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腹腔感染 > 疾病诊断 > > 产后恢复

产后恢复

2016-1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产后恢复

-10-18天门市普爱母婴护理中心

产后恢复的定义

产后恢复是指女性在生产完毕之后,常常会因为身体过于虚弱而需要一定的恢复和保养,而这种恢复和保养被称之为产后恢复。产后恢复包含的主要方面有产后会阴部位的私处细胞活力因子护理以及产后的体形恢复、产后的子宫恢复和产后的心理恢复,女性在恢复期间一定要注意营养饮食的均衡。

产后恢复身材的方法

1、产后塑型

适当的锻炼能提高我们的新陈代谢,促进健康,它应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点对一些体重超重的人尤其重要。

2、消除妊娠纹通常妊娠纹在生产后几个月会逐渐变得越来越不明显了。但是,如果非要去除,孕妈妈可以去皮肤科,跟医生商量一下治疗方法。大部分的方法已经被证明效果明显,可以改进外观。3、产后减肥 专家指出,产后六个月是新妈妈瘦身的黄金期。但刚刚分娩不久的新妈妈不能盲目节食瘦身。因为刚生产完,身体还未完全恢复到孕前的程度,加之有些新妈妈还担负着繁重的哺育任务,此时正是需要补充营养的时候。

如果是母乳喂养,通常建议在孩子出生6-8周之后再开始尝试积极瘦身运动,因为产后身体需要时间恢复及保持良好的乳汁供应。

产后检查1、腹部检查莫忽视

腹腔内有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的重要器官,是体格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腹部检查可以进一步了解子宫的复位情况,以及生产后腹腔内其他器官的情况。

对于剖宫产的新妈妈来说,进行腹部检查就更为重要了。剖宫产会对腹腔内的器官带来非正常的挤压,复位较正常生产要困难些。而且,剖宫时的刀口愈合情况也非常重要。

2、体重测量最基础

体重是人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过重或过轻都是非正常的表现。新妈妈在产下宝宝后,体重会发生阶段性的变化,正常情况下,会在几个月内逐渐恢复到孕前水平。但由于传统的“坐月子”的习惯,产后丰富的营养和太少的活动量往往会使新妈妈的体重不减反增。一旦超过限度会带来很多健康隐患。体重测量可以监测新妈妈的营养摄入情况和身体恢复状态,时刻提醒新妈妈,防止不均衡的营养摄入和活动量的不协调危害自己的健康。

3、血压测量不能少

血压的变化会对身体产生多方面的严重影响。血压长时间升高容易导致全身血管痉挛,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缺血和携氧量的降低则可能危害到全身的器官、组织。定期测量血压可以对产后血压增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防止以上危险的发生,把握血压的波动规律,减少由血压变化带来的健康危害。

4、乳房检查关系大

担负着喂养宝宝的重任,乳房的外表也非常“柔弱”,常常抵不住外部哪怕轻微的伤害,乳胀、乳房疼痛、阻塞等常常会来困扰新妈妈,严重的可能感染乳腺炎,威胁乳房健康,还会影响泌乳系统,造成乳汁滞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而乳房分泌的乳汁又直接影响着宝宝的健康,因此,给乳房做体检,不仅是对新妈妈的保护,也是对宝宝能够健康成长的保障。

5、妇科检查很重要

妇科疾病在已婚女性中发病率占据高位,是女性健康的杀手。产后盆腔器官恢复的好坏与新妈妈日后的妇科病的几率密切相关,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绝对必要。

恢复锻炼

产后恢复体操锻炼,每天2次,每节做8个8拍。

第1节,呼吸运动。去枕平卧,双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肌肉尽量收缩,呼气时尽量放松。

第2节,提肛运动。吸气时收缩肛门括约肌,呼气时尽量放松。

第3节,臀部运动。吸气时臀部及骨盆底肌肉收缩,呼气时放松。

第4节,抬头运动。吸气时下巴尽量上抬,呼气时下巴尽量向胸部靠拢。

第5节,仰卧起坐。两腿屈曲,双手平伸,吸气时尽量使头和上半身抬离床面,并尽量靠向双腿,呼气时身体缓缓平躺。

第6节,腿部运动。吸气时一脚底平贴床面曲腿,脚后跟尽量靠近臀部,呼气时缓缓将腿伸直。然后换腿,动作同前。

天门市冰眯眯母婴护理中心是双流专业母婴护理服务机构,母婴护理服务中心拥有一批资深母婴护理、妇幼保健顾问,以及一支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婴护理员,堪称行业精英。与此同时,冰眯眯母婴护理中心包含专业母婴护理员培训项目,致力于全方位母婴护理服务培训的公司。在国家妇联和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的鼎立支持下,冰眯眯母婴护理中心为漂亮妈妈、健康宝宝提供以下服务:月嫂、育儿嫂、新生儿早期智力开发和潜能开发、小产陪护、医院陪护、专业通乳、婴儿胎毛制作、以及产后恢复项目。

扫一扫,加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北京中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zd/103742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