一个造瘘口,腹腔镜技术给直肠癌患者带来福音
“我们主要采用全麻下什么是重症感染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部仅能看到一个5cm切口,没有平时看到的20cm手术切口,切了一个切阑尾的小切口,做了一个全结直肠的大手术,由于手术切口小,术中创伤小,所以术后恢复顺利,患者很快康复出院”市立胃肠外科主任司世同说
目前普遍认为,胃肠道的腔镜手术比阑尾切除,上消化道穿孔修补,胆囊切除、肝囊肿开窗难度大,技术要求要高,时间要长经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熟练开展,是菏泽市立腹腔镜技术走向成熟的一个新标志,表明该院腔镜技术又达到一个新高度,必将对该院乃至全市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991年腹腔镜技术在我国得以应用以来,手术种类已达上百余种,显示了美好的应用前景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囊切阑尾术后腹腔脓肿除的金标准,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亦将是结直肠疾病手术治疗的金标准
应用腹腔镜技术,市立胃肠外科成功救治一直肠癌患者66岁的患者张大娘,因浓血便于今年1月入院,病理诊断为直肠癌,行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后腹部仅能看到一个造瘘口,没有平时看到近20cm手术切口,造口护理方便,病人恢复顺利,康复出院时病人很满意
23岁的患者小吴,因腹泻、脓血便于今年2月份入院,结肠镜及病理诊断为家族性全结直肠息肉病应用腹腔镜技术,市立胃肠外科成功对他实施手术,并很快康复出院,病人对此非常满意
◥菏泽市立胃肠外科主任司世同(左一)做腹腔镜手术
知识链接
菏泽市立胃肠外科:
开创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疾病新时代
菏泽市立胃肠外科在率先独立开展并熟练掌握腹腹腔感染诊疗指南腔镜胆囊切除、阑尾切除、胆囊开窗、脾切除、上消化道穿孔修补等手术的基础上,又成功开展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盆腔内吻合术、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全结直肠切除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等其中,全结直肠切除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再次填补菏泽空白
2012年06月29日
据介绍,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胃癌而居第二位其主要表现为便中带血、腹泻或便秘、大便形状改变,常伴有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或者是便意不尽感等肠道刺激症状便血和直肠刺激症状常为直肠癌的早期特征,但常被误诊为痢疾,内痔,肠炎等,从而延误治疗故凡有上述症状者,特别是成年人,均应考虑有直肠癌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手腹腔镜术后腹胀术切除是直肠癌主要治疗方法
应用腹腔镜技术减少15cm手术切口,成功救治家族性结肠息肉患者
来源:齐鲁晚报
据介绍,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全结肠与直肠均可有多发性腺瘤,息肉数从100左右到数千个不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婴儿期无病变,好发年龄为20~40岁,如不治疗,40岁以后几乎均发生癌变.便血是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主要症状,可有腹泻、贫血、体重减轻和肠梗阻传统的治疗是开腹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造瘘术但存在腹部切口大(伤口长约20cm),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等缺点
(张亚东 李巧霞)
sourceph">
白癜风的症状图片初期有治好白癜风的患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