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不休,助力高龄生育诊疗水平更上一层楼

2017-7-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中华医学会《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主办,中国妇产科网作为媒体支持的全国生殖医学论坛暨全国妇产科内分泌治疗新进展研修班今日于上海顺利举办。

年度全国生殖医学论坛旨在提升高龄再生育全程诊疗服务水平,推广易于下沉的妇产科医疗新进展、新技术、新产品,更好的应对全面放开二孩、生育年龄推迟及肿瘤改善预后等因素导致的高龄生育和再生育风险挑战。本年度论坛重点围绕“高龄再生育助孕方法与优生技术、高龄孕产妇管理服务与临床救治、绝经激素补充治疗与中年女性健康管理、生殖道感染与妇科肿瘤预防策略、妇产科和生殖中药西用”五个方面展开讲解,并针对高龄女性生育和再生育面临的高不孕率、高流产率和高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三大问题开展“高龄生育助孕治疗、高龄生育流产防治、高龄生育出生缺陷筛查与诊断”专家三人行专题活动。

精彩专题讲座

孙贇教授:孕激素防治流产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临床上,孕激素广泛应用于流产防治和辅助生殖技术相关的孕激素补充,为规范孕激素在防治流产中的临床应用,《孕激素维持早期妊娠及防治流产中国专家共识》应运而生。上海医院孙贇教授对于共识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早期先兆流产、晚期先兆流产及复发性流产的孕激素使用,首选推荐口服地屈孕酮每日20-40mg,需掌握患者的停药指征。对于需要进行促排卵周期妊娠、助孕周期新鲜或冷冻胚胎移植者,孙教授详细说明了常规促排卵后的黄体支持方法,常规IVF/ICSI治疗后新鲜胚胎移植、自然周期冷冻胚胎移植、替代周期冷冻胚胎移植、促排卵周期冷冻胚胎移植的孕激素补充方案,并对起始时间剂量、用药增减、停药时间进行了详细分析。孙教授指出,本共识涉及的需要孕激素使用的情况,均不建议把孕激素监测作为常规评估指标;孕8-10周前可选择动态监测β-hCG,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目前所有黄体支持方案认为给予的药物剂量已足够,需要注意不是所有黄体支持都会表现为血清孕酮升高,临床推荐检测血清HCG水平以判断妊娠绒毛活性。

陈建明教授:低分子肝素在妇产科、生殖及复发性流产保胎中的应用

低分子肝素(LMWH)的抗血栓作用优于普通肝素、抗凝血作用弱于UFH,其具有皮下注射吸收好、不通过胎盘也不分泌于乳汁的特点。医院陈建明教授对于低分子肝素在妇产科、生殖及复发性流产保胎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解析,以消除妇产科医生在使用时的疑虑。陈教授指出,LMWH是安全的,可在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胚胎反复着床障碍、HCG上升缓慢、胚胎发育不良、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抗磷脂综合征、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羊水过少、孕期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的情况下使用。陈教授重点对于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抗磷脂综合征的LMWH使用进行了详细解释,旨在进一步指导LMWH的临床应用。

张岱教授:女性生殖器官感染规范诊治及阴道微生态分析

医院张岱教授对女性生殖器官感染规范诊治及阴道微生态分析进行了阐释。阴道微生态检测推荐形态学检测与功能学检测并重,形态学检测包括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真菌、滴虫、机体炎性反应,功能学检测包括PH、酶学检测。张教授指出,滴虫性阴道炎的典型症状为外阴瘙痒、稀薄的泡沫状白带,治疗上硝基咪唑类药物不推荐局部用药。治疗后无临床症状者不需要随访。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10%的非妊娠妇女及30%的妊娠妇女会出现假丝酵母菌寄生而无症状,推荐进行检测。张教授强调,诊断后的VVC分类是需要加强的环节,应区分单纯性及复杂性VVC。单纯性VVC给予短疗程的抗真菌药物,医院检查后进行用药,建议随访2次以发现可能出现的复杂性VVC。RVVC的治疗推荐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BV治疗的指征是有症状患者、妇科手术前患者、无症状孕妇,首选推荐甲硝唑进行治疗。

贺晶教授:妇科肿瘤围生期管理

妊娠对于子宫肌瘤的影响是多变和不可预测的,围生期妇科肿瘤是产科较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尤其在高龄孕产妇的再生育及二孩政策的大背景下尤为突显。浙医院贺晶教授重点对于妇科肿瘤围生期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妊娠合并肌瘤是否进行剔除,现代观念认为剔除肌瘤后产后出血及产褥病率无明显上升,安全可行。贺教授指出,面对围生期妇科肿瘤,需要制定周密的预处理方案,需要注意剖宫产时不宜同时剔除肌瘤;在病情危急时,需要边抢救休克边手术;剔除肌瘤的关键动作是子宫切口选择、包膜切开、剔除、缝合。切口选择时,术前行B超定位,根据肌瘤位置加以考虑,位于剖宫产切口附近,可从同一切口进入;位于子宫下段前壁,予子宫体纵切口;子宫前壁多发性肌瘤,尽量避免切开肌瘤所在处,必要时行“J”形或“S”形等随机切口;子宫前壁实在无法切开时,予子宫侧壁或后壁切口。贺教授亦对围生期卵巢肿瘤、妊娠期宫颈病变、滋养细胞肿瘤的鉴别与处理进行了解析。

童国庆教授:IVF-ET治疗探索之路——传统医学的初步尝试

医院童国庆教授讲解了IVF-ET治疗探索之路,对于温和促排卵方案进行了说明。童教授结合众多临床数据指出,促排卵治疗周期中内膜容受性受损影响IVF治疗,年龄是受孕率低下的关键原因,囊胚移植中双胎妊娠率30%、分裂期胚胎移植双胎率20%。中医药在辅助IVF-ET中的作用:提高卵细胞质量、提高卵巢反应性、降低药物用量、改善ER、提高妊娠率、降低OHSS发生率。童教授对多例临床经典病例进行了分析,讲到中医药干预IVF-ET三期法,拟行IVF-ET(静息期)前期,疏通经络,填补奇经;取卵前期,调冲促孕;移植后期,固肾活血安胎。

乔新荣主任:输卵管造影的解读及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介入治疗

医院乔新荣主任结合多例病例及输卵管造影片对输卵管造影的解读及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介入治疗进行了分析。乔主任指出,输卵管造影是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经典检查方法,造影片的阅读解析非常关键,多种治疗手段联合治疗是提高受孕率的关键。通过解读造影片判断输卵管的通畅度,完全通畅可以备孕;通而不畅、通而极不畅者可以备孕,但有宫外孕风险;不通、积水、伞端闭锁、占位、先天性发育异常者则不能备孕。乔主任讲到,对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均正常的病例,腹腔镜的作用在于确认输卵管是否正常及探查是否有附件旁粘连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如果手术医生有理由认为造影术不是太可信时,则可腹腔镜、宫腹腔镜联合进行,这是国际公认的检查手段。输卵管性不孕症诊疗顺序为:子宫输卵管造影,若提示输卵管堵塞,行输卵管介入治疗,介入疏通输卵管,评估其功能,功能尚可则进行备孕,功能差则治疗4-6个周期后复查造影,评估功能恢复情况,如果功能差,建议腹腔镜检查或试管婴儿。

程蔚蔚教授:瘢痕子宫再妊娠孕期管理

因前次剖宫产、肌瘤剔除、子宫穿孔修补术等子宫留存疤痕者,再次妊娠将会伴随诸多风险。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程蔚蔚教授分析了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孕期管理。瘢痕子宫妇女计划再次妊娠前必须进行孕前检查,了解有无不良孕产史,了解子宫瘢痕连续性,有无局部缺损。程教授指出,妊娠早期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胚胎着床位置与子宫瘢痕的关系,高分辨率的经阴道超声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超声诊断不明确时,磁共振成像(MRI)则非常有价值。妊娠中晚期需进行严格的孕期检查。剖宫产术后2-3年是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的良好时机,子宫剔除术若术中进腔者应避孕1.5-2年,浆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避孕至少半年。程教授提示,需严格掌握VBAC的禁忌证与适应证,谨慎选择,在产程中应严密监测母儿状况。我国每年约新增万次的瘢痕子宫,再妊娠的种种风险需要妇产科医生加强认识和管理,选择适当终止妊娠时机、术前评估预案制定是改善患者妊娠结局的关键。

邱丽华教授:女性HPV持续感染的治疗决策

绝大多数生殖道HPV感染是一过性的且无临床症状,自我清除时间主要与HPV型别相关,只有一部分人群呈HPV持续潜伏感染。上海医院邱丽华教授对女性HPV持续感染的治疗决策进行了讲解。推荐宫颈病变初筛起始年龄为25岁,细胞学初筛年龄为21岁,联合筛查起始年龄为30岁。邱教授指出,HPV检测可用于评估宫颈病变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随访,并对CIN1、CIN2、CIN3的处理原则及具体流程进行了讲解。HPV感染引发的社会问题亦不容忽视,严重影响情感、社交和性功能,临床诊治中需注意相关问题。

李志刚主任:子宫颈癌筛查与筛查异常处理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非常普遍,感染最不幸的结局是宫颈癌,但很罕见。医院李志刚主任分析了子宫颈癌筛查与筛查异常处理。筛查的必要性无争议,其目的是筛出癌前病变而不是让人无所适从的HPV阳性结果,应做到高质控、广覆盖。理想的筛查策略是益处最大化,伤害最小化。筛查不一定是越早越好,也不是越密集越好。李主任对于ACS/ASCCP/ASCP指南的推荐进行了解读。零癌风险是不现实的,筛查异常时,进行随访与监测,参考高危型别结果,行阴道镜检查等。细胞学无异常,但转化区细胞不足、30岁及以上者、HPV16型及18型阳性需进行阴道镜检查。李主任认为HSIL与诊断性切除可在以下情况进行:比较靠谱的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检测状态、阴道镜检查、已生育、容易失访。

任慕兰教授:中年女性健康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

在女性的一生中,无论是自身生长发育还是妊娠等内分泌起着重要的作用。医院任慕兰教授解析了中年女性健康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中的重点。对于女性生殖衰老的STRAW+10分期系统中绝经过渡期、围绝经期、绝经后期的判断进行了说明。IMS指南指出,患者需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警惕中年体重问题,注意泌尿生殖系统老化的症状和体征,骨质疏松症,皮肤、软骨、结缔组织问题,心血管疾病。任教授对于MHT方案选择进行了阐述,并对绝经激素补充的用药方案进行了说明。NICE指南中指出,人工绝经或手术POF者应给予原发病后继治疗,结合健康指导以及激素补充治疗和激素补充的替代治疗。MHT相关的乳腺癌风险的控制需在处方MHT前评估患者的乳腺癌风险,应用MHT的妇女如果出现高乳腺密度,建议其每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IMS循证建议60岁以下的健康妇女不应当过度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jbxzd/103792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