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又遇肺部感染,该如何是好

2020-9-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pf.39.net/bdfyy/bdfyc/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受累骨骼肌易疲劳。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包括眼外肌、咽喉肌、舌肌、颈肌和肢带肌。当出现呼吸肌无力,不能维持正常换气功能的危急状态时,称为重症肌无力危象。重症肌无力危象病情凶险,死亡率约5%-8%。

由于种种原因,MG患者伴发感染的机会较普通人群大大增加,尤其是肺部感染。反过来,感染又加重MG症状,甚至诱发危象。同时,不止一种抗生素被发现可能会加重肌无力症状。临床上,当遇到MG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时,快速选择正确的抗生素至关重要。不仅要对潜在的病原体有效,又要避免加重或诱发MG危象。

目前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中,推荐的起始治疗方案是氟喹诺酮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加大环内酯类。那么,谁最适合MG患者?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中使用非常广泛,早在年,就有环丙沙星造成MG症状加重的报道,此后,又有很多文章报道了这一副作用。氟喹诺酮类造成MG恶化的机制尚不明确,有理论认为该药通过钙离子的螯合作用减弱了神经肌肉接头传递,抑制了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也有理论认为该药对乙酰胆碱通道有直接毒性作用。从临床看,大部分患者用药后症状加重的时间出现在24-48小时,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其次是无力和疲乏感,停药后症状则得到迅速缓解,数小时开始恢复,几天后基本完全改善。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有少量诱发MG危象的报道。有2例患者曾被报道过红霉素诱发MG危象,停药后恢复。其中一例患者改善后再次低剂量使用红霉素,再次出现肌无力症状。克拉霉素也有类似报道。

泰利霉素是一种新药,属酮内酯类,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衍生物,对于耐药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很好。但生厂商和FDA都警告不建议将其用于MG患者。虽然也有文章认为MG症状的加重可能与呼吸道感染本身有关,但证据太少,少用为妙。

β-内酰胺类相对安全,偶有报道出现肌无力样反应。曾有两例病例报道了与氨苄西林有关的肌无力症状加重。作者进行了动物实验,没有诱发相关症状。碳青霉烯-西司他丁合剂有过1例相关报道。而迄今为止,头孢菌素没有出现过加重MG症状的报道。

提到MG症状与抗生素的关系,臭名昭著又最确凿的当属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既影响突触前膜乙酰胆碱释放,又影响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功能。早在年,就有链霉素引发MG症状加重的报道。此外还包括新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相关的无力不是MG患者独有的,还有危重病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可能。在MG患者中,应高度避免此类药物的使用。

最近,有关于替加环素的报道。在1例既往使用莫西沙星出现过MG危象,又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选用替加环素后,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替加环素是甘氨酰环素的一种,是米诺环素的衍生物,年被FDA批准用于皮肤感染及腹腔感染,年被批准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作为四环素家族的衍生物,虽然四环素可能诱发MG危象,替加环素还没有此类报道。

当MG患者遇上肺部感染,抗生素的选择是个大难题。可首选头孢菌素、青霉素类,次选大环内酯类,慎选氟喹诺酮类。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尤其是24-48小时内的症状变化,来判断药物的安全性。如出现症状恶化,及时更换。当疗效不佳时,可尝试新药。如病原学检查必需,可在密切监护下使用相对禁忌的药物。

重症肌无力很残忍,但不意味着我们就要自暴自弃接受“命运的安排”,其实采取良好的护理及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寿命!如今医疗科技突飞猛进,总会有一天出现战胜此病的方法,请各位患者朋友坚定信心,不要轻易放弃治疗!如果你想了解更多MG疾病知识,以及获取最新的治疗方案,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zd/10382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