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教训腹部创伤术后感染死亡,原因竟

2021-4-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的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病例简介

一基本资料

患者,男,45岁,工人。

二主诉、现病史

因「被矿井机器挤伤胸腹部2天」入院。

患者2天前被矿井机器挤伤胸腹部,受伤部位主要为左侧胸腹部,为开放性外伤,具体不详。

医院,行「膈肌修补、左侧肺修补、脾切除、左侧肾切除、结肠造瘘术」,具体不详。

伤后患者一直意识不清,术后患者呼吸、循环极不稳定,尿量少,为进一步治疗转院。

伤后患者持续昏迷,血压低,需血管活性药物静脉泵入维持,低血压时间长,具体不详,尿量少。

三既往史

11年前因外伤致肠破裂行肠破裂修补术。

四入院查体

T38.6℃,P次/分,R28次/分(呼吸机支持呼吸),BP/47mmHg[多巴胺9μg/(kg·min)、去甲肾上腺素0.5μg/(kg·min)]。

镇静状态,双侧球结膜水肿,双侧瞳孔直径约3mm,对光反射迟钝,左侧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少量湿啰音。

腹略膨隆,左侧腹部可见两根引流管、引流通畅,腹部可见造瘘口,腹软,下肢略水肿。

五辅助检查

1.DIC系列:凝血酶原时间24.9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4.6s、纤维蛋白原4.08g/L、凝血酶时间15.7s、D-二聚体6.mg/L。

2.B型脑钠肽.30pg/ml。

3.降钙素原>.0ng/ml。

4.急诊生化:钾6.8mmol/L、钠mmol/L、氯mmol/L、二氧化碳15.6mmol/L、钙1.62mmol/L、尿素23.3mmol/L、肌酐μmol/L、谷草转氨酶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g/ml。

六入院诊断

1.胸外伤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2.肺修补术后。3.膈肌修补术后。4.腹部外伤。5.脾切除术后。6.左侧肾切除术后。7.结肠造瘘术后。8.呼吸衰竭。9.急性肾衰竭。

诊疗经过

入院后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营养神经、保护胃黏膜、抑制消化液分泌、保肝、补充白蛋白、肠外营养、输血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床旁CVVH、维持水电酸碱平衡等治疗。

患者神志转清。停用血管活性药物血压波动正常,凝血及血小板好转,双下肢不能活动,行颈胸椎MRI考虑胸髓损伤。

患者一直发热,血象较高,腹部膨胀,造瘘口肠黏膜局部有坏死,腹部切口有脓性渗液。

入院第13天腹腔引流明显增多,为墨绿色,外科会诊考虑肠瘘。

第14天,腹腔引流墨绿色浑浊液,当天血压下降,给予小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

第15天,行「剖腹探查+腹腔感染灶清除术+结肠瘘口移位再造术」,术后给予积极补液、升压、抗感染、输血、CVVH等治疗。

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差,患者腹部膨隆、腹肌紧张,监测IAP>25mmHg,为Ⅳ级IAH,感染性休克纠正困难,血压需大剂量升压药物维持,医院治疗,患者很快死亡。

出院诊断:

①腹部外伤术后腹腔感染,感染灶清除术后,结肠瘘口移位再造术后;

②结肠造瘘术后;

③脾切除术后;

④左肾切除术后;

⑤膈肌修补术后;

⑥肺修补术后;

⑦胸腔闭式引流术后;

⑧肺部感染,呼吸衰竭;

⑨胸髓损伤;

⑩急性肾衰竭。

病例剖析

患者系胸腹联合伤,医院行手术治疗后转院。

患者术后并发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肠瘘、多器官功能障碍,痰培养示烟曲霉+,GM试验阳性,给予覆盖球菌、杆菌、真菌抗感染治疗。

患者二次手术中见原造瘘口局部坏死、回缩、裂口,粪便样液体流入腹腔,腹腔粘连严重,考虑复杂腹腔感染,术后腹腔压力高,一般情况极差,循环维持困难,终因病情危重导致死亡。

损伤控制(damagecontrolsurgery,DCS)概念在年被首次提出,其主要针对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具体为早期简化手术,复苏和二期确定手术三阶段治疗原则。

严重腹部创伤可以导致全身灌注量下降、血管阻力增高、氧运输效率降低和应激等,并且常常合并严重腹腔感染、大血管损伤、器官破裂出血和腹壁缺损等,势必会引起低体温、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等病理生理性变化。

因此,有效、快速地止血、控制腹腔感染、关腹是纠正病理生理性改变的关键。

年首先提出不关闭筋膜层的腹腔开放对于降低IAP和减少脏器功能障碍的意义。

随后逐渐确立了开放腹腔治疗的适应证、暂时性腹腔关闭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确定性腹腔关闭方法等。

在腹部手术完成腹腔内手术操作后,腹壁各层不采用常规的分层缝合关闭方法,而是用皮肤或人工材料实施暂时性腹腔关闭(temporaryabdominalclosure,TAC)的一种有计划的外科手术,称为腹腔扩容术(intra-abdominalvolumeincrement,IAVI)。

患者经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时应行手术减压。有多个IAH/ACS危险因素存在的患者行剖腹手术时应预防性减压。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皮肤关闭技术:使用皮肤或其他材料保持腹壁的完整性。主要包括单纯皮肤连续缝合、连续巾钳夹闭、筒仓技术、3升袋和硅胶膜片等。

这些方法迅速、廉价、容易实施,但可能增加皮肤坏死、腹腔污染、腹水渗漏和脏器脱出的发生率,不能完全阻止腹壁筋膜层回缩。

2

筋膜关闭技术:在切口中间置人工材料,将其与筋膜层缝合,材料包括各种可吸收网片、不可吸收网片等,达到可逆性无张力TAC,便于再次探查。

但使用不可吸收网片后肠瘘发生率达6%~26%,不能预防脏器与腹前壁的粘连。

3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将聚乙烯醇-明胶海绵复合材料(Vacuseal材料)修剪成与切口相适的大小及形状,贴于切口创面下方,其边缘可间断缝合固定于筋膜层。

将2根硅胶管从Vacuseal材料中穿入,戳孔引出,用生物透性膜粘贴封闭整个创面(其边缘超过切口皮肤3~4cm),硅胶管连接负压(-~-60mmHg)。

应尽量先用大网膜包裹肠道再覆盖泡沫材料。如果必须行结肠或回肠造口,应注意远离伤口5cm以上,便于密封膜和造口袋粘贴。

该法能显著扩大腹腔容积,降低IAP,并重建腹壁屏障,减少术后护理工作量,目前应用最多。

应尽量在手术室内完成开放腹腔手术,但由于此类患者属危重症,生命体征多不稳定,有的可在ICU床旁完成。

腹腔开放的时间越长,潜在并发症发生机会越大,可能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复发性ACS、再灌注综合征、肠瘘、筋膜回缩和计划性腹疝等。

术后应监测IAP,争取在7~10天内达到以下条件后则可实施Ⅰ期确定性腹壁重建:①AP<15mmHg;②不用减张缝合关闭伤口;③无局部感染现象;④不需要进一步外科手术。

短时间内若未能达到以上条件,则在泡沫材料下方的肉芽面上植皮,早期覆盖内脏,有助于更早逆转高代谢状态,降低肠瘘的危险。

形成的计划性腹疝,需Ⅱ期行确定性腹壁重建。确定性腹壁重建的方法包括腹直肌鞘推徙或翻转术、补片植入术等,但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何种确定性腹壁重建的方法更优。

编辑:贾俊君

责任编辑:张秦溪

投稿及合作:jiajunjun

.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cpk.com/yfjbx/10383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