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您了解多少
2020-9-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肺部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肺脓肿等。其中,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病因以病原微生物感染最常见,也可由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药物所致。肺部感染中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
一、哪些因素容易引起肺部感染?
患者因素
高龄(70岁以上);长期熏酒或营养不良,患有肺部基础疾病(如COPD、支气管扩张、陈旧肺结核及近期呼吸道感染)及肺外疾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长期血透患者、神经肌肉疾病等);长期卧床;存在误吸或易致误吸的因素,例如吞咽功能障碍,胃食管反流、胃排空延迟、意识障碍、精神状态异常等;吸烟。
操作性因素
长期留置鼻胃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有创通气治疗、呼吸系统侵入性检查等。
其他因素
气候骤变、居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等。
二、肺部感染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肺部感染的常见症状如下:
发热,伴有或不伴有寒战;
新发的咳嗽咳痰;痰量增加或出现浓痰;原有呼吸道疾病者的症状加重、咳痰性质(颜
色、粘稠度)改变;
其他呼吸道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呼吸急促
咽痛、咯血;
全身症状:疲劳、头痛、肌痛等;
老年患者:临床表现可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食欲减退、尿失禁、体力下降、精神状态
异常。而发热、咳嗽、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增高等典型肺炎表现不明显,容易漏诊和误
诊。
三、肺部感染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常用诊断方法
肺部感染的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和病原学诊断,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血常规、痰培养、血清学检查、胸部X线等方法。
常用治疗方法
肺部感染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抗感染治疗,除此之外,中、重症患者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以及物理治疗等辅助治疗也十分必要。其他的辅助治疗措施包括糖皮质激素、体位引流、雾化吸入等。
四、肺部感染该如何预防?
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环境适宜,空气清新,保持适当的温、湿度;
防止有害气体污染,避免烟雾、化学物质等有害理化因素的刺激,避免吸入环境中的变
应原。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空气质量最不佳时,可采取佩戴口罩等
防护措施。
注意休息,避免熬夜、淋雨、受凉和过度疲劳。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戒烟限酒。
预防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可减少特定人群患肺炎的风险。自愿选择注射流感或肺炎
疫苗。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有咳嗽、喷嚏等呼吸道症状时带口罩或用纸巾、肘部衣物遮挡
口鼻有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播散。
重视口腔清洁,每天早晚刷牙两次。经常漱口,多饮水,预防口腔炎的发生。彻底治疗
口腔、上呼吸道慢性感染病灶(如龋齿、扁桃体炎、鼻窦炎、牙周溢脓等);防止病灶
分泌物吸入肺内,诱发感染。
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可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吹气球、使用呼吸功
能锻炼器等),以增强肺功能,提高呼吸道抗感染的能力。
长期卧床患者应注意经常改变体位,照顾者可每2小时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
吸入性肺炎的预防
长期卧床者若无禁忌,应把床头抬高30~45°,并采取适当的进食体位。
保持口腔卫生,降低口咽部细菌定植。
对于严重吞咽困难和已发生误吸的老年人,可留置胃管给予鼻饲饮食。
五、发生肺部感染后,您应该怎么做?
环境与休息:卧床休息,减少耗氧量,缓解头痛、肌肉酸疼等症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洁净,注意通风。维持室温为18~24℃,湿度50%~60%。每天通风2次,每次20~30
分钟。
饮食与营养:饮食应包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油腻、辛辣刺激食物。患者
同时应多饮水,每天1~2L,足够的水分可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和病变黏膜的修复,
利于痰液稀释和排出。鼻饲患者,应观察有无呕吐和喂食后返流。
高热护理:多饮水。高热时可采用酒精擦浴、冰袋、冰帽等措施物理降温,以逐渐降温
为宜,防止虚脱,儿童更要预防惊厥。出汗的时候,及时协助擦汗、更换衣物,避免受凉。如果采取措施后无效,应及时就诊。
用药护理:遵医嘱按时服药,了解药物的作用、用法、疗程和不良反应,定时随访。出现发热、心率增块、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及时排痰:及时清除痰液是肺部感染康复的关键,经常变换体位有利于痰液咳出。如胸部有伤口,可用双手或枕头轻压伤口两侧,或使用胸带,避免咳嗽时胸廓扩展牵拉伤口而引起疼痛。肺脓肿的患者,应学会有效咳嗽、体位引流、叩背的方法,及时排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呼吸性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病变愈合。
识别症状、及时就诊:如果出现高热、神志恍惚、四肢湿冷、口唇发绀等表现时,需立即就诊。
活动锻炼:病情好转后,可进行适量活动,如散步等,运动的强度要逐渐加强,不宜过度劳累。同时进行呼吸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缩唇呼吸
缩唇呼吸是指吸气时用鼻子,呼气时嘴呈缩唇状,施加一些抵抗慢慢呼吸的方法。
取舒适放松体位,经鼻深吸气。
呼气时缩唇微闭,慢呼气4~6秒。
吸气与呼气的比例以1:2或1:3为宜。
根据机体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时长。
呼气时缩唇大小程度由患者自行选择调整不要过大或过小。
腹式呼吸
又称膈式呼吸,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呼气时让腹部凹陷的呼吸方法,主要靠腹肌和膈肌在呼吸运动中的活动。
取仰卧位或半坐卧位,两膝半屈使腹肌放松,一手放在胸骨柄部,以控制胸部起伏,另一手放在腹部,以感觉腹部隆起程度,在呼气时用力向上向内推压,帮助腹肌收缩。
用鼻慢深吸气,膈肌松弛,尽力将腹部挺出。
缓慢呼气,腹肌收缩,腹部下凹。避免上胸部运动。呼吸节律应缓慢、深长。避免用力呼气或呼气过长,避免发生喘息、憋气、支气管痉挛。
练习避免过度通气。如有呼吸困难或胸闷憋气等不适症状应暂停练习。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