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SL2017难治性自发性腹膜炎你
2019-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年2月16日,在亚太肝病学会(APASL)年会「继续教育课程:肝硬化并发症的管理」专场上,来自新德里的ShivK.SARIN教授进行了关于「难治性自发性腹膜炎(DifficulttotreatSBP:DTT-SBP)」的专题报告。SARIN教授主要从难治性自发性腹膜炎的定义、常见临床情况及DTT-SBP管理三个大方向进行了分析。
图1ShivK.SARIN教授在进行报告
目前的研究数据表明,合并SBP的晚期肝硬化患者中,约15%~40%患者可出现DTT-SBP,这是一个逐渐被临床医生认识到的问题。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SBP治疗的失败率将明显增加,且临床预后极差。
DTT-SBP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医院获得的SBP: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SBP;
2.复发性SBP:肝硬化患者在过去1年中有一次或多次SBP发生;
3.抗菌素耐药的SBP: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
4.抗感染治疗无应答的SBP:对三代头孢菌素治疗无应答的SBP,或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抗感染治疗仍发生疑似或者明确的败血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而产ESBL大肠杆菌的出现更是增加了治疗难度。关于耐药菌治疗的问题,讲者介绍了他们进行的两个相关临床试验。
在第一个研究中(LivInt),研究者对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中的例患者进行了诊断性腹腔穿刺术,最终例诊断为SBP,其中有例为DTT-SBP,多数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头孢吡肟治疗(88例),一组给予亚胺培南治疗(87例),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人血白蛋白治疗。
比较两组早期应答率(早期应答定义为48小时治疗有效)和治疗失败率均未见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2周、1个月、3个月的死亡率亦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治疗早期无应答和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往往意味着治疗失败。在多变量分析中,合并肺炎、感染性休克及治疗失败提示临床预后极差。
第二个研究中(HepatologyILBS),纳入了例DTT-SBP患者,均为院内感染SBP或三代头孢菌素治疗无应答的患者。基于这些患者存在单核细胞HLA表达降低和宿主免疫低下的因素,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使用GMCSF进行免疫调节。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美罗培南+GMCSF治疗5天,B组只给予美罗培南治疗5天。
结果表明,给予GMCSF治疗的患者应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75%,B组27.5%),且A组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A组62.5%,B组17.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些数据提示GMCSF可显著提高DTT-SBP患者的治疗应答率。所以,免疫治疗是DTT-SBP患者的一个新的治疗选择,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编辑:张跃奇
投稿及合作:liq
dx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