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患者合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2017-6-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本文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麻醉与危重病教研室、ICU,本文已经发表在《麻醉学大查房》年第一期。

摘要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指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菌球菌株,包括青霉素类(甲氧西林、双氯西林、萘夫西林和苯唑西林等)和头孢菌素类。MRSA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社区获得性感染可完全无症状。MRSA可引起一些常见感染,尤其是引起严重创伤患者的MRSA肺部感染,并导致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和急性肾功能不全。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特征和病原学,确诊MRSA肺炎。治疗上可应用抗生素如利奈唑胺、替考拉林和万古霉素等。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2岁。因“高处坠落5h”于年9月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特殊病史。入院时神志清楚,诉有胸闷憋气,予以面罩吸氧5L/min。查体:体温(T)36.7℃,脉搏(P)次/min,呼吸频率(RR)30次/min,血压(BP)99/70mmHg(1mmHg=0.kPa),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0%。患者面容痛苦,双侧中、下肺呼吸音低,腹平,肌紧张,左上腹压痛及反跳痛,脐平面以下感觉丧失。急诊计算机体层摄影(CT)提示:双侧气胸、左侧膈疝、胸腰椎骨折、多发肋骨骨折。入院诊断为多发伤:膈疝,双侧气胸,胸椎腰椎骨折,多发肋骨骨折,截瘫。

入院后急诊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置右下及左上胸管各1根,右侧引流出大量气体及mL血性液体,左侧引流出大量气体。术毕,患者诉胸闷缓解,在面罩吸氧5L/min情况下,SpO2上升至95%。随后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侧膈肌破裂,伤口长约15cm,胸腹腔少量积血,横结肠、胃疝入胸腔。行膈肌修补术,术后带气管内插管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

第2天,患者顺利脱机拔管,转回急诊外科病房。转出时,患者神志清楚,未诉特殊不适,面罩吸氧5L/min,查体:T36.4℃,P次/min,RR21次/min,BP/72mmHg,SpO%。双肺呼吸音对称,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双侧胸引流管可见液柱波动,腹平,手术切口附近有压痛,其余部位无压痛,脐平面以下感觉丧失。血气分析示:动脉血酸碱度(pH)7.37,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5mmHg,动脉血氧分压(PaO2)82mmHg,乳酸(Lac)1.2mmol/L,碱剩余(BE)-1.6mmol/L,上腔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vCO2)38mmHg,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4%。肝肾功能、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

转回急诊外科后,第5~6天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脓痰等症状,给予头孢孟多抗感染治疗后,无明显好转。第7天最高体温升高至39.6℃,出现呼吸困难,予以无重复吸收面罩吸氧10L/min,RR35次/min,SpO~90%,心率(HR)次/min,BP90/61mmHg,同时出现尿量减少现象,当日白天12h尿量mL。急查动脉血气示:pH7.29,PaCOmmHg,PaOmmHg,Lac4.2mmol/L,BE-4.6mmol/L。考虑肺部感染及感染性休克,于第8天凌晨转入ICU继续治疗。

第8天再次转入ICU时,患者仍有高热,最高体温39.5℃,听诊双肺散在湿啰音,查白细胞(WBC)29.96×/L,中性粒细胞比例(NEU)96.79%,血小板压积(PCT)29ng/mL,肌酐(Cr).4μmol/L,尿素氮15.04mmol/L。行床边胸片检查示:双肺透亮度降低,见弥漫斑片影,双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考虑为肺部感染、感染性休克及急性肾功能不全。留取痰培养、血培养标本。进行扩容治疗、泵入去甲肾上腺素纠正休克;给予替考拉宁+亚胺培南或西司他丁进行抗感染治疗,替考拉宁的剂量为负荷剂量0.4gq12h3次,维持剂量0.4gqd;给予氢化可的松mgqd,并进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

经血流动力学评估后,测定患者最佳中心静脉压(CVP)为11~12cmH2O(1cmH2O=0.kPa),达到上述前负荷水平共使用5%人血白蛋白mL+晶体液0mL。在上述前负荷下,HR下降到次/min,予去甲肾上腺素0.61μg·kg-1·min-1,BP/64mmHg,在CRRT状态下,尿量0.5~0.7mL·kg-1·h-1;ScvO2上升到72%,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为4mmHg,6h后Lac下降到1.8mmol/L。在呼吸方面,因患者有气胸,故给予较低呼气末正压(PEEP)以实现较低平均气道压。在压力控制(PC)18cmH2O、吸气时间(Ti)0.7s、呼吸频率(f)24次/min、PEEP3cmH2O及吸入氧浓度(FiO2)60%条件下,潮气量(VT)约mL,PaO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7%,PaCOmmHg。经上述治疗后,患者体温和白细胞呈下降趋势,每日最高体温38℃~38.3℃,氧合逐渐改善,呼吸机条件逐渐减低,循环情况好转。

第11天,停用去甲肾上腺素和氢化可的松,尝试液体平衡后循环依旧稳定。此时,已用替考拉宁3d,患者Cr.4μmol/L,为重度肾功能不全,将剂量调整为0.4g,每3天1次。

第12天,痰培养(第8天留取的标本)结果回报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0%)及泛耐药的脑膜败血伊丽莎白金菌(20%),对碳氢霉烯类(包括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耐药,对哌拉西林或他唑巴坦、头孢哌酮或舒巴坦及氧氟沙星敏感。随后进行的2次痰培养结果相同,遂调整抗生素方案为:继续使用替考拉宁,将亚胺培南或西司他丁换为头孢哌酮或舒巴坦+莫西沙星。

调整抗生素用药后,第13天,峰值体温下降到37.5℃,第14天下降到37.2℃。呼吸情况继续好转,第14天拔除气管内插管及胸腔引流管。考虑患者感染基本得到控制,病情明显好转,第16天将替考拉宁减为0.2g每3天1次,并于第18天停用莫西沙星,第20天停用头孢哌酮或舒巴坦。

第21天,患者转至骨科,拟行腰椎手术。转出时患者神志清楚,未诉特殊不适,不吸氧。查体:T36.2℃,HR71次/min,BP/61mmHg,RR12次/min,SpO%,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脐平面以下感觉运动丧失。查WBC8.13×/L,NEU71.25%,Cr76.4μmol/L,尿素氮9.19mmol/L。第25天停用替考拉宁。

患者于第45天好转出院。

2.病例分析

2.1MRSA的耐药机制和特性

2.2医院与社区获得性MRSA

2.3MRSA感染的流行病学

2.4MRSA肺炎的诊断

2.5MRSA肺炎的治疗

2.6MRSA感染的预防

3.小结

(转发此条信息,并截屏告知编辑部的读者,可获赠本篇文章的完整清晰PDF版。亲,心动吗?动一动手指即可哦。)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zd/103789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