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的使者记重症监护室的白衣天使
2016-12-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这里离死亡最近,却也离希望最近。
这里是重症监护室(GICU/EICU),是医院的特殊病房,环境要求高,为了防止外来交叉感染给本已虚弱的患者增加痛苦负担,所有医护人员入室前都要先换上入室衣、手术帽和口罩,再穿上每天清洗消毒的拖鞋。这里总是灯火通明,监护屏幕上“跳跃”着瞬间变化的数字和曲线图,不时响起的报警提示音,这里的医护人员都好像“闯关”游戏里的成员,半分不敢懈怠,时刻捕捉那些稍不留神就错过的病情信息,快速而果断地给出应对方法。
“阿姨,今天感觉怎么样?女儿来看您了吗?”。重症医学科胡亚兰主任带领着医护人员每天查房,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程,这里的医护人员要熟悉每一名患者,护士交接班、医生查房都会一一问候每名无论清醒与否的患者。
护士们观察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并呼叫他们的名字,判断意识恢复情况;查看血压、体温及输液情况;检查置入管道是否通畅、口鼻有无分泌物;为患者翻身拍背,助其自主排痰等等。在别人看来,这些工作既琐碎又普通,但她们却当成是头等大事在做。重症监护室是无陪护病房,家属探视时间有限,所有的护理工作,从治疗到生活,都由护士们悉心去完成。
脑部手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有时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排便次数增加,有时一天会排泄十几次,为了保持患者清洁舒适,护士会更加忙碌。每当护士在为患者翻身发现臀部有排泄物时,护士长总会和护士一起为其清理排泄物、温水清洗臀部、换上干净的床单。90后的小姑娘们在家里像公主一样被父母呵护,但在这里她们面对脏、累却没有皱一下眉头。
“叔叔,您要喝水吗?”护士正在询问6床那位车祸脑损伤患者,护士通过沟通比划得到回复后,把温开水抽入针管中,缓缓地注射到患者口中;这样的事情每2个小时重复一次,每次50毫升的水需要协助喂20分钟以上。
“大妈,咱们该吃饭了,今天是您大女儿送来的面条,闻着可香了。”细心的男护士端来了8床患者家属送来的午饭。患者可以说话、可以进食,就是不能活动,护士半倾着身子站在床头,将面条吹凉,用勺子将面条一小口一小口喂到患者口中,耐心的将一小碗面喂完;碰到只能吃流食的患者,护士就要用专用注射器将糊状食物通过胃管注入到胃内,查看是否符合鼻饲需求。
监护区里的护士总是在忙碌着,一会儿检查患者管道,一会儿为患者做治疗,拍背、吸痰,测量体温,功能锻炼……这些事情很琐碎,但是却很重要。要将服务做到极致,正如代理护士长黄璐所说的:这里都是辛苦和良心活,你干好干坏别人可能看不到,但我们却不能辜负患者和家属对我们的信任与期望,这也是对患者负责、对生命的尊重。
一帧帧画面是GICU天使们艰苦工作的身影,监护室护士姐妹们坚守着责任与信念,努力的付出只为生命不息,她们支撑着患者脆弱的心理,挽救生命、恢复健康是她们和患者及家属共同的心愿。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做着平凡的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温馨的医疗护理服务,为健康里程奉献青春与汗水。
郑州七院重症监护室(GICU/EICU)
北京白癜风可以治好吗北京哪家皮肤病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