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卵黄性腹膜炎诊断及治疗方案

2019-2-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俗称母鹅蛋子瘟,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通常在母鹅的产蛋期间发病,影响产蛋率,甚至导致死亡,对养鹅业危害极大。本病的特征是输卵管感染发炎,卵黄破裂,卵子变形,变性,最后发展为弥漫性卵黄性腹膜炎。

(1)病原特性本病的病原是一些致命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本菌广泛存在于鹅舍和周围的环境中以及动物体内,饲养管理不当,鹅舍潮湿,通风不良,环境卫生差等不良因素的影响,鹅的抵抗力下降,就能促进本病的发生。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的消毒药可杀灭本菌。

(2) 流行特点   本病广泛流行于各种鹅群中,尤其在产蛋高峰及寒冷季节多见。鹅群中一旦出现病鹅即可陆续发生,发病率可达25%以上,死亡率在15%左右。不死的则产蛋停止,鹅群的产蛋率显著下降,病鹅所产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也明显降低。种母鹅大肠杆菌全身性感染时,部分大肠杆菌经血液到达输卵管,患有生殖器官大肠杆菌病的公鹅与母鹅交配也可将大肠杆菌传播给母鹅,这两种情况均可使母鹅输卵管发炎,引发腹膜炎。当母鹅产蛋停止后,本病的流行也告终止。

(3)临诊症状发病母鹅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不愿走动,常离群独处,产蛋率下降。输卵管炎病鹅的排泄物中常混有蛋清,凝固的蛋白或卵黄小块。后期的腹膜炎使病鹅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精神极度沉郁,最后可因失水,饥饿以及炎症,有毒产物吸收等原因引起衰竭死亡。病程2~6天。少数病鹅能够自行康复,但产蛋力丧失。

(4)病理变化主要病变是卵黄性腹膜炎,刨开腹腔,可见腹腔内充满淡黄色,腥臭的液体或卵黄物质。腹膜,输卵管及肠道均有炎症,表现为腹腔表面覆盖着一种淡黄色,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系膜变形,变性,积留在腹腔中的卵黄凝固成硬块,切面呈现层状,破裂的卵黄则凝结成大小不等的小块或碎片。输卵管黏膜发炎,有出血点和淡黄色纤维渗出物,官腔中也含有腐臭的凝固蛋白或黄白色纤维素凝片。

鹅的病变局限于外生殖器部分,阴茎肿大,表面有芝麻至黄豆大的小结节,里面是黄色脓性渗出物或干酪样坏死物质,发病严重的公鹅阴茎脱垂外露,表面有灰黑色坏死结痂。

(5)诊断要点根据临诊症状和典型的病理变化一般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6)防治措施加强鹅群饲养管理及卫生消毒措施,逐只检查公鹅的生殖器官,发现有病变的公鹅应立即淘汰,以防止传播本病。加强种鹅交配水池的水质管理,防止水源污染。

发病鹅群采用普特威特效药,可中止疾病的发展。

目前本病的预防主要用鹅蛋子瘟灭活菌苗,每只种鹅在产蛋前15天肌内注射菌苗1毫升,一般安全有效。

赞赏

长按







































怎么才能治疗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yfjbx/103816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