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后,她捐献了自己的角膜都市快报
2024/1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i4upeu9.html
上周五(6月16日)上午10点10分,医院肿瘤科68岁的何爱娥走了。当医生宣布母亲因抢救无效死亡时,42岁的儿子曾向武哭出了声,哭红了眼睛。悲痛之余,曾先生完成了母亲的最后一个心愿——捐献角膜,他说,这辈子过得很不容易,吃了太多苦,受了太多罪,但不管多苦多难,她总是先想到别人。早在一年前,母亲就做了这个决定,期间从没后悔过、犹豫过。
97年跟随家人出国打拼13年的海外生活,让她更加怀念祖国
曾先生一家,祖籍在我省著名的侨乡——青田。“我们兄弟姐妹一共三个,我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出生在70年代。"曾先生说,“我父亲算是比较早出去的那批华侨,上世纪80年代就出去了,去了西班牙,后来,我的哥哥和姐姐也都出去了。母亲因为要照顾我一直留在国内,直到我大学毕业(年),我们一起去了西班牙。"那年,何女士已经48岁了。
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年近五十的何女士开始自学西班牙语。“母亲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加上上了年纪,学起来确实有点吃力,但她很坚持,每天看电视、听广播……"曾先生说,很快母亲就适应了西班牙的生活,渐渐地,开始能用西班牙语去买菜、购物。
“西班牙是一个充满热情,富有活力的国家,不止有明媚的阳光,还有多元的文化,别具一格的风俗。在西班牙打拼的这些年,我的父亲、哥哥、姐姐都入了西班牙国籍。"曾先生说,然而,这些年总有一种他自己也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愫在他的耳边萦绕,可能是对祖国的热爱,也可能是对家乡的思念,为此,他和母亲成了家庭成员中仅有的两个一次次放弃西班牙国籍的人。
曾先生说,他看得出母亲是真心热爱祖国。每次回国时,她都特别高兴,碰到许久没回过国的亲戚朋友,就给他们将中国的变化和发展,而每次一聊起这些,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特别的自豪感。
七年前毅然回国三年前却不幸患上宫颈癌
年,曾先生决定回国。“说实话,做这个决定并不容易,我们全家都在西班牙,大部分亲戚朋友也生活在欧洲,而我的妻子又是土生土长的西班牙华裔,让她离开西班牙,等于让她离开祖国,所以,一开始这个决定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曾先生说,唯独母亲不仅站在他这边,还成了他的“说客"。
顺利回国后,曾先生选择在杭州定居,这些年,他明显感觉到母亲的幸福指数倍增。“虽然,我妈每天大都数时间都花在了琐碎的家务活上,和在西班牙的日子差不多,但她每天都笑呵呵的,无论是去跳广场舞,还是去菜场买菜。"曾先生说。
然而,幸福的生活在三年前的一次体检中戛然而止——何女士查出了宫颈癌,且已是中期偏晚。“病情进展的很快,期间她先后做了多次放疗,十几次化疗,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曾先生说,“吃不下东西,恶心、呕吐、乏力、脱发等那些放化疗中常见的副作用,都被我妈碰上了,体重从斤,瘦得只剩下七八十斤,摸上去一点肉都没有。"
肿瘤的治疗很痛苦,但何女士却表现得非常乐观。曾先生说,每次他看到母亲被疼痛折磨的满头大汗,紧咬嘴唇时,他都会让母亲喊出来,他觉得这样可能会舒服一些,但母亲却总压低声音,摇摇手说,不能喊,病房里还有其他的病人,这样会影响别人休息的。
和病魔抗争了三年生命的最后,她捐献了一对角膜
“如果哪一天我走了,我可不可以向别人一样捐献器官?"去年上半年的一个午后,何女士像聊家常一样和儿子谈起捐献器官的事。西班牙是全世界器官捐献率最高国家,在西班牙生活了13年的曾先生对此也不陌生,但当母亲提出捐献器官时,他还是颇感诧异,他说:“我妈出生在上世纪40年代末,尽管这些年她游历过亚欧大部分国家,感受过各国不同的文化风俗,但那个年代出生的,落叶归根仍是大部分人期待的。"
为此,曾先生告诉母亲,她的病还有得治,先不要考虑这些,真等到那个时候了,他一定会支持。
5月15日,何女士因病情危重急诊入院。“她属于宫颈癌终末期患者,情况很不乐观,肿瘤转移到了身体的多个脏器,还伴有严重的贫血、低蛋白血症、腹水,以及腹腔感染,只能对症治疗。"医院肿瘤科陈淼主治医师说,让他意外的是,入院没多久,何女士竟提出了捐献器官的事情。
“说实话,当她的儿子和我说她想捐献器官的时候,我非常触动。"陈医师说,一般来说,大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在这个时候更多的是想着怎么把病治好,很少有人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捐献器官。
曾先生说,这是母亲最后的心愿,他要帮母亲实现,也非常支持母亲。经评估,由于何女士患的宫颈癌,且伴有多处转移,所以,只有角膜符合捐献要求。6月6日全国爱眼日当天,曾先生代母亲在《公民自愿捐献角膜登记表》上签了字,并在表格上写道:“为妈妈做出伟大的决定而感到骄傲,能换人更多人的光明。"
昨天,记者从浙江省红十字会了解到,何女士捐献的那对角膜将在今天移植到失明的患者身上,顺利的话,将有两位患者可重见光明。
(医生从何女士身上取下来的角膜朱强荣/摄)
采访结束后,曾先生特地告诉记者,如果可以,他希望实名报道,不是为了出名,而是通过母亲这件事影响更多的人,而在替母亲签好《公民自愿捐献角膜登记表》后,他也上网做了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示愿意在逝世后捐献自己所有有用的器官。