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健康问答醉酒危机上

2021-1-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职场健康问答:醉酒危机(上)

Q

是什么原因造成喝酒猝死呢?

刘禹赓

魏兵

在急诊科,由于饮酒造成心脏猝死是很常见的。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在饮酒时,恶心呕吐会把胃酸吐出来,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就出现失衡,造成碱中毒;二是碱中毒时,血清里的钾会更低,同时会促进肾脏排钾;三是恶心呕吐后,会造成血容量减少,促进醛固酮分泌,进而促进肾脏排钾。这几个情况会造成身体里钾含量特别低,如果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心脏骤停。

Q

哪些人群会引发喝酒猝死呢?

刘禹赓

魏兵

喝酒猝死多见于青壮年,饮酒是引发猝死的诱因之一。

Q

脸红可以作为评定酒量的标准吗?

刘禹赓

魏兵

没有科学依据,脸红不红和酒精代谢中的酶有关系。脸红主要是脸部的毛细血管扩开了,因为酒精本身可以造成毛细血管的扩张,它跟酒量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Q

遇到有人猝死,我该怎么办?

刘禹赓

魏兵

可以采用心肺复苏办法。心肺复苏术是一种抢救技术,主要用于猝死病人,并不是医护人员的专利,是公众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医生常识,要多多练习。

当看到有人倒地或者没有声音的时候,迅速跑到他身边,同时要评估现场环境安全,如在酒店或家里,安全性相对高些。成年人单人心肺复苏方法主要步骤:

☆确定患者意识是否清醒:拍肩或在耳边大声喊叫:“你还好吗?”“你能说话吗?”,试其反应。如呼叫无反应,初步判断神志不清或丧失意识。

☆判断呼吸情况:解开上衣,查看胸口有无起伏;手摸颈动脉,口中默念、、、、……,每四个音节代表1秒钟,时间为5~10秒钟。如果胸廓没有起伏,说明没有呼吸了;如果颈动脉没有波动,说明心跳已经停止。

☆拨打或:除告知地址、患者情况,特别提示要带除颤仪或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现场做心外按压:开放气道;找到双乳头的连线和从鼻子往下的正中线的交叉点;上身前倾,肩肘腕保持一条直线,同时与地面垂直,双手交叉重叠,一只手用掌根放在交叉点上;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频率为~次/分钟;进行人工呼吸等。

Q

喝酒为什么会造成食管破裂呢?

刘禹赓

魏兵

喝酒后因为刺激胃会恶心呕吐,剧烈地呕吐之后,会造成食管内压力增加,一旦压力大到肌肉不能够承受的时候,肌肉就撕开了,就会造成食管破裂。食管破裂会造成很多的并发症。如果食管破了,食物和消化液就会进入胸腔,进入腹腔,造成胸腔或腹腔积液,甚至是两者都存有积液。

Q

喝酒呕吐对身体有伤害吗?

刘禹赓

魏兵

食管破裂是饮酒后特别危急生命的疾病,其死亡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的原因是食管破裂明确诊断机会特别少,不易被发现。食管破裂的疼痛主要是胸痛,如果是有烧的感觉,可能是食道黏膜受损。

在酒场上,很多人喝酒会呕吐,但还有人为拼酒时或为业绩,常常会用手去抠嗓子催吐。频繁的呕吐对食道黏膜损伤是很重的,容易诱发危险发生,一定要小心。

Q

哪些药物服用期间不能饮酒呢?

刘禹赓

魏兵

在喝酒的时候,有很多药是不能吃的,因为会可能引发危急生命的双硫仑样反应。在乙醇、乙醛、乙酸的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乙醛脱氢酶。酒精在喝酒后约30分钟在体内开始分解。酒精在人体里的代谢速度为10~15毫升/小时。

不管是啤酒、红酒、还是白酒,它们所含的酒精和头孢类等药物之间是竞争关系,它们争夺的是乙醛脱氢酶。很多种药物会抑制这种酶,当被抑制住后,那么乙醛就不能再往下进行分解,乙醛就会蓄积在身体里。蓄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中毒,心慌、头晕、胸闷,甚至到头疼恶心吐,最后是窒息,呼吸停止,甚至危及生命。

Q

喝酒前后多久能吃药呢?

刘禹赓

魏兵

建议生病期间不要喝酒。牢记以下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主要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其它抗菌药物等。

Q

喝酒前大块吃肉,可以不会醉酒,是真的吗?

刘禹赓

魏兵

所谓的胰腺炎并不是细菌感染,而是化学性炎症。进食时会刺激胰腺分泌,所有的胰液都要分泌到胰管里,然后通过十二指肠乳头,进入到十二指肠和食糜混合在一起才能起作用。但是当胰液过多分泌时,就会向外扩散,一旦被激活,它会产生自消化过程。

胰液的任务就是消化脂肪和蛋白,而腹腔脏器也是脂肪和蛋白组成。胰液消耗食物的同时,如果出现自我消化,那么整个腹腔会形成大量的积脓和积液,会感染,可能最后还会要命,是一个非常非常重的疾病。

重症胰腺炎患者,还会分泌一种抑制因子,再加之酒精作用,可能会导致心跳骤停,就有可能引发非心源性因素的猝死。重症胰腺炎可能导致多脏性功能不全,出现呼吸衰竭、心源性等问题,包括肾衰竭、肠衰竭等。

喝酒前,吃大量油腻的食物,如红烧肉等,可能会诱发急性胰腺炎,要特别注意。

《职场健康课》是财经频道针对职场人士量身定制的一档演播室互动访谈节目,以职场的亚健康状态和职业病为主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zz/103834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