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肺部感染治疗应尽早且有效抗菌,同时
2017-6-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医院张静
张静教授
危重症感染可以是病原体毒力高和(或)负荷大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脏器功能不全;也可为在原有危重疾病的基础上出现肺部感染,这就决定了这组患者复杂、多变、异质性大。那么,在危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中特别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特点包括病情危重、基础病、高龄、免疫抑制、营养不良、水肿、电解质紊乱、有创性诊疗措施多、联合用药、肾脏替代治疗等特点,上述因素的组合和互相影响决定了危重症患者的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变化快。
药代动力学指标包括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和蛋白结合率等。在缺乏药物浓度监测条件时,药物理化特性、清除率指标、体重是优化抗生素方案的重要参考(表1)。雾化抗生素是提高感染部位抗生素浓度的潜在方法,但如缺乏有效给药装置则不宜盲目推广,且雾化给药仅限于多黏菌素、阿米卡星等少数抗生素。
有效措施对于肺部感染,痰液引流即感染源控制,然而,危重症患者常存在痰液引流障碍,气道湿化、物理排痰、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并及早撤除人工气道是改善痰液引流的有效措施。
目标治疗危重症患者应特别强调目标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最低抑菌浓度(MIC)的解读。
在药敏报告中不仅要看是敏感(S)还是耐药(R),更要注意“S/R”是一个区间。
一方面,MIC即便落在S区间,但如接近折点,则在药物浓度波动大的患者仍然需要改进用药方案;另一方面,MIC虽然落在R区间,但如接近折点,则可通过优化抗生素的用药方案达到更好效果,这对于多重耐药病原体的治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表1危重症伴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时的抗菌药剂量和方案
(来源医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